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妇烈女:“节妇”指坚守贞节绝不改嫁的女子;“烈女”指为免受侮辱而自杀殉节的女子。自南宋之后,“节妇烈女”尤为社会所颂扬,“节妇”与“忠臣”和“孝子”共同成为人们遵奉的楷模,而这三者正与“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相对应。到明清时期,社会上的节烈观发展到极端,以致各地争相以树立贞节牌坊为荣,这也为官方所大加鼓励。 清代《礼部则例》规定,“节妇”为“自三十岁以前守至五十岁,或年未五十而身故,其守节已及十年,查系孝义兼全厄穷堪怜者”,以及为夫守贞的“未婚贞女”。“烈女”包括“遭寇守节致死”,“因强奸不从致死,及因为调戏羞忿自尽”,以及“节妇被亲属迫嫁致死者,童养之女尚未成婚、拒夫调戏致死者”,等等。现代上海人薛理勇编写的《丧葬习俗》(2011年出版)介绍,上海地区的节妇烈女,细分为节妇、烈女(未婚)、烈妇(已婚)。 旧时每年各地方的族长、保甲长都要向官府公举节妇烈女,而各级官府要给予相应的表彰。京师、省府和州县都修建有矗立大牌坊的“节孝祠”,被旌表的妇女被题名于坊上,死后设位于祠中,每逢春秋供人祭祀。或官府发给本家三十两“坊银”为其建坊。节妇烈女的名字还会被列入正史和地方志,而其节烈事迹特别突出的,甚至会得到皇帝的“御赐诗章匾额缎匹”。旧时代盛行的《女学》等教育女子的书籍中也大肆宣扬贞节观念。这些举措把对节妇烈女的崇尚推至极点,成千上万的妇女或自愿、或被迫地因此而终生寡居,甚至以身殉夫。 旌表:旌表是封建时代官府为忠孝节义的人立牌坊赐匾额,以示表彰。旌表一般由宗族或乡地方政府向县政府上报,再逐级上报,最后由省的督抚、学政等会同后送报中央政府,经礼部核议题准后给银三十两,并准许自家建立牌坊。 牌坊:牌坊也被称为牌楼。牌坊有木制、石制、木石制、砖木制和琉璃制几种。中国牌坊的名目繁多,开始用来表彰忠义孝悌之士和纪念伟人,或旌表孝贞的节妇烈女而设立的一种纪念性建筑物。如贞节牌坊、功德牌坊等。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园林、寺观、宫苑、陵园和街道。牌坊的柱间上部为横向匾额,也叫牌匾、牌额,题有文字或写××坊。节妇牌坊潮汕叫节妇亭,状元牌坊叫状元亭。有的状元亭的牌匾只写“状元”二字,如明嘉靖十一年(1532)文状元林大钦的牌坊。文字表述时应写作“状元”坊,以区别“状元”第、“状元”墓。 古代,城市中较宽的,有一定商业活动的道路叫做“街”,而次一等的,以居住区为主要功能的小路叫做“坊”,而更小的道路又叫做“巷”或“弄”(北方多称作胡同),所以,“坊”在古代是指城市里的街坊。有的街坊建有“坊门”,坊门上还有牌匾,上面写有这个街坊的名称。所以,坊门是装饰性的建筑物,形状似门,它有一个重要的作用——相当于现在的路牌。而牌坊也是门型结构,一般是四柱三门的三叠牌坊,显得雄伟壮观,气势磅礴。随着牌坊顶上楼的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牌坊渐渐被称为牌楼。牌楼可以分为一楼、三楼、五楼、七楼,一般皇帝建立的牌楼为九楼。在北京所有牌楼之中,规模最大的是“五间六柱十一楼”。一个城市(府或县),经旌表的节妇烈女为数不少,就潮阳县而言,清光绪甲申年(1884)《潮阳县志》卷十九 “烈女传 附贞节略”中记载,同治十三年(1874)旌表的节妇就有80人,上报未旌表的尚有几十人。众多的牌坊横跨街或坊,妨碍日常的交通,因此,大中城市多集中建立大牌坊“节孝祠”,如上面“节妇烈女”所述。改革开放后,潮州市的太平路,将上世纪50年代拆除的二十几座牌坊复建,成为全国著名的牌坊街,而北京城是全国牌坊最多的城市,现存有明清时期的牌楼65座,潮州和北京是考察、游览牌坊的好去处。现代歌功颂德的人物,一般建成“纪念碑”,为英雄人物树碑立传,不提倡建牌坊。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