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官助,民间力量是救济主力 最新 图1张

    上海良友图书印刷有限公司印行的《良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生活类大型画报,台山人伍联德(1900-1972)1926年创办。《良友》画报自创办伊始就明确办刊风格,强调“图配文”而非“文配图”,重视摄影和美术,曾及时以大量图片反映“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狱中“七君子”、江西苏维埃政府、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等重大政治时事以及孙中山、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冯玉祥、鲁迅、蒋介石等人的活动,也刊登名家墨宝、文艺创作和名人回忆录等,销行国内外,最初每期发行7000册,高峰时曾发行达4万册,可以说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良友》画报。1941年因太平洋战争爆发停刊。
    《良友》公司实力雄厚,有专职的摄影师,自拍、自晒、自印,《良友》刊登的照片,已成为研究中国摄影史不可忽视的文献。1932至1933年间的全国采风活动,更是把《良友》画报的声望推向新高峰。
    1932年,《良友》总编辑、连县人梁得所(1905-1938)组织摄影师开始了全国摄影活动,此行共4人,携带大量摄影器材,从上海北上华北、再到华中,沿长江进入四川省,再到西南各省,最后由海路回上海,从1932年9月15日出发,至1933年5月结束,历时9个月,拍摄了1万多张各类照片。摄影团回上海后,拍摄的照片随即开始分期在《良友》上刊登。
    汕头作为当年华南主要港口之一,良友公司的主要人员都是广东人,对汕头自然不会陌生,《良友》摄影团此行也自当到此留影。在1933年6月发行的《良友》第77期上,就刊登有一组汕头华洋贫民工艺院的照片。
    1922年8月2日,汕头遭遇大飓风,灾后汕头民众流离失所,当时汕头市政厅刚成立,救灾力度有限,各界仁人善士纷纷捐资,在崎碌潮梅工艺厂旧址建设灾民工艺院(附设孤儿教养院)。1925年,又用赈灾余款在工艺院左侧拓建房舍,使工艺院可容纳“千数百人”,更名为“汕头华洋贫民工艺院”,收留乞丐、流民和孤儿,并对患病者进行医治。次年,时任汕头市长的范其务“准月拨市库四百余金为经常费”,维持工艺院日常开支。
    中国虽地大物博,但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灾后救济是历代统治者必须面对的大事。而救灾往往又与国家经济发展变化密不可分。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充裕,政府才有能力把救灾工作做到尽量完善,社会秩序也较稳定;若经济衰落,财政收入减少,政府救灾能力就会大打折扣,一旦缺乏有效救助,很容易使灾情失控。民国年间的中国,政府灾后救济能力有限,灾民的救济多数依赖民间慈善团体,特别是在汕头这样的商埠港口,新成立的政府捉襟见肘,民间力量就成为救济的主力,而当财政渐渐盈余时,政府理所当然地开始拨款支持慈善事业。民国汕头的慈善机构众多,本土善堂外,外来教会也多有慈善活动,但这些有宗教背景的慈善机构较少得到财政资金支持,相比而言,较少宗教味道的华洋贫民工艺院就是在此背景下,成为一处有汕头特色的民办官助慈善机构。
    良友摄影团拍摄的这组照片共22张,以图为主,只用简约的文字进行说明,从工艺院正门、院内孤儿院、院内精神病区、男女宿舍外观,到院内儿童上课场景、院内人员体操运动、院内人员工作场景、医治病人场景及工艺院出产的藤制品等,全面地反映了工艺院的状况。
    上世纪30年代的汕头,达到了城市发展中高峰,但良友摄影团拍摄的却不是汕头城市风貌,而选择了贫民工艺院,令笔者好奇的是,他们为何拍摄了这组照片呢?
    首先是《良友》亲民的办刊宗旨决定的。《良友》在报道新闻时,多从民生角度,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努力地将与民众生活直接相关的内容作为图像叙事的对象,从平淡中挖掘亮点,从普通人的视角,用镜头摄取他们关注的内容。
    其次是《良友》来自上海,尽管汕头经济繁荣,但仍远远不及上海,城市风貌无论如何无法成为亮点,反而是汕头的慈善事业独具特色,特别是贫民工艺院这样民办官助的慈善机构,经过十余年的建设,成果突出,足以吸人眼球。
    从对汕头华洋贫民工艺院的选择可见《良友》的独特眼光,正因如此,这份民国时期首家大量刊登摄影照片、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画报,至今仍不无启发意义。

你是本文的第654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7、9、18
作 者: 陈嘉顺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