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忆过去,校园里常有悦耳的潮韵,至今令人难忘。
一、侨中的潮剧 上世纪50年代,广东省汕头华侨中学学生歌舞团中,有一支非常出色的中乐队,也叫潮剧队。他们利用课余时间,短短数年里,就学习排练演出了《活掠蒋介石》、《海上渔歌》、《江秀卿》、《中秋之夜》、《牧羊姑娘》、《巧遇》、《秋江》、《茶瓶计》、《双送粮》、《闹钗》等十几个小潮剧和潮州大锣鼓、潮乐合奏,瑶琴独奏等节目。除节日在本校演出助兴外,还到浔洄等地向渔民慰问演出,到潮州同韩师学生交流,到桑浦山同解放军联欢。参加过汕头市业余文艺汇演,备受赞赏鼓励。其间余学勤、张如仙二位同学还分别获得54、56年市业余文艺汇演优秀演员奖。 稍后,汕头一中也有学生潮剧组织活动,其骨干杨少均至今是香港艺坛潮乐名领奏。侨中潮剧队的领奏王宋大至今在北京还因眷恋潮韵而常搞点业余潮乐活动,近年在任全国人大副秘书长时,有次因公回汕,还特地到海滨路跟群众同奏共乐,领略正地道的潮韵风光。 二、大学里的潮乐 百花齐放时节,花城泛起潮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广州的大学组织了省大学生歌舞团,潮汕籍学生杨卫邦、余远恢率先在团里组织成立了潮乐队,成员有陈英飞、郑裕杰、潘均胜、许卓佳、陈少如等共近20人。大本营设在华南师范大学,课余排练,节日到各校轮流演出,还慰问过驻穗三军及黄埔港、棠下公社、文化公园的工农大众。节目有潮乐合奏,如《寒鸦戏水》、《平沙落雁》……等十大套乐曲,辅以潮州大锣鼓《抛网捕鱼》,民乐《金蛇狂舞》、琵琶或扬琴独奏,潮乐小组奏和潮曲清唱等。每年中秋节,潮乐队常在华南师大课堂大楼东天台进行潮曲、潮乐唱奏活动,还特邀省歌舞团的几位潮籍演奏员杨少均、杨朝明、唐培明参加,吸引了很多同学参观欣赏,共叙乡情,传播乡音,情调轻松优雅,效果甚佳。 三、农村中学潮韵浓 大家知道,潮剧、潮乐的土壤在农村,那里任何时候潮韵都有很强的生命力,这方面农村中学可谓得天独厚。以潮安东凤中学为例,他们以学生为主体,送派一、二位教师组织辅导,成立了一支文艺宣传队。内容多配合形势及自编当地好人好事为节目,像《东凤新歌》、《黄厝尾金谷香》之类。特别是小潮剧《志在四方》、《小通讯兵》、《螺号》等的宣传演出更受欢迎,走遍了全公社40多个自然村,密切了学校同家长及各村干群的关系,也激发了不少学生对潮剧潮乐的爱好与追求,纷纷报考汕头戏校或潮安艺训班,自七八十年代以来,已经有十多人到潮剧团当演员或演奏员,如曾在潮州潮剧团饰演莫愁女、三圣母等的郑跃生及司鼓郑壮桐等。 四、“老文教”里有潮声 上世纪70年代,汕头市教育局在各中学选送报考一批能歌善舞爱音乐的学生组成了文教宣传队(就是人们所说的老文教),附设在第六中学里面,上午读书,下午排练,晚上有任务则演出。队中有合唱、舞蹈、器乐、民乐四个板块。民乐队前期以民乐为先,后期则变成以潮乐为主。节目有自编、改编的潮乐曲《育苗曲》、《大寨红花遍地开》、《百花竞放》、《蜜蜂采花》及方言歌剧《分校风云》、方言演唱《家长会》等的伴奏和民乐合奏、独奏等,除在本市各校及学农分校宣传演出外,还下厂下乡及到外地(如海陆丰)慰问演出。参加过市工人剧院文艺汇演及体育场文艺晚会,同全队及其它文艺团体一道,接待过国、省、市领导及外国贵宾柬埔寨宾努亲王,作汇报或招待演出,较好完成任务,又培养、锻炼成长了一批文艺新秀。后来有的考上普通高校,有的考上艺术院校,有的被演出团体直接吸收。就我所知,民乐队同学至今仍在文艺界工作的有:北美著名乐团的张晓帆、李伟、王晖;广州星海音乐学院、民乐团、音像出版社的黄肇琼、姚佩云。林逊生、翁翡翎、郑旭东;本市的就更多,如王培瑜、林英苹、陈琪、陈书敏、汪达玲、黄佳玲、黄澄波等等,都在发挥他们的艺术骨干作用。 今天我们正在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学校中的潮音,应进一步加强,逐层开展,使校园里的潮韵,郁郁浓浓,使祖国文化,民族艺术,在活跃师生身心的同时,更好更快传承发展!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