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地名溯源——拓荒精神源远流长 两岸文化一脉相承 最新 图1张

    在饶宗颐编纂的《潮州志》中对“汕头”一名演变结论如下:“综而论之,‘汕头’于明代,但称‘沙汕’,清康熙时曰‘沙汕头’,继简称‘汕头’,嘉庆时称‘沙汕头港’,同治后开埠称‘汕头埠’,至民国十年设汕头市政厅乃称‘汕头市’云。”由此可见,“汕头”作为地名源自明代,但“汕”为何义,却一直有多种解释。本着闽台潮汕一脉同源之思路,试从台湾典籍与地名留存,再考汕头之名本义与由来。
    鲲身与沙汕:海边沙洲地形
    《潮州志》也引澄海南砂林氏族谱中杂记云:“亦犹今之汕脚高处为汕,深处为海是也。浮聚之后,高处为乡为埔为园,底处为田为洲,深处为溪,据是俗以海旁之高地为汕也。”这与《潮州志》引清代李书吉所纂《澄海县志》解释基本一致,“汕”为大海淤泥浮出海面所形成的一种地形,并且李书吉还指出很多滨海地名也以“汕”为名。今现存“汕”这一地名在汕头周边并不多,反而在台湾地区则较多,如新北市林口区的“汕头”、高雄市林园区的“汕尾海堤”等。在清代李元春所纂《台湾志略》中就记载不少与“汕”相关地名,如“潮涨大船可至内汕,不能抵港,其外汕水退时去口十余里”等。可见,在闽语通行的区域,“汕”作为一种地名是普遍的。此书也记载了清代的安平镇汛(在今台湾台南市)位置在“鲲身头塘,在安平镇西北沙汕”,此处可见,“鲲身”与“沙汕”是指同一位置,“鲲身”又是何义?
    “鲲身”也作“鲲鯓”,台湾西南沿海有丰富的沙洲与潟湖地形,自古在当地(尤在台南)便有许多“鲲鯓”一类地名。“鲲”源自《庄子》中的“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鲲身”指如鲲鱼背部隆起状,即沙洲地形。由此可知,“鲲身”所指“沙汕”,即海边沙洲。之所以出现“鲲身”,或是垦荒者以“汕”为僻字,又与《诗经》中“烝然汕汕”语义差异甚大(《诗经》以“汕”形容群鱼游动状,又引申为捕鱼工具),故用此指代沙汕。
    内海与潟湖:沙汕的内外与头尾
    从《澄海县志》卷二中可看出,沙汕地形有“沙汕口”一说,而《台湾志略》里沙汕又分为“内汕”、“外汕”,可见沙洲所在位置不同则有内外之分,而且既然“汕头”曾名“沙汕头”,可知沙汕必有头尾之分。但是以何区分?实际是以“内海”为区分。汕头的“内海湾”,指的是汕头和礐石之间的这片海水区域,然而这与地理学的“内海”有差异,从地理学上看,内海指一侧以大陆为界,另一侧以半岛、岛弧与大洋分隔的海域。汕头与礐石并不是成片板块,但“内海”素来有之,又为何义?这也与闽语有关。台湾地区将潟湖称为“内海仔”, 潟湖因海湾被沙洲所封闭而演变成的局部海水水域,可见,汕头的“内海”,实属潟湖地形,汕头因在内海沙洲之首,故为“沙汕头”,而昔时龙湖区海旁区域仍为一片潟湖,珠池附近则为沙汕之尾端。台湾台南市七股区有七股潟湖,也称之为“内海仔”,这一潟湖被三个沙洲所围,其名为“顶头额汕”、“网仔寮汕”和“青山港汕”,更进一步印证了沙汕地形与内海地形的联系。
    茭萣与崎碌:沙汕的自然产物
    再看有“鲲身”的台南安平区和高雄茄萣乡间,有绵延数公里海岸线,这海岸为当地留下一地名“崎漏”,这也与汕头“崎碌”古地名相仿,以此看之,“崎碌”、“崎漏”或均有“沙汕边海岸”之义,而“茄萣”一词,则与汕头“茭萣地”相仿,均为红树林之义。可见,围绕“内海”的“沙汕”地形,因海底淤泥沉积,多生“茭萣”(红树林),而沙汕常为条状,故有“崎碌”一类长海岸,地理环境便于晒盐与围塭等,也为古汕头留下“盐埕头”、“塭地直巷”等地名。
    令人感叹,“汕头”二字所包含的古闽语文化之深,饱含古时汕头人的拓荒精神,更有两岸一脉同根的文化渊源。“汕头”二字,将独特的汕头文脉传承下去,薪火不绝。

你是本文的第168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7、10、16
作 者: 许壁锋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