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挥是张姓得姓的始祖,据《古今姓氏书辨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张氏出自姬姓,黄帝子少吴青阳氏第5子挥(赐名),封为弓正,始造弓矢,实张罗以取禽兽,世掌其职,赐姓张氏。”张挥以尹城国的清阳为居住地,清阳在清河以南而得名。汉代它属于清河郡、清河国。张挥被后裔尊为开基祖。汉高祖时,张良被封为留侯,所以后世张姓家族称为“留侯世家”。 张姓三次南迁 张姓向东南和华南地区的迁移有三次:第一次于西汉末年王莽建立新朝之时。台湾屏东县《清河百忍族谱》记:张氏祖脉在清河,后因生子众多迁入徐州,逐步南下。元始元年(公元1年)九月十三日,一祖带领男妇族人众多,过扬子江,分往下塔衢州(在今浙江)抚州(在今江西)、福州、韶州(在今韶关)、汀州(在今福建长汀)、赣州等处。一祖迁往建州(今福建)。一祖人湖州(今浙江)。各成桑梓,四海散开。 第二次是东晋至南北朝时期。自公元第4世纪初,永嘉之乱后,国家再度处于分裂之中,张姓先民为了求生,离乡别井大批南迁。到了唐朝,张君政南移曲江(今韶关)。张君政生有6个儿子,14个孙子, 29个曾孙。曾孙辈以张九龄最有名,开元二十——年任唐玄宗宰相4年(733—736),以刚直能干闻名于世。 第三次张氏南迁起于北宋末年盗兵南下,及后来蒙古兵南下。最先入闽是张明谦。张明谦字寓山,号建城,历任贵州都匀府尹,中丞大夫,致仕后到江西贵溪龙虎山拜谒张道陵的墓及天师府,沿武夷山南下至汀州宁化县(今福建),爱其山水名胜,遂迁居石壁堡。成为张姓入闽的开基祖。 张氏由闽入潮 广东张氏大多为唐宋以后的北方移民。进入广东的路线主要有二条。东线由闽南人粤东,即从漳州地区西迁,从长汀、上杭一带沿汀江、韩江南下。西线由湖南人粤北。粤北的张氏,又沿北江、东江、韩江进入潮汕地区。东线从福建进入粤东北部地区的张氏,都是客家人,他们多数是宋元以后才进入广东的。在南宋后期,福建上杭县,有一户姓张人家,兄弟3人。他们是唐代张九龄的第16世孙。老大叫张化孙(1175-1267年),享年93岁。作为长兄,他留居老家,守着祖宗产业,死后葬于上杭县西洋山。张化孙子孙众多,计有儿子18人,孙子六七十人。人丁兴旺。老家已容纳不下,各自迁往别处,再辟新的家长子张吉云,字瑞世。有5子,分迁福建漳州、泉州及广东潮州三 六子张从云,字瑞明。有2子,迁往嘉应州(今广东梅县)胜运里黄竹头落业。 七子张龙云,宇瑞华。有4子,迁徙嘉应州胜远里看坑。 八子张福云,字瑞路。有6子,迁往嘉应州下圩、镇平(今广东焦岭县)两地。 九子张白云,字瑞山。有6子,迁往广东大埔三河坝。 十子张绵云,字瑞九。有3子,迁往嘉应州松口。 十一子张景云,字瑞亮。有5子,迁广东丰顺、海丰、陆丰3地。 十四子张帝云,其子分迁广东潮州等地。 十五子张阙云,宇瑞发。有5子,分迁广州、潮州。 我们可从上面所述,知在南宋后期,张化孙在长子张吉云、十四子张帝云、十五子张阙云迁徙潮汕地区创业,经过七八百年的繁衍生息,子孙播散海内外,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张化孙世系是潮汕张姓世系较大的一支。 附言:固受资料所限,文中如有舛讹,敬请张姓贤达和读者斧正,亦是笔者抛砖引玉的祈求。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