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驿道依旧在,故人何处寻”寻访侨批银信后人活动,到目前为止,在汕头的世界记忆遗产侨批纪念地西堤公园已经寻找到海内外侨批及侨批局后人共21人。随着寻访工作深入开展,组织者西堤公园负责人李向东脑海里总是有一个疑问,侨批或侨批局与红色政权或革命人物是否也有一定联系呢?汕头的侨批人员为革命做了些什么事? 汕头建制沿变可追溯到咸丰八年(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开辟潮州为通商口岸,由于人民的反抗,经多方交涉,1861年正式开设汕头为商埠,称汕头埠,隶属澄海县鮀浦司管辖。1914年广东全省实施行道官制,置潮循道,管辖潮州、惠阳、兴梅地区的25县,治所设于汕头。可看出汕头从一个很不起眼的小渔村、经过短短50年左右沿变成一个管辖25县的大粤东政治中心,发展非常迅速。同时从汕头建制也是清末开埠,军阀统治,民国到日本占领沦陷,国共合作,解放等社会变迁的见证。孙中山、蒋介石、周恩来、叶挺、郭沫若等国共领导人物和将领都到过汕头地区来发动一些秘密的革命活动。 与此同时,汕头自1860年开埠到1949年解放时期,侨批局和过番人数记载及侨批的数量之多,可以说没有一个城市比得上,历史记载汕头当时港口吞吐量、经济短期排名都在全国城市前10名之内。在汕头开埠区(四永一升平)范围中,1933年至1949年间有登记侨批局有160家,从抗战胜利后1946年到1949年有登记侨批局123家,从1860年汕头开埠至1949年曾经营批局200多家。这些批局还不包括潮州、揭阳、潮阳和澄海批局,可见当时汕头埠的繁荣景象。这么多批局是否也有可能与红色政权或地下党活动有关联呢?带着这个问题,每有侨批后人或侨批局后人在寻访时,李向东都会主动问及这一问题。 6月初一个周日上午,西堤公园迎来了振盛兴批局后人、77岁的曾益奋先生。据曾益奋先生介绍他父亲曾经营过振盛兴批局,从1899年创办到1979年归入中国银行,历时80年,先后用过振盛兴侨批局、振盛兴信局、振盛兴汇兑银信局、振盛兴银信局、远明钱庄等多个名称,但均是他父亲曾仰梅及其子孙一脉相传经营管理,是一家典型家族管理、三地联合、自收、自寄、自投,全程服务的经营管理模式批局。振盛兴批局在各个批局中经营历史较长,信誉好,有实力,规模大,三地共用员工四十多人,在泰国潮帮批信局中是较有影响的一家批局,振盛兴侨批局凸现出家父“诚信”的理念,曾益奋先生说。通过一上午关于他家批局的讲述,曾益奋老先生的也揭开侨批局与红色革命事迹的冰山一角。 据曾益奋先生介绍,振盛兴批局是他父亲曾仰梅创办,曾响应侨领蚁炎光先生的号召,在海内外募捐资金和大批物资交蚁炎光、蚁美厚叔侄在海内外带到香港,请何香凝、廖承志转入大陆送到前线。 另一方面曾仰梅三儿媳的表兄陈建邦也曾和振盛兴批局有一定秘密关系。陈建邦早期留学日本,参加共产党,他受组织派遣应聘到香港美联社做报务员工作,之后回国,从香港入内地直接进入东江纵队,1938年由于日寇对汕头狂轰滥炸,他的父亲为了安全着想,举家迁徙移居香港,租住在九龙太子道一民居二楼,恰好三楼居住的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及家眷,二楼是三楼上落必经之路,因此两家人和睦相处,日久亦建立信任和友谊。儿媳表兄陈建邦都是家乡人有时到曾老的钱庄(侨批局)借钱应急,也经常到他家串门走亲戚,经常是一番客套之后便上三楼“执行任务”,曾老先生也心知肚明。同有爱国情怀,理解陈建邦的用意,所以对他们的举止配合默契,实是掩护梅先生等人安全转移,终于有一天,陈先生突然失踪,远明钱庄的掌柜向曾老先生汇报陈先生透支之事,曾老先生却淡淡的说:借出去的“钱”就当做送出去,当做呆账算了。这表现出曾老先生豁达的胸怀。 时光荏苒,一晃45年过去。直到1988年陈建邦先生在北京,从外贸部领导岗位退休,几经努力,陈建邦终于与曾先生的后人联系上,倾诉了恩念之情,缘因历史原因和隐藏战线的身份特殊,而无法及时取得联系深感遗憾。 原来,当时周恩来给中共南方局发电,要动员一切力量,趁日军立足未稳,尚不熟悉情况之前,以最快速度把一切文化精英从香港抢救过来。廖承志,潘汉年等负责此事,因为这个过程极其艰难危险,廖承志当时不得不做出这样一条批示:所有撤退人员遇险时需各人顾各人,在一系列紧锣密鼓的精心安排下,邹稻奋从香港偷渡到九龙,再转移到东江游击区。几个月时光,廖承志、潘汉年组织安排了800多位民主人士和文化界进步人士,从香港安全转移到大后方。当时陈建邦也接受了新的秘密任务,与红色间谍陈曼云(著名潮籍导演蔡楚生的妻子)护送蔡楚生安全转入内地后,几经辗转,一同潜入到浙江淳安,建立敌后电台,向延安提供日本方面的一些动态,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情报。难怪陈建邦先生不辞而别! 侨批局也是中国革命的红色通道和联络点,侨批局及其经营者确实为抗战和中国革命做出了贡献。通过寻访侨批后人工作的深入开展,李向东希望侨批和侨批局与红色人物及红色政权间的联系,会揭开更多神秘面纱,展现更多的故事。
|
你是本文的第586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都市报”2017、7、8 作 者: 彭涛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