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逼真 华美典雅——翡翠玉雕摆件《龙虾蟹篓》欣赏 文化习俗 图1张
  

    玉包蕴了天地之灵,每一件美玉,皆琢磨之物也。当你踏进工艺美术师纪树贤的玉雕作坊,细心欣赏眼前的一件件玉器,不得不承认古人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之理。今读的这件翡翠玉雕摆件《龙虾蟹篓》刚刚问世,我尤为欣赏。它为何如此深刻地吸引我呢?乃因在汕头工艺美术诸多品种中,同一题材的木雕、石雕作品已司空见惯,唯独翡翠玉雕摆件以此作为表现题材却是尚未目睹,真的是眼睛一亮(这也或许是孤陋寡闻)。从一块翡翠原石通过人为的精心设计和工艺制作,使之变为一件令人惊叹的优质玉器,可谓以刀代笔,意到笔到了。这不仅仅是叹赏它的艺术,独具的韵致,也领悟了作者的艺术匠心,更是获得一次愉悦的艺术享受!

    玉雕与绘画、雕塑不一样,它受原材料的限制,所以在作品设计过程中,要根据材料的实际状态创作构思的具体内容,由材料引发构思,先有材后有主题。此后遵循创意来决定雕刻的方法、工序,运用恰到好处的技法,大胆取舍,以少胜多,以小见大,达到简洁而不单调,稳重而不呆板,生动而不烦琐,体现“天然形自然刀”的魅力。“鱼虾蟹”历来都作为潮汕木雕、剪纸、陶瓷、玉雕、石雕、嵌瓷、刺绣等表现的题材,尤其是木雕的“龙虾蟹篓”更是声誉远扬,地方传统特色十分鲜明。这件翡翠玉雕摆件《龙虾蟹篓》长13.5厘米、高20厘米、厚8.5厘米,白色为主,间有绿色,作者从玉料形状出发,借鉴了木雕的表现手法,根据玉雕创作的基本规律,在对玉料最大程度利用的基础上进行巧妙设计,将寓意“八面来财”的螃蟹、“节节高升”的龙虾和蟹篓作为表现主体,体现“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且在传统题材中寻找灵感,并以现代审美加以提升和强调,明确作品中的主次关系,突出主体的龙虾、蟹和篓,强调写实,灵动逼真;陪衬的鱼、水花、水草、芦苇、莲花、石头等则洗炼概括,生命之感和动感并存,环境关系相符合,局部与整体的对比上也掌握得恰如其分,且配以到位的工艺技巧,完美表现了各种物象。但见酷似竹篾编织而成的篓斜置于飞溅的水花之上,其厚度仅有7.5厘米,不可能在正面雕刻立体龙虾或蟹,作者从材料形态出发,巧妙地将一只龙虾和一只螃蟹放在材料上方突出位置,既使“竹篓”整体通透玲珑,又可显玉质圆厚、浑然的韵味和华美的光彩。“竹篓”口直径为2厘米,每个六角棱形篓孔的宽在0.4至0.6厘米之间,“竹篾”横直交错,不刻意追求现实生活中竹编蟹篓的效果,看似立体圆型的篓,其实是扁的,以扁见圆,薄中显厚,视觉效果极佳,可见其功夫十分了得,匠心独具;芦苇、莲花分别在左右两侧飘伸而上,轻盈多姿,有水中摇曳之感,富有生气;三尾小鱼在水中嬉耍、跳跃,生动有趣。在这样一块小而扁的原料上,章法自然,布局得当,疏密相宜,物象逼真,动静互生,富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纪树贤创作的这件作品,从构思至雕琢全凭自己来完成,凸显其“真材实料”。在雕刻上“因意施艺”,以写实的雕塑语言和细腻的表现手法,充分运用圆雕、镂通雕、浮雕等技艺,精雕细刻,使表现的物象生动逼真,栩栩如生。龙虾和螃蟹采用圆雕技艺,伸缩着憨笨的躯节、摇曳着虾须的龙虾刻划十分细腻,意趣盎然。螃蟹步足上的长节、腕节、前节、指节也都雕刻得既准确又细致,甲壳上的凹凸恰到妙处;龙虾与螃蟹都攀爬在篓上端,相互不让,纠缠在一起,螃蟹用双螯钳住龙虾,而龙虾却用爪足钳紧螃蟹,可笑可爱,细节生动,动感十足,四面可观,外形起伏,巧妙生“险”,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这也正是在有限的空间中运用粗细、深浅、厚薄之间的对比关系,使芦苇、莲花、水花和小鱼的“粗犷”与竹篓、龙虾和螃蟹的“细腻”刻画相得益彰,晶莹剔透的玉质更显得华贵而柔美。红木雕刻水花、芦苇、石头的脚座,做工精巧,与上部翡翠“画面”相呼应,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这件翡翠玉雕摆件《龙虾蟹篓》在10月中旬闭幕的2013年“广东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上,十分吸引人们的眼球,经专家评审获得了金奖,不由使我为之感叹实至名归。  

你是本文的第729位读者
来 源: 《汕头日报》2013-11-17
作 者: 曾广锡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