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岭港畔的人和事 最新 图1张
  
    原本想到汕头埠最古老的港口看看,却无意闯进一处老工厂职工的栖息地,于是我便在这片差不多被人遗忘的角落转悠,用镜头记录他们的生活,用心倾听他们的故事

   史载,光华埠最初由泥沙积聚而成,是汕头埠最早露出海面的沙脊地。明朝时,这里形成一个较大的渔村,名为“厦岭村”。从地图上看,厦岭位于汕头市区西北部、光华埠东南侧,韩江支流梅溪至杏花村后分流为迴澜新溪和厦岭溪。自解放桥至光华桥出牛田洋这一段称厦岭溪,也叫厦岭港。

    沿着光华路自北向南走,路尾接入平建街,平建街路面崎岖,街内的木棉树粗壮而茂盛,老人们在街边闲坐,享受着冬日的暖阳。街道以东片区是“光华老村”。

    光华老村巷道狭小而杂乱,房屋低矮破旧,有些空置或倒塌,村民大多是廖氏家族后裔,1916年他们的祖上在此开发荒滩,修筑堤围,兴办工厂,造福乡梓。一番兜转之后,眼前豁然开朗,我到了厦岭港路。立于厦岭溪畔,但见溪水闪着粼粼波光缓缓流淌,偶有小汽船驶过,光华桥划着巨大的弧线,飞架于光华埠与乌桥岛之间,光华伯公庙、诚敬善社默默守望着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

    厦岭港路是一条沙土路,地面高低不平,滨江长廊工程断断续续,遥遥无期。一路走下去,路边有一座砖木结构的二层旧房,两座半旧不新的四层楼房,同为原造船厂宿舍楼,住户都是造船厂的职工家庭。再往下走,数座厂房荒弃在路边。由于路道断尾,厦岭港路成了一条死路,萧条静寂,人迹罕至。很难想象,明清时期这里停泊的商船“云漫星繁”。古时港埠货运繁忙的景象,如今只能停留在想象中了。

    行至路尾见路不通,我便折返回到平建街。平建街10号,原造船厂宿舍楼,建于上世纪70年代,特危房。住在一楼的黄朝明老汉已八十四岁高龄,1953年从部队调入造船厂当技工,是厂里早期技术骨干之一,见证了汕头造船工业的兴衰。如今退休多年的黄老汉独居一人,陪伴他的只有两只猫。房子太小,子女在外租房。黄老汉每月可领到千把元的退休金,他省吃俭用,尽力帮补子女。而最令他不安的是房子,由于路面抬高,宅地下陷,下水道淤塞,每逢大雨肆虐,江水倒灌,内涝严重。黄老汉说,台风季节来临,家里动辄被浸。

    住在三楼的陈惠庆大哥退休前是造船厂工会主席,性情实诚的他领我四处巡视。透过他家窗户,我看到二楼外墙寄生着一棵榕树,高大的树身盘附在脆弱的墙体上随风摇摆。指着开裂的墙体,泥石剥落、露出钢筋的天花,陈大哥焦急地说,危楼就如悬在头上的一把剑,盼有关部门予以重视并妥善解决。

    住在平建街13号2楼的杨吉武老人刚刚过世不久,杨吉武老人原籍辽宁鞍山,出身贫苦,解放战争时期参加林彪领导的四十一军,解放后转业在造船厂当工人。“7·28台风”时家遭水淹,遗失军人证及军功章,未能享受离休待遇;他的老伴姚老太当了一辈子的家属工,最终未获转正,无法领取退休金。姚老太一家六口挤在几十平米、透风漏雨的危房里,靠儿子摆地摊的微薄收入维持家计。姚老太右眼失明、股骨骨折,还要承担巨大的医疗支出。她希望他们一家尽快搬离特危房,找到安身之所。

    走出平建街,我的心情非常沉重,脑海里浮现出一幕战天斗地、热火朝天的画面——

    1951年,市政府曾组织一支数百人的劳动队伍开发光华埠,迁徙坟墓,平整土地,变荒冢为良田,建立光华农场,盖起首批职工宿舍。从那个时候起,市区大小147家工厂落户其中。相当一段时期里,光华埠曾是市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如今当年那批产业工人多已年逾古稀,有的已作古。在那个火热的年代,父辈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投身城市改造和经济建设,他们奉献了宝贵的青春。在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当我们在享受先人创造的成果时,请别忘了曾经有这样一批人,他们为这座城市的崛起、这片土地的繁荣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他们平凡而伟大。

你是本文的第732位读者
来 源: 《汕头特区晚报》2013-01-31
作 者: 邓忠庭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