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姓在揭阳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然而,人口统计数据却只有百几人,这是为什么?
  我们先了解一下潮汕萧姓的历史。
  南宋理宗端平年间(1234~1236),福建人萧洵任潮阳县令,御任之后,定居潮阳县城,成为潮阳萧氏始祖。萧洵后代后来分散定居于潮汕各地。明浙江道监察御史萧端蒙是萧洵的第十三世孙。明代,萧洵的一支后代萧秉台率子萧还宾因避水灾,从海阳县(今潮安县)入揭,经东山、凤潮渡北河进入榕城,定居于西门。今西马街道西门萧厝内建筑群,为潮州七贤之一萧端蒙宗亲所建。萧厝祠聘侯公厅有楹联书着:“兰陵望族家声远;御史英名世泽长。”寥寥14字就道出了潮汕萧氏的源流和显赫人物。
  从萧端蒙时代算起,榕城萧姓已经有450多年的历史了。再加上普、惠等地的萧姓人口,理不应只有百几人的数据。
  问题出在于另一个姓氏“肖”上。
  萧与肖都是很古老的姓,春秋时两姓就已并行。但二者不同的是,萧姓两千多年来一直在使用,而肖姓在汉代以后却难寻踪迹,这从各时代的姓谱中可以得到证明。半个世纪前,萧姓很多,肖姓则罕见。
  上世纪50年代,《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和《汉字简化方案》颁布以后,很多人以为“萧”是“肖”的异体字,或认为“肖”是“萧”的简化字,就直接将姓改为肖;持同样的观点,一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为萧姓居民办理身份证、户口登记、入学手续时,也常常写作“肖”。因此,几十年下来,肖姓多了起来,并取代萧姓成为大姓。
  其实,“肖”在此前只有一个读音:xiào(潮音siao6(绍)),《康熙字典》:“《广韵》私妙切;《集韵》仙妙切。”就是一个佐证。在“肖”被越来越多的萧姓人用作姓氏后,现代工具书只好被动地跟进,《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在“肖”条加注了读为平声xiāo的释义:“姓,‘萧’俗作‘肖’。”
  既然“肖”、“萧”是两个至今仍在使用的规范字,并且都有作姓氏的义项,户政部门的人口登记就只好悉听遵便了。而电脑检索出来的结果便是:肖姓在全国成了位居第33位的大姓,萧则成了小姓。
  这也就是揭阳有18606个(2001)肖姓居民,却只有百多个萧姓人的原因。  

你是本文的第980位读者
来 源: 《揭阳日报》2008-12-07
作 者: 阿龙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