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揭阳同潮汕地区各地一样,凡人口较多的城镇,几乎每所中学都成立了抗日宣传队、话剧团(社),此外,也有由工人、市民所组成的类似团体。通过独幕话剧、大型话剧宣传抗日救国,成为这一时期爱国爱乡人士最活跃、成绩最显著的义举。爱国青年运用话剧这一最直接、最受群众欢迎的宣传武器,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起到了一定的鼓舞作用,也为文化古邑揭阳的话剧运动史写下光辉的一页。

    揭阳的“青抗会”,会员皆为满腔热血的青年,他们忠心耿耿地团结在共产党周围,投身于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中。特别是话剧在城乡反复演出,常常产生意料不到的剧场效果。如创作或改编、移植的《小黑子》、《盲哑根》、《邓三》、《泪痕》、《流寇队长》、《血洒晴空》、《最后一计》、《放下你的鞭子》等剧目,发挥了巨大威力,使观众更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自由,更憎恨日本鬼子,更增强杀敌勇气。这些话剧,成为脍炙人口的剧目。“青抗会”的话剧,成为当时潮汕话剧团体较突出的一个,也为古邑揭阳话剧运动奠下了基础。

    1939年,汕头、潮安、澄海相继陷入日寇侵略之水深火热中,揭阳便很快成为整个潮汕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总枢纽,许多有名气的文化人和有识之士都纷纷集结于此。

    当时学校话剧活动一马当先,别开生面。南侨中学、韩山师范学校(其时该校从潮州迁至揭阳县古沟乡)、真理中学、揭阳一中、揭阳简易师范学校等,以“青抗会”会员为主体,组织、排练、公演大型优秀话剧《家》、《雷雨》、《愁城记》、《夜光杯》、《麒麟寨》、《凤凰城》、《结婚进行曲》、《法西斯细菌》等。这些剧目鞭策人心,催人奋进,深为观众所欢迎。

    在抗日爱国热情的推动下,聚集揭阳的男女话剧工作者之中有编剧、导演、舞美、服装、化妆、灯光、演员,大都多才多艺,有的身兼编剧、导演,有的既是演员,又是职员。

    毋庸置疑,揭阳抗战时期十分活跃的话剧活动,谱写了一曲热血青年、文化人同仇敌忾,抗日救国的壮歌。

    

    

你是本文的第2019位读者
来 源: 《汕头日报》2004-11-28
作 者: 谢惠如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