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许多满腔热血的潮籍华侨青年纷纷回国参加抗战,其中不少人献出了宝贵性命,他们永远受到全中国人民的深切怀念。本文分述5位潮籍华侨青年为抗日救国而捐躯的感人事迹,这些事例充分显现广大华侨青年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一支重要和可贵的力量。
    杨仰仁 “从曼谷归来的雄鹰”
    杨仰仁祖籍潮安,1919年出生于泰国曼谷一个贫苦华侨家庭,少时在曼谷三聘街一家百货商行当徒工,晚上到夜校读书,在进歩教师的影响下,参加暹罗华侨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积极参加募款支援祖国抗战活动。1939年6月,他与其他7位华侨青年自筹路费,回祖国到惠阳坪山参加东江抗日游击队。
    杨仰仁入伍后,刻苦学习军事技术,接着与战友们一起越过高山,参加奔袭盐田和沙头角日冦据点的战斗,立下战功,于1939年底参加中国共产党。其后,他率领1个班游击队战士,参与粉碎国民党顽固派对惠东宝游击根据地的进攻。1944年10月上旬,日伪军1000多人向东莞大岭游击根据地发动进攻,已是游击队小队长的杨仰仁率领全队战士坚守大王岭阵地,掩护部队主力转移。在敌人密集的炮火下,他镇定自若,高声向战士们说:“同志们,为抗日救国流血牺牲是最光荣的!我们一定要人在阵地在!”全小队战士斗志昂扬,连续击退敌人的进攻。当主力部队顺利转移后,杨仰仁才指挥战士们撤离,并冒着枪林弹雨搀扶受伤的战友撤离。途中他不幸中弹,因伤势过重壮烈牺牲,年仅25岁。杨仰仁所在的中队和当地民众深受感动,都称赞他是“从曼谷归来的雄鹰”。
    许英 坚信中国抗战必胜
    许英祖籍澄海隆都镇后沟村,1916年出生于泰国曼谷一个华侨职员家庭。1937年,他在曼谷当小学音乐教师时参加暹罗华侨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简称“抗联”),积极从事抵制日货、募款支援祖国军民抗战等活动。1938年秋,许英下决心秘密回国参加抗日战斗。临行前,他将自己一张写着“让妈妈时时刻刻见到我吧!”的照片藏进母亲的口袋里,作为对亲人的告别。
    许英乘船抵汕后,加入汕头青抗会,负责戏剧、漫画、歌咏等方面的抗日宣传工作,于1938年10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39年6月21日汕头沦陷后,许英随着汕头青抗会转移到桑浦山一带。1939年7月7日,汕头青年抗日游击大队(简称汕青抗游击队)在桑浦山宝云岩宣告成立,许英先后被委任为第一、三分队队长,积极参与游击队在潮安城南云步市活捉日军伍长加藤始助和袭击潮安阁州伪自警团的战斗,都出色完成任务。
    1940年1月,许英率领汕青抗游击队第三分队,在潮安乌洋山参加狙击日寇进攻的战斗。其后,他又率领该分队掩护部队转移,直到转移的游击队指战员脱离敌人的火力网时,他才指挥分队战士撤退。这时,敌人的一颗子弹击中他的前额,由于流血过多在后方医院牺牲。许英临终时仍坚信中国抗战必胜,他用微弱的声音哼唱抗日电影《八百壮士》的插曲:“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直到心脏停止跳动,终年24岁。
    王丽 与丈夫皆为抗战而牺牲
    王丽祖籍潮州市,1916年出生于泰国曼谷一个华侨工人的家庭,9岁开始在火柴厂当童工,20岁进入进步夜校读书,并参加暹罗华侨妇女抗日救国联合会。1939年10月,她与侨工钟若潮(祖籍梅州)趁欢度新婚蜜月之际,悄悄回到惠阳坪山参与抗日救国活动;翌年,他俩被分配到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工作,并一起参加中国共产党。
    1942年,夫妻俩被调至惠东宝抗日游击队,丈夫赴前线抗敌,王丽被安排在部队医院工作。同年5月的一天,当游击队主力到外线作战时,日寇突然向部队医院隐蔽的地点猛扑过来。王丽在迅速掩护伤病员转移中不幸落入敌手。日寇为从她口中得到游击队主力和伤病员隐蔽的确切地点,对她威迫利诱,严刑拷打,王丽始终坚贞不屈,最终恼羞成怒的日寇残酷地用乱枪将其杀害。此后,她的丈夫也在抗日战斗中壮烈牺牲。
    林英 牺牲地点以其姓名改称
    林英,1905年出生于普宁梅塘镇溪桥村,1929年随父母前往泰国曼谷,曾在进歩的崇实学校任教,1933年回国进入上海大厦大学读书,课余深入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活动,不久参加中国共产党。1938年以后,林英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在此期间,他的父母和妻子多次写信催他回泰国与亲人团聚,而他在复信中一再言告:“事若不成,暂不回家。”以此向亲人表明其要为抗日救国奋战到底的心志。
    林英根据党组织的部署,发动江苏海门县数所中学的进步学生,建立中学生暑假服务团,并担任总干事,积极率领该团成员深入乡镇宣传抗日。1941年1月,他调任海门警备团政治处主任。1941年3月的一天,国民党顽固派数百名军人,突然包围海门警备团的驻地江家镇。为保存有生力量,林英率领警备团战士向南突围时不幸被捕。敌人妄图逼林英自首,但他始终坚贞不屈,最终被日寇杀害于海门县江家镇公行村的麦田里。新中国成立后,当地广大民众为纪念林英烈士的英勇事迹,经呈报上级批准,将林英牺牲地点公行村改名为林英村。
    陈廷禹 为抗日献出年轻的生命
    陈廷禹祖籍澄海,1923年出生于泰国罗勇府一个工人家庭,长大后到一所进步华侨学校读书,并参与暹罗华侨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陈廷禹对日寇侵略中国的罪恶行径无比愤慨,于1938年与其他华侨青年一起,回祖国参加东江抗日游击队新编大队。
    1940年,中共领导的东江抗日游击队重返惠东宝地区活动,当时敌伪顽军都妄图消灭这支游击队。游击队经常要到深山密林地方隐蔽,而且时常要派人在黑夜下山背粮上山。陈廷禹虽年纪较小,但他主动要求与战友涉险下山背粮,他机警灵活、耐劳刻苦,每次都顺利地完成任务。1941年初,陈廷禹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5月,东江抗日游击队开展“红五月战斗”活动,陈廷禹率领一个中队,先后参加黄潭、霄边、百花洞、福永等地袭击日伪军据点的战斗,屡立战功。1944年,东江抗日游击队决定攻打博罗西部鸾冈的日寇据点。鸾冈地势险要,当时集结在鸾冈周围的日军人数较多。战斗当晚,陈廷禹率领的主力中队准时开赴鸾冈,埋伏在预定地点,当进攻令下达时,他率领全中队战士先后端掉和攻占敌人5个砲楼,控制制高点,连续击退敌人的反扑,共活捉和毙伤日军80多名。当战斗即将结束时,陈廷禹不幸头部中弹牺牲,年仅22岁。

你是本文的第449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5、8、2
作 者: 杨群熙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