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独运依形取势 尽展沉香纯朴之美 文化习俗 图1张

    沉香是大自然孕育的稀世珍宝,被誉为“植物中的钻石”,历来被人们喜爱。雕刻师石镇洲通过巧妙构思和得心应手的雕刻语言,让沉香艺术品栩栩如生,让人们在谈笑风生间,观沉香的优雅与富贵,增添生活情趣。
    走进石镇洲的工作室,博古架上的沉香摆件格外引人注目,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古朴天然的沉香雕件不仅给人嗅觉上的享受,还给人视觉上的享受——精雕细刻的山野村居、小桥流水抑或慈眉善目的笑佛,宛如一幅幅立体的画卷惹人流连。这些雕件的创作者——石镇洲从事雕刻行业已20多年,精湛的雕刻技艺,既继承了木雕传统,又有很多独创性。
    因材赋形 随形而雕
    因材赋形,随形而雕,这是石镇洲多年从事沉香雕刻悟出的艺术理念。他告诉记者,面对沉香这种顶级雕刻材料,雕刻艺术家应匠心独运,力争在有限的材料上赋予最有价值的艺术理念,充分运用好宝贵的资源,雕刻出形神兼备的好作品。
    记者看到,多数沉香原料形状千奇百怪,几乎找不到一模一样的原材料。石镇洲说,沉香木雕必须依形取势,在不破坏整体材料的基础上,寻找有“肉”的地方下刀,且尽量展现自然纯朴的质地。
    沉香雕刻这门艺术并未如众人想象中那么简单,沉香的木质与油脂质地不均,这成沉香雕刻的最大难度。要想将手中的沉香木打磨雕刻出最出彩的工艺品,须做到自然地将材质和构思融合于一体,将沉香的美感和魅力发挥出来。如一件10厘米高的摆件《丰收年》,这块沉香本身就形似麦穗,石镇洲因材施艺,经过简单的雕琢一下,其表现五谷丰登的寓意便呼之欲出。
    刀笔传神 艺无止境
    “沉香极其稀少,而且对雕工的技艺要求很高。”石镇洲说,一个好的沉香雕刻者,就看他能否充分利用每一块沉香的体积和材形,确定最恰当的题材构思和雕刻手法,努力保留沉香原生的特色。
    为了将沉香料用到极致,石镇洲也将自己的才情发挥到极致。他常常会对着一块沉香进入冥想状态,努力去寻觅它被掩藏起来的最美形态,然后用刻刀帮它将这种生命之美再现出来。像一件只有手指大小的《小罗汉》,让记者赞叹不已,作品虽小,却将罗汉坐禅时的神韵表现得惟妙惟肖,给人平心静气之感。面对赞赏,石镇洲腼腆地笑了笑说,“料太小了,雕头部的时候,眼睛完全看不见,只能用心去雕刻,全凭手感一刀成。”而一件叫做《多福寿》的作品,左低右高,上面雕刻了几尊形象逼真的弥勒佛,有的肚皮圆圆,手中拿着大蒲扇,有的悠然自得,最难得的是将弥勒佛的面部表情都细腻的雕化出来,让人不禁想为眼前的艺术击掌叫好。
    在石镇洲眼里,沉香不仅美在物质,更美在精神。石镇洲说,沉香之美在于其是一种很有灵性的生物,只有对沉香的理解达到精神层面,这种爱才会悠长深远。石镇洲工作时,心无旁鹜,对记者的拍摄视若无睹,工作室里静得似乎听得到雕落的沉香碎屑的落地声。完成工作后,石镇洲才和我们聊起来。石镇洲全身带着沉香的香味。他说,沾身上的沉香香味,不仅对身体无害,还能陶冶身心。
    苏轼云“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静。”流畅空灵、若虚若幻,似乎成为传统美学的至高境界。石镇洲的沉香雕刻神态各异,气韵非凡,诸多刀法与技艺纷呈交错,无不张扬着艺术家雕刻技艺的精粹。

你是本文的第665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都市报”2017、6、10
作 者: 陈文兰 文/摄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