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汕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民谚,要人们做工作时“入乡随俗,入港随湾”。这说明风俗随着地域的不同而各异,它在人们的思想习惯势力中的响影力。 潮汕地滨南海,从总方面说:是山不高,平原不大,却有浩瀚的大海。民俗既与地理环境,生产、生活等条件密不可分,故滨海地区的界域,只就清初迁海界的五十里作定界记述。但民俗却往往不能简单化地以界域限定,一刀切的分开。更不能简单以行政区划来限制,如清以前的南澳岛,在岛上的一条胡同作省界,东北归福建,西边属广东,其岛上语言风俗完全相同,绝没有因地属闽、粤而互异。上边所举,仅为说明我虽以滨海五十里为谈论地域,但绝不以此划为鸿沟。 一、潮汕滨海民俗形成的地理环境 潮汕大部分地区临海,这片小平原,也是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步积聚伸延的,它的形成是海洋与河流,风潮与人力等多因素的合力推积开拓而成。其历史演变,生产发展,民俗嬗变,融汇形成,皆与海洋有密切的关系。 现潮汕的汕头、潮州、揭阳三市,其地理座标为东经115°36′至117°19′,北纬22°53′至24°14′。面积为1O346平方公里,基本上是滨海地带,形成了一个从东北向南西的靠南海弧形线,海岸线东起饶平县大埕湾的东乡,西止惠来县岐石镇的华清村,婉蜒长达265.5公里。沿岸海域分布有大小岛屿76座。1OO米水深以内海域面积约11O74平方公里。它为潮地各个年代在这里活动人民创造了“临海食海”的基本条件。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了解自然环境情况,据《广东通志》记述,潮州先民,百越的一支,“陆事富而水事众”。 他们祖辈世代居于此,为生存而制作创造了很多实用的浮海和捕捞生产工具。如被称为水上轻骑的竹筏木排,在淤泥活动的涂跳板,按今天说,可称为当年在淤泥行驶的摩托艇,是捕跳鱼的特种工具,还有跳鱼钩(这里称忽)等。随着历史的发展,生产手段也随之前进,捕捞种植的东西,也被官家列为应有的一定名产上献。据《海阳县志》载:“海阳候贡大蟹,”《三阳志》则有“自晋义熙创郡以来土贡不记,至唐乃有蕉鲛革、甲香、蚺蛇胆、龟、石井银、石水马等物。”宋代则要贡甲香、鲛鱼皮。这都说明王家所要的,都是滨海与海洋的产品。南海广阔,鱼类众多,滨海而渔,世代相沿成份。据近几年来调查,潮汕范围内海域有鱼类471种,主要经济鱼类有100多种,居住在这绵长的海岸线旁边的乡村,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为自己生存而奋斗,有些以渔为主而兼耕园田,有些以农为本而兼耕海晒盐,但都与海结缘,下海离不开船舶、木排、竹筏,而这些耕海工具总要有停泊地方,宋代潮州沿海已形成不少可泊船货运的港口,如潮州港、南澳港、凤岭港、(鱼它)浦港、辟望港等。到了明 清两代,由于地域伸延变化,不少原为滨海港湾,变成内江埠头。港口的转移变化,生产与商贸的发展,使一些口港的管理设施更臻完善。先后较有名的有拓林港、庵埠港、隆江港、和平港、达嚎港、樟林港、神泉港、海门港、汕头港等三十多个港口。这些港日,大多是有较好避风条件,或为内河的入海港湾,有较好的疏运条件,故在特定条件下,它能作为商贸港口而促进产品交流与经济发展。潮汕是南国水乡,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江河有31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而独流入南海的有韩江、榕江等5条。 活动在这里的先民,他们经常与水打交道,驾木排、小舟是生活、生产不可少工具,也促进了造船业的发展。据《南越丛录》记载:“绥安县在郡东,东接泉州,北连山,数千里日月蔽藏,昔越王建德伐木为舟之处也”。绥安是古揭阳的辖地,现属福建省漳浦范围。当时的揭阳不但有南越王朝的官办造船工场,也有一些民办的凿船作坊。1975年在揭西县金如竹(木非)溪工地清基时,挖出一艘长10.7米,宽1.3米的独木舟。这可为先民在水上活动的例证。要造船,人们总希望船能如蛟龙一样,在水上乘风破浪,安全行驶,因而沿绎下,对造船风俗宜忌,至今一些仍为群众接受例行。 潮地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终年温暖,既无严寒,也无酷暑,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常年平均日照1800-2300小时,年平均气温21-22°C。常年平均降雨量1300-1900毫米。优越的水资源和气温条件,为农业生产提供基础条件。早在南越国时期,这里地旷人稀,耕种技术落后,水稻处于“火耕水耨”耕作。但当中原人南移到这里,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大大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到宋代已谷尝再熟。秋成之后为园,若田半植大、小麦,逾岁而后熟,盖也于一熟者种耳。果实种植也不少了,至于海产品,更是美味很多,不能一一举数了。 潮汕的地理环境,孕育着这里的开拓者,也相应地制约了他们的生产与生活。 二、潮州滨海地区的民俗形成的历史过程 潮汕滨海人民,有许多独特的习俗,与内地山区居民迥然不同。潮地先民是越族的一支,因地理环境,相沿下来,保留了古越族的许多习俗,后汉人南徙,带来了中原习俗,在杂处中,互相融汇渗透,故潮俗一段很长时间,喜“跌足左衽,剪发文身,短倦不裤”,“习居‘于栏’,喜食蛇蛤等”。 自秦之后,赵佗统治南粤,他们逐步将中原生产技术教民耕渔,以中原民俗文化启发民智,到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因中原战乱,不少汉人避乱南迁,西晋张华曾说“今渡南海至交址者不绝也。”汉代居揭阳的吴砀举孝廉为安成长,说明当地揭阳已有人仕为官者。由于从中原南渡者众多,潮之古揭阳县也相应建了一些移民定居村落,揭阳县《地名志》载,靠桑浦山的乌美村,就创建于晋代。他们带来中原文化,这可从揭阳仙桥赤岭口的东晋南朝墓葬发掘的出土文物佐证(《考古》1984年第10期》)。在相互影响下,祀祖宗、敬先人的美德行为已渐为人们共同承认。以孝治天下的封建伦理道德,已‘其流风遗韵,衣冠气习,熏陶渐染,故习渐变,而俗庶几中州”。到唐代李氏王朝,潮州虽尚被人认为是落后蛮荒之地,作为京官贬滴的地方,先后从京师被谪到这里当刺史的有张玄素、常怀德、常衮、李宿、韩愈等名臣十多位,他们到潮之后,将中原文化礼俗,生产经验予以推广,恢复学校启导民智。较有名的有“礼仪教民,民皆化之”的常怀德,有兴办教育,“龙虎成名”的常衮,有督民及时耕种的李宿,有正乡音,放免奴婢,任用乡贤,重振乡校的韩愈。还有驻漳潮的行军总管元光,划地建“唐化里”引导教诲当地少数民族,使他们接受中原汉文化,促进民族交融。可以说,潮州在唐代初步奠定了儒家思想基础。到了宋代,潮州的生产、经济、文化已再向前迈进一大步,大批儒家学者莅潮,使潮州承前朝学风,又有所发展,涌现了一批如林巽、许申、王大宝、刘允军等名人,这时潮的生产有所提高,农桑种植、手工业品生产都有较高水平,布帛陶瓷等产品,都可与外地交换。生活习俗、潮州方言、交往礼仪,更加完善而不少已成俗成例。 到明清两朝,由于社会的发展,潮州地理位置,与海外贸易往来日多,既向海外传播了中华文化,又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民性随着有所变易,敢于冒风险向外开拓,也敢于向压制其发展的旧势力抗争,民谚传着“拼到无过暹罗”,说明向外有退路。潮州人民在冲破封建王朝的禁制中,远度重洋到海外创业。由此而方言融进了一些外来语,农业生产上引进不少新品种,如番茄、荷兰豆、红毛梨、番荔枝、番石榴等等。潮汕华侨众多,来往交流密切,但这里的生活、生产不断在新形势下发生新变化,从古及今使它形成“汉”“越”融汇,“华”“洋”并得的民风民俗。 三、潮汕滨海民俗的特点 由于人们在特定的地理自然环境中生活,因而形成它特有的风俗习惯。 (一)、滨海潮人的生活习俗 ①衣着 潮汕位居祖国南方,年平均气温21-22°C,可以说是长夏无冬,故衣着有其地方特色,因气温较高,颜色选择多为白色、浅蓝色、浅灰色、淡玉色,以适应春夏秋三季,潮汕又属水乡,温度较高,故衣着选料以质薄松水,通风透气,如土特产的麻布、苎布、素色棉布。虽有买盖棉裘面和做长裤的黑色布,但每年穿着时间不长,重料衣服如呢羽,优质衣服如丝绸绫缎,是富户才买得起,但也只在节日会客时才穿,俗叫做皮衫。解放前是男多着唐装,女多穿大筒衫。工农劳动者则工作时,短裤尘,短袖衫(或赤臂膀)、水布围腰。水布既可擦汗,又可作浴布,还可中间休息作布席,故人皆喜用。耕海渔民,为抗风吹日晒,多穿薯莨衫,短裤尘。薯莨衫是用白棉布以薯莨(植物根块)煮汁染制裁成,不渗水,耐用易干,阻阳光辐射。潮地多雨,人多喜弃木屐,木屐制作很精巧,形式颜色多样,初穿棕绳,后钉牛皮,到有橡胶应用时才钉橡皮,清《南粤笔记》有‘“潮州所制拖皮(即木屐)为雅”的记载。这可说明清代潮州的木屐制作工艺,已有一定的声誉。潮人还把穿红皮屐为好采头,孩子入学要穿红屐,传说林大钦穿屐上学,后中状元,红皮屐换乌靴,人们也希望儿孙入学之后,将来会寸进,也“红皮屐换乌靴”,十五岁出花园,也要给孩子穿红屐,盼他自立行红运。衣着随着社会发展,经济变化而缓慢的沿变,解放后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四时衣着布料大变,丝绸毛呢羽已为不少人作四季衣裳,男多穿西装或中山装,女穿对襟衣或连衣裙,西装裤加外套。渔工也穿莨纱莨绸(俗称香云),渔轮生产机械化程度提高,用机械撒 网起网之后,渔民多穿中山装了,南方皮衣本需要者少,但经济发展,赶时尚潮流者日多,故皮衣也成为人们衣着一部分了。脚着木屐已被淘汰,5O年代以橡胶水陆鞋为时尚,继而代以泡沫人字拖。现各式人造革鞋或塑料鞋拖深入到各家各户中。布鞋、皮鞋城乡已为普遍穿着。 ②饮食 潮汕地理环境和气候,利于捕捞、耕种,水渠交错,大海月环,水产品多,鱼虾甲介,大宗小宗,源源应市,多时可达百种。原野四时常绿,果蔬终年轮番上市,形成饮食丰富多样。 潮人早餐喜吃粥,这可能和潮人处亚热带有关,他们在劳动中多出汗,为体内需要水分平衡,习惯食粥,感到舒适可口。尽管上午要劳动时间较长,也不愿早餐吃干饭。他要家人中间送点心,以补消耗后不足,并可在吃点心时略作休息。这是主要饮食习俗之一。潮人佐餐喜腌制酱菜,如腌咸菜、萝卜干、乌榄、熬橄榄菜,都是农家的经常佐餐杂咸。在滨海村庄,劳动人民个别也腌一些咸菜以作佐餐,更多的是他们靠海吃海,腌制多属海味,如腌咸蛴、咸薄壳、咸红肉波、咸扁蟹、蟛蜞、虾姑、蚝鲑、鱼鲑、虾鲑、尔鲑等腥臊海鲜作佐餐品,近年来卫生部门检定,说海鲜腌制不卫生,带菌影响人们健康,不准饮食店出售。但滨海渔村,各家习惯,还时有腌制的。潮人喜食鲜腥,各菜喜保存原味,不少潮州名菜都是以蒸炖见特色的,如清蒸龙虾、清炖乌耳鳗、清蒸鲩(草)鱼、清炖鲤鱼、炖鳙鱼头配芋等,都是潮人喜吃菜肴,甚至食鱼生、虾生、生蚝等。调味品也喜腥鲜,如鱼汁、鱼露、虾酱等都是沿海地区村庄生活常用品。滨海最怕食无鱼,宁可食鱼配番薯,也不愿嘴无腥臊味。因此滨海城镇卖鱼丸、鱼饺、鱼面、鱼枣、蚝烙等食品摊档很多,也可看到这里的食俗了。 ③民居 潮汕民居,择地兴筑都考虑到这里的地理环境,四季变化,从实际需要作安排,所采用材料也因地制宜,内陆择地,希望向阳通风,一般朝向东南,以贝灰沙土板筑而成。而滨海村庄,则考虑防风防水,台风对居屋威胁最大,故不愿当门抵东北风,也防横南掀屋顶,故一般靠山拗以避风,居高阜以防潮水,建造时加重檐口以减少掀屋瓦,朝向由山势决定。南澳、蜈田、上人家等地居屋可看到,它多在两山之间,取村则以贝灰泥沙为粘合,用山上碎石砌筑。南澳和沿海一些渔村,过去多以石角垒砌为墙体。格局屋式,农家一般居竹竿巷,生活较优裕者建“四点金”、“下山虎”。“四点金”布局,整座外面为方形,对称分建,进大门前厅,左右各一座室,还有子孙门通道连着厢房,二进后座三开间,中间间房厅,左右房室,前后座与厢房中间有可采光通风的天井。利于季风吹进庭院,形成一种良好的自然通风系统,户外虽酷热,但户内热量散发可使房室降温。其它潮汕的“三落二巷一后包”、“四马拉平”、“大抛狮”、“小抛狮”等平面布局民居,也有这样的作用。潮地的民居建筑结构,墙身多是贝灰砂墙,板筑而成。砖墙极少,毛石块石墙,多在海边产石山丘,厝斗筑成后,再在墙上架设楞木或木房架,最后铺设桷板与青瓦屋面。围寨 则墙身持厚,换次楞木上面铺设木楼板,顶屋仍旧是青瓦屋面。这样的结构基本适应潮汕滨海天气高温多热,暴雨、台风,湿度大,浓雾多。 潮州的民居装饰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繁简适宜,不单调简陋。一般门楣门框门坎和窗楣采用花岗岩石材,耐磨耐碰耐用。屋面与屋脊,有通花陶瓷压顶,这既可以透风又能压顶防风,还有双层(或三层)青瓦上层为食七留三,底层食三留七,再压瓦筒,于两瓦之间隔热泄水,各项功能良好。 潮州民居屋外侧山墙塑脊饰甚为讲究,这有传统的哲理思想,又受阴阳五行学说与约定俗或的影响。山墙常作成金、木、水、火、土五星灰塑。其中火星仅限于寺观祠庵采用。 五星灰塑至今在农村仍广为流行,成为传统风尚。 至于庭院内两边的厢厅,厢房及小巷中的厅房,则服从整座结构。潮州很多村庄寨前、祠堂前皆在广场挖起较大池塘。池塘不仅是“风水地理”的讲究,民俗有四水归湖,积聚财富之说,也有“过池风”“凉爽”的实惠,更有游泳、洗澡、洗衣物、养鱼的实用价值。 潮州滨海村庄,多有种植榕树和竹子。有一句俗语:“前榕后竹”。就是说榕树要种在屋宇前面,竹子要种在屋宇后面。大榕树夏天给人们带来乘凉庭荫,竹子在后面可挡住寒风以防寒。还有一个吉祥谐音的讲究:榕树潮人俗叫“成树”,谐音即有“成就”,竹与“足”谐音有竹即富足,反映人们的祝愿,以成习俗。以示居于此者,是有成就富足的人。 ④交通 潮汕平原河流交错,流到海边小河更多。为往来交通,潮人自古就筑桥修路,摆渡乘人。据光绪年间修《海阳县志》载,海阳县就有一百多条桥。潮州地域的桥有石桥和木桥。大的有我国五大古桥之一的广济桥及和平桥,小至独木桥。这是潮人交通习俗的一种。有些河流地役,没有筑建桥梁,城乡村镇往来,就要乘船搭渡,潮汕滨海地方渡口很多,清光绪十年修的《潮阳县志》记述潮阳有渡口三十个,潮剧还有以渡成剧名的,如“龙井渡头”、’‘桃花过渡”等,都成为人们喜爱的剧目。一般渡船,为岸边村庄管理,每年开标,所得的钱为该村的公益事业费用。还有一种渡船是走河道上下游的。如走汕头的称“汕头渡”,到潮州城的称“府城渡”。韩江的“府城渡”主要是载客,也兼载货。潮地早年陆上交通,主要是徒步行走。较有钱的老年人或女子出嫁才坐轿。轿夫皆穷苦的人且被人视为下贱之人。说轿夫穿草鞋,拜穷神,食不敢坐,有椅也要蹲着食。 潮州村际,道路纵横,乡镇集市,人来人往。许多村庄在路道中途,修建雨亭,可供路人歇息或避雨。盛夏时,雨亭中常有小贩在里卖茶或甜汤。这种雨亭,有的是村庄出资修建,有的是乐善好施者题建。 但近代以来,铁路、汽车、轮船等先进交通设备的引进,潮汕滨海人民交通习俗也发生较大的变化。娶媳妇不再坐轿而乘车,随之那一套坐轿的习俗便被彩车等代替了。 (二)海滨人民的生活生产与信仰 ①潮人的聚族而居习俗 潮州村庄多为一姓创始祖,经一定时间繁衍生殖,在一定地域建立村庄,再发展成多村庄集成的乡里,都是与地域和血缘宗族关系分不开。就是初建村时是两姓或几姓杂居,但在发展的不平衡性中,有的再次外迁,有的虽并存发展,但成村之后,一朝东,一向西,也形成不同的分界线,这是自然的历史发展规律。直至现在,潮汕还有很多村寨,保持它明确的氏族标志。如潮安县刘陇村姓刘,薛陇村姓薛,郭陇村姓郭,大吴村姓吴;澄海县的余村姓余,王厝村姓王,北李村姓李,前溪陈姓陈;普宁县的郑厝寮姓郑;揭阳县的池厝渡姓池,曾厝洋姓曾,林乡村姓林等,都是以姓氏嵌入村名之中。由于迁入聚落点时间差,繁衍快慢,地理环境的制约,村庄人口的差异,有的人口多,有的人口少。由于时长日久,沧海变桑田,海滩、河滩、沙洲逐步开拓变成可以种植的田地,为竞争和发展。各宗族聚居的村落出现新的矛盾,这是正常的。但他们总的都为这片沃土的开发做出贡献,联姻成亲戚、睦邻友好是主流。他们对忠君爱国讲义气的英雄很崇拜,守睢阳的张巡、许远称为双忠圣王,到处立庙祭祀,讲义气的关羽,被称为关圣帝君,庙宇香火旺盛。有些杂姓村庄,为御贼寇侵犯,而立约共认公姓的也有,为饶平海边有几姓共认关公的关为共姓,以示亲如兄弟,誓同生死,虽是少数,但可看出其对英雄的尊崇。对滨海人民做好事的,他们也把他当神尊奉,如为帮渔民定捕鱼桁位而牺牲的英长年,南澳也为他建庙宇,为苏民困奏请复海界的王来任、周有德,被配祀于三山国王庙中。这说明滨海人民崇善疾恶,是非分明。 ②勇于冒险敢跨渡重洋,出外谋生 潮靠海、“农工商贾,皆籍船为业……逐鱼谷盐铁之利,虽盗贼风波不顾”。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潮汕很早就与海外各地有密切联系。明潮州已有大量民众出洋谋生。有些是冲破禁制,主动开展对外贸易的,如许楝,有些是最后被逼而移外开拓的,如林道乾、林凤等。十七世纪后西方殖民侵入东南亚,殖民地开发需要大批劳力,而潮州人口猛增,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自然经济冲击,形成破产了的农民出洋谋生的习俗,几乎潮地每个乡村多少都有“过番”者。但滨海的澄海、潮阳、饶平更多。但过洋的海路甚长,出洋谋生的亲友相赠钱银礼物,称为送顺风。其父母则赠香灰,保平安神符、“顺治”铜钱;妻子赠以榴花木梳,甜(米果)鸡蛋。皆富顺风到达,得利回归,合家团圆之义。出洋谋生者到达目的地,即寄家书及少量银两,俗称平安批。出洋谋生者“衣锦荣归”探亲;乡亲亲朋备猪肉鸡蛋为礼品前往迎贺,俗称“接番客”。出洋者回赠浴布、衣物、红包,或开席宴请,俗称食番客桌。邻居孩童围观者,分给糖饼,俗称“分番”。在海外赚钱较多,回家乡建祠置业者,有隆重的请潮州戏、也有请纸影(木偶戏)在祖祠、神庙前演出,酬谢祖宗、神明。这些已成习俗。 ③崇敬保护神,把船看作龙 潮地历代渔民扬帆出海捕鱼,商人乘船进行海上运输,海外贸易,这都必与大海打交道。但在生产力低下,预防与抢救手段落后,船行大海,无边无际,若遇暴风骤雨,险象环生。人们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生与死受制于自然力。人们无法科学地解释自然,掌握自然变化规律,因而海难事件经常发生,便认为海中一定有神灵作崇而恐惧,企望精神上有所依托,因而专奉航海保护神——妈祖和水仙。妈祖姓林,名默,出生福建莆田湄州屿。生于宋建隆元年(公元96O年)三月十三日,卒于雍熙四年(公元987年)九月初九日,终生未嫁。传说她对海事有灵感。曾出元神救护在海上捕鱼的兄弟。此事后来越传越玄。说她常常乘席渡海,云游岛屿,在海上救护遇难的渔民与商人。常飞翔海上替人们驱邪、挽救遇难者。潮、泉地属毗邻,大多数人自福建迁来,也尊奉林为妈祖,代代相传成俗。潮汕近海人家也崇拜水仙,说他能造福水上活动的。惠来的神泉有水仙宫,说匾额庙名是宋湘所书,汕头的天后宫前还有水仙宫、现宫已无,但留一水仙宫巷之名。 船是船户和渔家的“生命线”。他们把船当龙,认为龙在大海就能驾驭波浪,潮州民俗造船是必先拜土地、天后等神明,求其保佑。新船造成后,在钉船头之前要系上“红花枝”、红布,书写“木龙光彩”,两边飘带,则写“龙头生金角,虎口发银牙”,把船当龙,以兆吉祥、丰收。木船多数要镶上目,而且“目仁”要向下,意为张开大眼看清水路,有的还写上各种吉祥语,鱼船则写“顺风得利”、“满载荣归”。商船则写“顺风顺水顺人意,得财得利得万金”。 潮人海上捕捞、航行,在不可抗御的自然力量面前,只好拜服于危险险象,通过种种言行自我限制、约束,对它们敬而远之,唯恐言行不慎招致祸患。这属心理上的主动防备,可消除心中紧张情绪,求得精神的安慰、平衡。增强消除灾害的自信心。人在海上,忌讳的话不能说,犯忌的事更不能做。在船上,不能说“翻”字。食鱼时,忌将鱼身翻转,吃完一边后,只能将鱼骨挑开,再吃下边,也忌衣服背晒,碗、汤匙不能倒放,这都是不说“翻’字的表现,若非说“翻”不可,只能说顺过来。出海的船头上放一个最大的铁锚,不到万分危紧不动用它,叫太平锚。船后梢有一大竹篮,是专供船遭风暴失锚时放在海里阻水或抵碰撞之用的,起到稳住船体随风慢慢游动的作用,叫太平篮。后舵放着一把锋利的大斧头,专供 遭到风暴危紧时砍桅杆切剁锚缆用的,叫太平斧。这三件“太平”物,平时不准对它丝毫触动,不准从它上面跨过,更不准在它面前做犯忌的事、说犯忌的话。 人在船上的一切生活活动,都要在后梢舱板上,认为后梢是翘起离开水面。在这里活动不会触动龙王的世界。潮汕滨海人民、解放前所经受的苦难特多,天灾战祸,使他失去不少亲人,故一般来说:封建迷信思想较浓,神仙、佛皆崇敬,每一草一木一石头,都认为有神灵依附,看到海边三大石,就希望它能保护海上活动的人平安,说它是镇海、平海、靖海三将军,到现在,如到渔村走走,仍可看到墙边、石边、海边大树下插上的香烛。当然也有个别乡村,对神不敬而诮弄的,如澄海的盐灶,正月的拖神活动,把柴头神偶像,用绳缚住拖着走,把它搞得断臂掉胡须,也成习俗,这是否与该地基督教传入最早有关。总之是对神权的反叛。 ④滨海的农事习俗 农民在无力改变自然界的制约情况下常常视晴雨、丰歉为无意。为求得大自然的宽容与恩赐,保佑四季平安,减少或消除农业生产所遇到的各种灾难。崇拜信奉与农耕生活相关的土地爷、神农、青苗神、土谷爷等神明。虽然潮州民众大多数知道神灵不能拿走食用食物和祭品,但习俗就是这样,养成依赖神灵、祷告、献祭服从神灵。特别是尊敬土地之神,这是潮汕人多地少的反映,也是对炎凉世俗的评击,故有靠田不靠他人.勤耕作,人不误田,田不误人,一切靠土地养生的俗话。因而重大农事活动,都有祷告向神许愿的行为。浸种是潮州水稻种植生产的首要环节,特别是早稻浸种多在立春季节进行,这时是风和日丽的良好日子,气温等适合浸种。但怕天作恶,倒春寒冻死秧苗,故在浸种、育种过程,农民们还用“仙草红花水”驱魔瘴、辟邪气;下种时,到秧田头插上香,祈求土地爷保佑种籽粒粒萌发粗芽;水稻生长期长,因而祷祀神灵保佑也多,禾苗茂盛时,潮地农民祭拜掌管农事范围相当大的青苗神、五谷神。此神既无庙宇,而是在各村的三山国王庙中加上一个香炉,贴上红纸书写神名作为配祀。揭阳县登岗镇的港口、沟尾、后部村祭拜青苗神在农历三月十二日非常隆重,求祷保佑禾苗庄稼肥壮茂盛。每年早、冬稻收成后,农民祭拜五谷爷,用米粉、花生、油麻、黄豆等合制成各种象形谷穗(米果)尖担(米果),谷箩(米果)等敬拜。以庆好收成。认为得到好收成,是天的恩赐,神的保佑,予以答谢是理所当然,这样才能今后获得再丰收。 水是水稻的命根子,它可决定田园是否有收成,缺水会使禾苗枯死,所以农谚说:“有收无收在水、收多收少在肥。”旧社会由于水利条件差,遇到天旱,在人力抗旱不济的情况下,只好把希望寄托于雨神,旧社会潮州一带的祈雨活动,有官民或民间两方面。潮州有位风雨圣者,传说他的故乡是登岗,若遇久旱,乡绅便按常规带领族人,斋戒三日,白衣草鞋,请风雨圣者出庙,在宽埕临时搭栅,进行祈雨活动。仍不下雨,便抬着圣者的偶像游行,乡人皆头戴柳图,跌足徒行,家家户户焚香跪祷,如适逢下雨,雨后乡人便备香楮、牲醴致祭,及演戏酬神。但往往是求而无雨的。1943年苦旱就是例子。以上各习俗,解放后,在政府引导科学种田,各区乡大力兴修水利下,旱涝保收,风雨使者无事可做。此俗便自然消失了。 ⑤潮州海滨的商业习俗 潮人善经商,以资本搏利润是被认为是合理的经营,他们只认为有审时度势,掌握机遇,而从不认是投机倒把行为。 潮州商人多尊奉文财神范蠡。商界处处弥漫风险,商场如战场,商人除精打细算外,敬财神避凶煞,凡大小商店开业,往往贴一副对联: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在大堂供桌上,必有一位财神,保佑挣大财。潮商多是奉范蠡。范曾协助越王励精图治,雪会稽之耻,建立霸业,但他深知越王勾践可共患难不能共安乐,灭吴班师时不辞而别,以经商为业,几年聚财亿万,死后被人奉为财神。但潮地素有轻商的观念,民间有“农不与商斗”、“无奸不商”的说法。但商家为标榜守信用,不是唯利是图的商贩,多在自家神龛奉拜生前忠义的关羽,标明其“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这已成潮商的习俗。 为了敬财神、接财神,不能犯财神,潮地商店流传着许多禁忌,伙计不准站在门槛上,不许坐在柜台上,店堂门口不可打呵欠、伸懒腰、手托门枋等,以免挡住财神进门,堵塞财路。不能向外扫地,只能向里扫,以为金银可扫进来,不能扫出去。这些例俗,在滨海城镇影响特别深。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潮汕滨海习俗在传承中原风俗特色的基础上,也正在起着新的变化,并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开拓创新。新的良风美俗,将会在历史的前进中发挥它的作用。 1999年9月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