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美壇亲人写给“大媳妇”的侨批 (沈建华供)
陈美壇写给大嫂的侨批 (沈建华供)
李芝敏写给母亲的侨批 (陈胜生供)
很多华侨都是潮剧迷。国内的剧团前往海外演出,总是备受追捧,场场满座。特别是在东南亚一带,不但华侨都酷爱看戏,有的华侨还出于对艺术的爱好和追求,组织、研究、创新剧目;有的还买下戏班,为传播潮汕传统文化辛勤劳碌,即使并不赚钱也乐此不疲,就为了让家乡的优良传统文化在侨居地得到发扬光大。从侨批中传递出的这些信息,可以感受到海外华侨热爱家乡文化的赤子情怀。
无利可赚 仍买下两个戏班
侨批研究学者沈建华收藏的两封写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侨批都和一位名叫陈美壇的潮剧“戏迷”有关。其中于1965年一位华侨写批信给“大媳妇”提到“你叔戏班取赚甚难,故无家批到家”。说的就是“你叔”陈美壇酷爱潮剧,买下一个戏班,因为赚不到什么钱,以致没办法寄批银回家。另一封写于1974年的侨批,则是陈美壇自己写给大嫂的,信中提到“今年来与人承买另一班戏,刻已是贰班,事务甚多”。
沈建华认为,海外潮人买戏班,并不是为了图利,大多数是平时为了自娱自乐,在年节时制造些热闹气氛,他们出于对家乡艺术的爱好和追求,明知无利可赚,仍痴心不改。就像这位陈美壇,买第一个戏班导致生活拮据,却仍坚持了下来,过了几年又买了第二个戏班,为了戏班而一心扑在工作上,连写信的时间都没有,只能忙里偷闲,在“千忙万忙中才能写就此信”。短短几句话,一个“潮剧迷”的形象就活灵活现地浮现眼前。
传统习俗 异乡落地生根
另一位侨批研究学者辛镛同样关注到陈美壇所写的这封有关潮剧的侨批。他告诉记者,历史上,随着潮汕海外移民人数不断增多,过洋演出的潮剧班也逐步增加,在潮人聚居的社区临时搭台演出娱神戏、喜庆戏。至20世纪30年代前后形成高潮,南洋各地演出的潮剧班多时达四五十班。部分戏班“落地生根”,在当地培养潮剧人才。陈美壇在侨批中提到“与人承买另一班戏,刻已是二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他还认为,华侨在将潮汕传统文化带到海外的同时,也将很多传统的文化习俗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像信中写到“近日稍闲一些,原是年关在即”。本来陈美壇因为戏班事务繁忙,都没有时间写信,而“年关在即”就能“稍闲一些”,大概就是因为南洋和潮汕一样,保留了年底“封箱戏”的传统习俗。
“封箱戏”是旧时戏班的一种习俗,每年农历岁末,戏班都要封箱休息,封箱前所举行的最后一场戏称为“封箱戏”,由演员们各演一出拿手戏,而最后一出则是最为精彩的、最值得期待的反串合演。封箱之后,便不再演戏,将各种演出用具整理归箱,贴上“封箱大吉”的封条,至来年“开台”以前,不得再开箱。
去国怀乡 游子梦萦家乡戏
很多海外潮侨之所以痴迷潮剧,除了被这一传统艺术所吸引外,更重要的是,去国怀乡,亲切的乡音特别容易勾起游子的思乡之情。
“……儿得到一个好消息:就是澄海下社陈厝‘南光戏院’时常有潮州戏来表演,计有‘源正班’‘赛宝班’‘怡梨班’‘老正顺班’‘三正顺班’‘玉梨班’等,有这名班潮州戏,切思儿身居于‘印尼’不能前往参观,只有夜间在作梦也!!!……”印度尼西亚华侨李芝敏寄给汕头澄海莲阳上巷母亲的侨批中,讲述他获悉家乡时常有多班潮剧到当地表演,因不能前往参观,只能在夜里做梦看戏。
侨批研究专家陈胜生说,海外侨胞将家乡祖祖辈辈的优良传统文化带到侨居地,也把海外的文化传递回家乡,侨批就是传递各种信息的极为有效的优良载体。身居异域,突然有家乡多班潮剧到来表演,海外赤子欣喜若狂的心境,难以形容。然而一觉醒来,这竟是南柯一梦,这梦还居然被华侨李芝敏戏称为“好消息”,写进寄给家乡母亲的批信中,与隔海万里的母亲开了一个玩笑,让老人家开心,这就是海外赤子真实、感人的具体事例。言为心声,侨批不是官样文章,是亲人间情感最朴素、最翔实的反映。对家乡的戏剧情有独钟般的思乡梦,又何止李芝敏一人会做,梦萦家乡剧,无疑是海外赤子特具的关心世情、国情、家情、亲情、乡情的共同心态,是深藏于心田中最炙热的中国心、家乡情。
【专家点评】
侨批与潮剧,其实有很多共同点:两者都是代表潮汕历史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两者都曾随先人飘洋过海而流传于异域他乡,两者都寄托着海外游子对故土与亲人的思忆与眷恋。所以,潮剧中演绎着番客与侨批的故事,侨批中也看到了潮剧与戏班的往事。
19世纪以来,随着东南亚各地潮人移民的增多及其经济实力的提升,潮汕各地的戏班陆续“下南洋”演出,甚至留驻当地,培养本土艺人。据资料记载,当年泰国“三聘街一带的商家每年中国农历九月初七至十二会请六棚潮剧戏班。这六棚戏班相斗演,哪一棚演来最好,服装道具最佳者,则一整年声名大噪,人人传诵。”其兴旺可见一斑。
潮剧也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1956年,梅兰芳、欧阳予倩先生率中国戏剧代表团访问日本,获日本友人赠与潮剧明代刻本《重补摘锦潮调金花女大全》(附刻《苏六娘》)影印本(存于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59年潮剧上京献礼演出时,梅兰芳、欧阳予倩先生便把日本得到的影印本,转赠广东潮剧院。这一发现,将潮剧的历史往前推了数百年。
(辛镛)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