几千年来,春节一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今天,这一习俗延续传统,跨越地域,愈益成为世界多元文化的亮点。在潮汕,春节这个节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是特指正月初一,故府县志也谓之为元旦、元日;广义是指从正月初一延续到初四这段时间。潮人所说的春节通常指的是广义的春节。因一地之风俗是由其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环境影响而成的,故潮汕地区便有着很多既同于中原地区又异于中原地区的民俗活动。

    春节潮汕本地称“新正”,俗称“过年”。作为“八节”之首,春节当然最为热闹隆重。实际上,潮汕的春节是和岁末的除夕连在一起的,潮人从腊月廿四“送神上天”开始,就开始按部就班过春节了。

    除夕日一早,各家各户要先宰鸡鹅鸭“三鸟”。午后,全家沐浴、贴春联、挂灯笼、吃团年饭。吃饭之前,要先“拜老公”(祭祖宗)。祭时要把祖宗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放在供桌上,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然后长幼依序跪拜,充分体现出潮人慎终追远、以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祭毕,将祖宗用的饭菜重新热过,再全家人“围炉”吃团圆饭。

    饭后,老的给小“压岁钱”,能挣钱的后生给长辈送红包“压兜腰”,然后合家守岁,等候子夜财神光临。子时一到,家长会领着男孩子打着灯笼到附近庙里或到村寨门口接福,或用蜡烛将庙里的灯火引回家里,点燃事先设在庭院供桌上的祭灯,表示“财神”已经来到自己家里。

    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元日。“元旦,晨起拜祖先,燃烛焚香,具茶果酒馔。次男女各拜家长,长幼以次递拜。”(嘉庆《澄海县志》)。这种习俗与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所载的“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恶鬼。”“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的魏晋南北朝习俗如出一辙。民间又以今天是弥勒佛坐位,故应以香腐、木耳、腐枝、瓜果、柿饼及各种斋菜祭祖,然后全家跟着吃素,这也是《荆楚岁时记》所的载“梁有(元日)天下不食荤”古俗的遗存。

    春节作为圣日,在潮汕有许多讲究与禁忌:这一天要水满缸、米满瓮,以

    象征“年年有余”;吃饭时不要用长短筷,否则会搭不着渡;不要吃粥或喝汤,否则出门会淋雨;不许骂人、打架,要处处讲好话,如烧了灯笼,要说“灯火旺” ;打碎了杯、盘、碗,要说“缶开嘴,大富贵”。还要将扫帚藏起来,有意让垃圾堆积,说是堆金积玉。这种风俗可溯源至《荆楚岁时记》所引的《录异记》:商人区明过彭泽湖礼青洪君,得其侍女如愿,后果真“如愿”发了家。到了正月初一,如愿起晚了,区明生气打了如愿,如愿即钻进扫帚中(一说入粪中)不出,区明从此倾家荡产,后世便于此日藏起扫帚不扫地,潮汕至今仍有此俗。这一天还要举行族祭。由于是宗族祭祀重典,故可用鱼、猪肉、鹅、鸡、鸭等荤菜,但韭菜、蒜、白菜、厚合、葱等“五种斋菜”也是必不可少的,且要和斋饼、米饭、红壳桃、发粿等放在祭桌中心。祭毕,燃放鞭炮,合族聚餐。

    这一天,娘家还要给出嫁的女儿家”掼(拎)春篮”。春篮里装大桔、香蕉、甘蔗,以喻女儿生活甜蜜蜜、节节高。礼物由小舅子挑去。女儿家收到礼物后,由婆婆提着花篮,托着红盘,将礼物分给左邻右舍,称“下物食”。虽然礼物不多,但各乡里“新妇”(媳妇,汉晋古语)不少,相互之间你来我往,颇增节日气氛,加上乡间还有舞龙、舞狮、舞蜈蚣、舞麒麟、扣英歌、营锣鼓、营标、击鼓猜谜、赌博等活动,使新年第一天过得热闹而充实。

    正月初二,出嫁的“走仔”(女儿)要带着丈夫、儿女给父母拜年。有谚云:“行孝‘走仔’初一、二,不孝‘走仔’神落天,无贴无兑元宵过”,说的是出嫁女儿要早一点回娘家拜年。

   “走仔”回娘家要备一大袋饼干、糖果,由母亲给邻里乡亲“下物食”,表示不忘乡情之意。女儿吃过午饭后,应在晚饭前回家,故此俗被称为“食日昼” (吃午餐)。

    正月初三,要用大桔、清茶、红糖、素果等礼品祭拜水井,举行“开井”仪式。井口自除夕封住,至初三日祭井后揭开井盖才能用,开井时把红糖

    和三杯清茶倒入井中,再从井里打出十二桶水覆于地上。每倒一桶水,随口念四句吉详语,称“做四句”。

    正月初四是“神落天”,家家户户要以红桃粿、红糖、大米、大桔、乌豆、灯芯、纸马等迎接诸神降临。祭品中红桃粿取“开门红”之意;红糖隐喻生活甜蜜;而大米则象征五谷丰登。除在家中祀拜外,有的主妇还要到乡中的神庙烧祈福,感谢神灵“上天言好事,落地保平安”。

    过了初九,春节接近尾声,闲不住的潮人又开始忙开了。此时,各乡镇的游神赛会也已开始了,元霄又将接踵而至,因此,过了初九之后,节日气氛反而越来越浓烈。如果说,潮人过春节还算斯斯文文、按部就班,可一进入元霄就不同了,这可是一个持续时间很长的“全民狂欢节”。

你是本文的第852位读者
来 源: 《潮商》201001期
作 者: 林凯龙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