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惟留兰桂香 最新 图1张

    他留在中国电影界的很多“第一”无人可超越:他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导演,他编导的《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孤儿救祖记》是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故事片,《玉梨魂》是中国第一部妇女题材的电影剧本,《劳工之爱情》是目前有拷贝的最早故事片
    今年春节期间,公众投票评选出来的20项“汕头文化符号”正式公布,被称为“中国电影之父”的郑正秋名列其中。
    郑正秋是个什么样的人?多年前,笔者曾收录了一副由中国著名作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词作者田汉在1935年为悼念郑正秋辞世写下的挽联,我认为是最好的诠释:“早岁代民鸣,每弦管繁急,议论风生,胸中常有兴亡感;谁人抒国难,正火热水深,老成凋谢,身后惟留兰桂香。”在作者的笔下,郑正秋的不平凡人生历程跃然于字里行间。
    生于上海 根在潮汕
    查阅1981年出版的《中国艺术家辞典》获悉:“郑正秋(1888.12.24-1935.7.16),著名电影艺术家。原名郑伯常,别号药风。广东省潮阳县人。自幼随父母客居上海。十四岁时肄业于上海育才公学。后曾以正秋笔名,在《民呼》、《民吁》、《民主》等报刊上发表以评皮簧戏为主的‘丽丽所剧评 ’,主张改革旧戏、提倡新剧,并表达他对当时腐败政治的不满。辛亥革命后投身于电影事业。”从《潮阳文史》中进一步获知,郑正秋的家乡是今潮南区成田镇上盐汀村(原称上蓝汀),其祖父郑介臣,于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之际,赴沪经商,商号叫“郑洽记”,经营鸦片批发遂成巨富,后与旅沪的潮阳人及潮籍人士共同发起在上海建造“潮州会馆”。其父郑让卿,光绪年间应顺天府试,中进士第31名,曾官任江浙盐运使,后调任三穗知府。郑正秋是清光绪十四年十一月廿二日(1888年12月24日)生于上海,7岁时随母亲回到潮阳老家(也有文章称“3岁回到潮阳”),住在上盐汀村老寨内,并在村内读了两年私塾(即今址仁裕祠堂)。
    郑正秋在家乡住了两年之后,又随母亲前往上海,家住十六铺崇仁里。在上海育才公学读了5年书,1902年毕业。郑正秋虽然在潮阳的时间不长,但家乡风景如画的田园风光、潮汕浓郁的民俗风情、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给他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所以他拍摄第一部电影《难夫难妻》就是以潮汕地区的婚俗为背景的。
    痴迷戏剧 改变人生
    郑正秋毕业后,其父亲希望他子承父业,从商经营,可郑正秋始终对经商活动培养不起兴趣。他酷爱读书,在学校去不成的情况下,只有自己找书看。《警世钟》、《西太后》、《扬州十日记》、《革命军》、《大革命家孙逸仙》是郑正秋爱读的进步书籍。读书之余,郑正秋还对国粹京剧十分迷恋,最爱听的剧目是《空城计》,为了品出其中的味道,听坏了5张唱片。郑正秋是当时上海有名的戏呆子,戏园子里的常客,偏爱上海名伶毛韵珂、潘月樵和梨园世家夏月珊、夏月润兄弟的戏,一来二去,和他们交上了朋友。这再次惹恼了父亲。为使郑正秋远离他鄙视的“戏子”,郑让卿可谓用心良苦。先是为17岁的郑正秋娶妻,可是儿媳俞丽君不但没“拴”住郑正秋,反倒也爱上了京戏。郑让卿左思右想,觉得儿子既不能一心一意经商,不如走仕途。于是他花钱在湖北张之洞那里买了个“候官”的位置,逼着郑正秋去湖北任职。
    如果当年郑正秋顺从父意,老老实实去从政,就不会有后来名扬上海滩。黄羡章的《潮汕民国人物评传》载:两年后,他觉“宦海茫茫,无可以居”而洁身退居上海,重操旧业。他在经商的同时,更加勤读书,多看戏,并钻研起京剧,学起京剧。他把几年来观京剧的心得整理成长篇剧评《丽丽所戏言》,发表于《民立报》,立刻轰动了戏剧界,“满誉众口,传诵四座”,掀开了我国戏剧批评史的第一页。这篇文章得到了当时比正秋大11岁的同盟会会员、反清爱国人士、上海《民立报》社社长于右任的赏识。1911年,他不顾父亲的强烈反对,放弃经商,被于右任聘为该报的副刊主编,肩负起“反对清廷、反对侵略、宣传民主”的重任,成为现代剧评的拓荒者。辛亥革命胜利后,他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创作出时事新剧《铁血鸳鸯》,这是他第一个作品,并于1916年倒袁的斗争中搬上舞台。以后他离开了《民主报》社来到《图书剧报》社工作。这期间,他极力主张:一、提倡新剧;二、改良戏曲。他走访了所有上海滩的名伶,认真调查研究,最后才确定自己的独立见解。
    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革,注定郑正秋在短短的人生旅程中,与戏剧、电影结下不解之缘。
    投身电影 贡献卓著
    被夏衍誉为“给中国电影事业铺下了第一块奠基石”的郑正秋,真正走进电影行列应该是在1913年。这一年,他与张石川合作组织新民公司,专事承包亚细亚影戏公司的编、导、演业务,编演《恶家庭》等话剧;又编写出电影剧本《难夫难妻》,与张石川联合导演。《难夫难妻》上映后,郑正秋脱离公司。7月间组织“新民新剧社”赴汉口演出《恶家庭》,正式从事新剧活动。直至1922年,他再次走进了摄影棚。他与张石川、周剑云、郑鹧鸪、任矜苹成立了明星电影公司,并开办明星影戏学校,自任校长,成为中国第一所培养电影专门人才的学校。
    此后,郑正秋进入创作旺盛期,一共编、导、演了50多部影片,影片以平易通俗、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见长。笔者査阅有关史料获知,郑正秋编导的故事片有《小情人》(1926)、《一个小工人》(1926)、《血泪碑》(1927)、《杨小真》(1927)、《二八佳人》(1927)、《黑衣女侠》(1928)、《侠女救夫人》(1928)、《血泪黄花(上集)》(1928)、《刀下美人》(1929)、《血泪黄花(下集)》(1929)、《战地小同胞》(1929)、《桃花湖》(1930)、《红泪影》(1931)、《玉人永别》(1931)、《自由之花》(1932)、《春水情波》(1933)、《姐妹花》(1933)、《女儿经》(1934,与洪深、张石川、沈西苓合作)、《再生花》(1934)等。其编导的《自由之花》、《姐妹花》、《再生花》,被誉为“三花出世,万人争迎,明星基础,赖以永固”。《姐妹花》在上海上映,连续两个月爆满。1935年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电影展览会上,《姐妹花》是我国参展8部影片中的第1部,在电影展览会上获得好评。导演的故事片有:《梅花落》(1927)、《白云塔》(1928)、《碎琴楼》(1928)、《热血忠魂》(1935,与张石川、徐欣夫、吴村等合作)等。写下电影剧作多达24部,其中有《张欣生》(1922)、《大闹怪剧场》(1923)、《盲孤女》(1925)、《最后之良心》(1925)、《挂名的夫妻》(1927)、《大侠复仇记》(1928)、《新西游记》(1929)、《倡门贤母》(1930)、《恨海》(1931)等。除此之外,郑正秋还参加表演,如在1916年,他编写哑剧《隐痛》、《皇帝梦》,并亲自登台演出,揭露袁世凯罪行。1922年分别演出了《滑稽大王游华记》、《掷果缘》,1924年又分别客串了《苦儿弱女》、《诱婚》,1925年创作《孙中山之死》,亲自扮演孙中山获得好评,轰动剧界。
    1923年至1926年之间,郑正秋还连续编导了《孤儿救祖记》、《苦儿弱女》、《好哥哥》、《小朋友》、《小情人》、《一个小工人》等6部儿童故事片,成为我国这一时期儿童电影创作的代表人物。
    郑正秋为中国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片花费了大量心血,他的一生从各个领域进行电影的试验和创造,在当时是独树一帜的。他为中国电影民族化寻找了一条道路,为中国电影的启蒙发展打下了基石,他的丰功伟绩,成为我国电影史上伟大的一页。1935年7月16日,由于长期受病魔折磨,加上过度劳累,郑正秋不幸去世,享年47岁。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夏衍对郑正秋的评价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正秋先生不可能不受到时代和社会的影响和制约。他为戏剧、电影事业艰辛地奋斗了几十年,有过失败,也有过成功,有过妥协,也有过突破,但是终其一生,他的爱国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是始终不变的。”
    郑正秋虽然离开他热爱的电影事业已整整80年了,但他留在中国电影界的很多“第一”无人可超越:郑正秋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导演,他编导的《难夫难妻》(又名《洞房花烛》),是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孤儿救祖记》是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故事片,《玉梨魂》是中国第一部妇女题材的电影剧本,《劳工之爱情》是目前有拷贝的最早故事片。

你是本文的第479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5、4、10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