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外贸实务琐忆 最新 图1张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迄今已走过近四十个年头,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外贸事业更不例外,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我1987年夏调进汕头抽纱公司从事外销出口工作,至2010年退休。光阴荏苒,以往二十多年做外贸实务的经历记忆犹新。
    改革开放初期,汕头外贸人员较为短缺,企业除有个别毕业于国家专门外贸院校人员外,大多数从事贸易出口人员的业务知识只能在岗位上边干边学,那时外贸系统基本是师傅带徒弟。就自己来说,原先是学公共英语专业的,调入外贸公司后,被安排在一个出口手编织品的经营部从事远洋外销工作。起初由部里一位外销员帮带工作了一段时间,在此过程通过企业的正规培训,学习领会了国家外贸方针政策,熟悉掌握出口环节日常业务常识以及具体环节。几个月后,自己就独立做起贸易实务。我记得当时手头有两本书,是外销员必不可少的,那就是《进出口实务》和《商业英语函电》。日常业务基本是遵照《进出口实务》的要求规定去办的。记得初次参加广交会时,还随身带了这两本书。平时遇到合同条款或其他事项不明了的,就翻翻书本求解。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外贸其实不是那么难做。那时的广交会对于外贸企业来说可以说是唯一的也是最大的洽商和出口窗口,不仅中国的外贸企业要从这里接触外商,外国商人也可通过广交会最大程度接触中国企业和产品。那时,赴会的远洋客商大多数是与我们企业合作多年的代理商或批发商。当时出口的产品凡是属于国家一类产品,货卖到某国,通常须经过指定或协议的代理商或相关商会会员的港澳企业公司,如果绕过其直接卖给别人,是违反规定的。那时出口报价都必须执行直属上级公司统一制定的报价,业务员手里基本都有一本价格簿。一俟价格报出,客商一般皆没多大的异议,合同也较容易成交。广交会上,经常是客商递给你若干份定单,上面列明货号、规格、数量等,就转身去办其他事了。晚上,业务员就在宾馆住处加班计价算金额,用打字机打印做成合同。第二天客商再来签订合同。
    那时候,做外贸还有一个“好处”和便利,我们根本不用顾虑汇率问题,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本是固定的,国家大概隔一段时间才根据国内外经济情况对汇率作一次调整,无需担心汇率波动或大变化影响对外报价。一旦国家对汇率作调整,上级总公司就会相应地对各种商品出口国别地区的报价政策作调整并及时通知。
    以往做外贸买卖双方的联系方式至今仍记忆犹新。改革开放之前,相当一段时期通用国际电报,每个外贸企业有自己的电报挂号。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用国际电传,为节约费用,平时通讯时大家都尽量把英文单词、句子简缩,外销员尽可能把常用的简缩词语熟记。到了90年代,企业普遍使用传真,费用大为减少,而效率大大提高了。
    上世纪90年代后,国家开始逐步实施外贸体制改革,逐步放开商品经营出口管理权限。此前,国家对一些特别商品实行政策性统一管理,除了部分品种出口实施申领“被动配额”出口许可证外,还对所有出口品种实行主动性的出口许可证管理。自从国家放开抽纱品经营出口权后,取消了主动的出口许可证管理,逐渐允许民营企业自营出口业务。从此,做外贸工作不像以往那样轻松了,过去长期跟我们合作得非常好的客户,不少开始转到别处订货。洽商生意不再是一帆风顺的事,昔日广交会我们摊位前人头攒动、订单不断的火热场面不再。客商主动订货或续签合同情况也不尽人意。外贸公司的优势逐步削弱,企业面临激烈市场竞争更加严峻的形势和考验。
    2002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贸经营权全面解禁,允许个人做外贸,吸揽了庞大的出口队伍。各种外贸法规的制定和完善,营造了前所未有的宽松便利环境。我国的外贸出口形势喜人。
    “互联网”的诞生让我国外贸、社会经济生活乃至整个世界都发生巨大改变。如今,从事贸易出口的企业大都是利用网络技术来发展客户,展示时新产品,拓展市场,随时可与客商沟通,洽谈生意,实现了语音和视频的实时交流和合同交易成交,效率大大提高了,通讯成本和经营出口成本也有效地降低。“互联网+”使外贸出口空前便利化,出口贸易更具时效性,操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你是本文的第566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7、6、29
作 者: 纪明远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