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全景图”揭开尘封历史 最新 图1张

    近代以来,随着摄影术的发明,人类了解一座城市的二维图像,从以往的疆域图转变为相机拍摄的全景图,而这背后反映的是摄影师对城市地理的认识。
    汕头传世较早的照片,可谓是当时汤姆逊、黎芳等摄影师对汕头的认识。这是因为当时汕头刚开埠,西方人来汕多聚居在礐石,礐石是他们主要活动的范围,摄影师在拍摄照片时,自然而然地选择了从礐石山上拍摄礐石全景,这当视为汕头城市第一批全景图。
    到了1900年前后,汕头美璋相馆也拍摄有汕头全景图。其中有一组系从海上拍摄的汕头湾及岸边景观照片(图⑤),这组照片共3张,手工上色,图中碧波荡漾,岸上建筑物白墙红瓦,周围绿树葱郁,一片怡人的海滨风光。而在另一张汕头全景图(图①)中,远处是绵延的桑浦山,港口边一排仓库,汕头湾内轮船帆船交相辉映,说明当时摄影师的地理范围已从礐石转到北面的汕头埠。
    而在民国年间,汕头的全景图多出自日本人之手。在日本大阪神田原色印刷所拍摄的汕头全景和礐石全景中,汕头全景一组3张照片,摄影师站在礐石山上向北拍摄商埠全景,汕头湾内的轮船、帆船,岸边的潮海关、太古仓库,及远处的桑浦山,全部摄于照片中;礐石全景由两张照片组成,是在船上向南拍摄,岸边的英国领事馆,山间的副税务司公馆(现明园山庄)隐约可见,这正是日本人对汕头城市的全记录。
    1940年,有日本军方背景的协荣印书馆汕头分馆印行了一张《汕头全景》明信片(图②),摄影者是站在汕头中原大厦(现鮀江旅社)八楼天台,用相机向东拍摄,近处的海关大楼和远处的楼房,错落有致,天高云淡。明信片色彩逼真,画面清晰,让人感受不到其拍摄时的汕头正在日伪统治之下。
    从清末到民国的这些汕头全景图,我们可以体会到摄影师对汕头城市地理的认识,他们关注的重点是汕头城市全貌,尽可能地用相机予以记录,让汕头以外的人更直接地了解这座商埠。正如当年日本驻汕领事内山五郎在介绍汕头时所说:
    (船)通过港口德屿与角石角之间狭窄的水道,往右进入港口内部的妈屿。眺望右船舷处,韩江三角洲肥沃的平原大陆在眼前展开,远远望去,还能看见沿路的诸多山麓。船只再向前进……(岸上)排列着标准石油及亚细亚石油的油箱……船停靠在税关前面的浮标处。右方太古洋行、招商局的栈桥、仓库、船埠、税关、货物检查场、太古洋行及怡和洋行的栈桥、仓库等林立,形成港湾的中心地。
    这种全景记录,与韩江流域内地来到汕头埠的人正好相反,内地来汕者,首先见到的是乌桥岛上的仓库和商埠内的住宅,然后才是汕头湾和各式码头、栈桥。所以晚清民国汕头全景图的拍摄者几乎都是外国人,如果说早期摄影师多是外来者的话,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汕头数十家相馆大多是中国人所经营,他们似乎没有拍摄过汕头全景图,这可认为是中外摄影师对于汕头城市认识的不同。
    开埠之初,摄影师对北面的汕头埠并不熟悉,这情况可从当时出版的汕头地图得见一斑。在1867年出版的汕头地图(图③)上,汕头埠的建筑物寥寥可数,也没标注名称,而礐石的建筑却标注颇多,所以最先的全景图是以礐石为拍摄对象。汕头市政厅成立后,汕头城市的重心已完全离开礐石,在其时出版的各式地图(图④,1923年汕头市街图)上,礐石最多只是一小角。由此而言,摄影师拍摄的汕头全景图与汕头近代地图同样,反映了近代以来汕头城市变迁的历史过程。

你是本文的第392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7、10、9
作 者: 陈嘉顺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