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3年,潮阳两英镇禾皋乡新建学校时,在地下1米处发现一口甬钟,钟有柄(即甬)可悬挂,通高46厘米,重达15.5公斤,根据形制与纹饰,省博物馆专家初断为西周中期甬钟。
1984年汕头市文化局由文物科林正政科长带队,由潮阳、惠来、普宁三县文化局各派一领导参加巡回对三县文物普查情况进行检查,笔者是其中一员。在惠来县我们看到一口西周甬钟,但比禾皋出土的小得多,其高仅25厘米、宽20厘米、腰17厘米。惠来出土的小甬钟通常是十几个合起来用,各有音调,可演奏乐曲,被称为编钟。而禾皋出土的可单独使用,也叫镈,有说是东周时期所用。不管怎么说,惠来与两英分别处大南山南北面,且相去不远,都出土周代甬钟,到底传递了什么信息?原来周公之时曾推崇礼乐,所谓钟鸣鼎食,就是用编钟发出不同音阶奏出乐曲演绎周礼,而鼎则是盛食物器具,不同等级所用之鼎有严格规定。那时潮阳算是边远之越地,不管甬钟是本土铸制还是从外流入,都可以说甬钟将周朝的礼乐传播到潮阳来了。 秦统一天下后 ,派任嚣、赵佗平南越(包括今广东、广西),置桂、象、南海三郡,潮阳属南海郡。至西汉元鼎六年又属揭阳郡潮阳县。东汉建武五年由郑弘奏开零陵二郡道,潮阳可从郡道直达京師。笔者在当年巡查文物普查情况时曾在惠来看到该县出土的东汉时期的铜鼓。 自秦代以后,中原百姓陆续南来,与潮阳当地人民杂居,特别是晋永嘉之乱种族大迁徙,从中原几经辗转来潮阳人口逐渐增多,潮阳遂于东晋隆安元年(公元397年)置县,县治(城)设在铜盂孤山一带,但城址已不知于何处而使历代学者多番寻觅。潮阳知名学者肖遥天曾在海外一份会刊发表文章谈他在潮阳时曾在铜盂孤山头看到矮砖墙,疑是古城堞。1983年文物普查上孤山考察,那些矮砖墙并非古城堞而是露出来的古墓,其中一口风化严重,即报告上级并获批准进行抢救发掘,由汕头文管会派市博物馆陈瑞和等同志和我们县文物普查办公室人员共同操作。 我们严格按照考古要求程序打开墓葬,首先发现墓内纪年砖,砖上刻着“泰和十二年(公元378年)八月二日作”,证明这是东晋墓,也就是说在墓主下葬19年后潮阳便置县。该墓结构由封门、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墓室底砖排人字形,墓砖为长方形、楔形,砖上有金钱花纹,墓顶有券起。出土文物有鸡首壶、青瓷羊书简刀、砚盒各1件,三足砚台2件。笔者查考《文物》杂志,看到福建丰州獅子山、南京北郊都曾发现东晋墓,墓葬结构和孤山头的一样,都出土鸡首壶。孤山晋墓出土砚盒18厘米与福建晋墓出土砚盒仅差5厘米。而青瓷羊高9至11厘米、长14厘米,体丰硕,翘首跪卧,姿态栩栩如生,烧制工艺己达炉火纯青,实属罕见。以上比较,可见潮阳人原出中州,历经战乱南迁而来,乃将江浙闽葬例的中原文化带来。而出土的书简刀可看出墓主若非官吏至少是位文士。如再和县邑有晋孝廉范昌谷墓一起观察,可窥得韩愈来潮州潮阳之四五百年前,潮阳已有一定文化水平了。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