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位长者曾经这样说过:现在外地人认识潮州主要是通过三种东西,第一是潮州菜,第二是潮州工夫茶,第三就是潮州陶瓷。 的确,如今遍布全国各地的潮州菜是最高雅、最昂贵的菜之一;独具一格的潮州工夫茶是中华茶艺中最耀眼的瑰宝之一;而潮州陶瓷却是最近十多年来在国内外陶瓷业界叫得最响、发展最快的区域性品牌之一。 潮州:中国陶瓷文化发祥地之一 1922年,在潮安偶然发现的四尊底座刻写着“潮州水东中窑甲”铭文的宋代白瓷佛像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兴趣,随着对“水东窑”的寻找发掘,潮州陶瓷发展的历史轮廓也逐渐被勾勒出来——潮州陶瓷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大约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潮州先民就已经能够制作出颇为精美的印花刻纹硬软质陶器。至隋唐时代,潮州人已从制陶发展到制瓷,并与东南亚和阿拉伯等地频繁进行贸易,青釉瓷器是当时潮州重要的出口商品。 宋代是潮州陶瓷古代发展史上的全盛时期,也是广东历史上陶瓷飞跃发展的阶段。当时,潮州人充分利用当地优质的瓷土资源,使用龙窑和阶级窑烧瓷,大量生产精致的陶瓷工艺品销往东南亚。据考古,当时的瓷窑主要分布东郊、南郊、西郊、北郊,其中尤以东郊笔架山窑址最为密集,连亘达2000多米,有“百窑村” 之称。每当点火开工时,“韩江两岸窑火相映,蔚为壮观”。 潮州:全国最大工艺日用瓷出口基地 1978年,朝鲜领导人金日成访华,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邓小平将由潮州枫溪自行研制的高达1.3米、内外三层的“友谊通花瓶”作为国礼送给金日成,其造型之精美、技艺之精湛,令人叫绝。一时之间,潮州陶瓷在海内外名声大噪,潮州枫溪也因此博得“南国瓷乡”之美称。除了“友谊通花瓶”之外,潮州的工艺陶瓷精品比比皆是。 陈放于人民大会堂的“春色瓷花篮”、曾受周总理称赞的“况钟访鼠”和收藏于中国工艺美术馆的“金陵十二钗”以及“中华一绝”特大挂盘、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的巨型浮雕瓷壁画“清明上河图”,分别代表了不同时期潮州工艺瓷的最高水平。 潮州陶瓷以其“清新、素雅、细腻、玲珑”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其中素雅清新的仿古瓷,是近代潮州工艺瓷的另一成果。它运用传统彩瓷的技法,吸纳西洋画法的艺术特点,中西合璧,融合众家之长而为己用,形成独特的工艺形式。此外,潮州日用瓷更享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罄、明如镜”的美誉,以其瓷质细腻、晶莹剔透成为国内外高级酒店的首选餐具。 目前,潮州已是全国最大的工艺、日用瓷出口基地。2002年,全国陶瓷产品出口排名中,广东以超8亿美元的出口额位列第一,而其中潮州的出口额就高达 4亿多美元,占全省出口的半壁江山。如今,仅在潮州市枫溪区,年外贸出口额超500万美元的企业已有11家,200万美元以上的近50家。 潮州:全国最大卫生瓷生产基地 传统陶瓷让人惊叹不已,而2002年底不久由国内陶瓷权威机构——中国建材协会统计的一份材料也让业内外人士大吃一惊:十年前名不见经传的潮州市古巷镇,如今卫生洁具的年产量竟占全国一半。 在卫生洁具方面,潮州拥有这样一组让人羡慕的数字:2002年,全市较具规模的卫生洁具企业近500家,从业人员4万多,总产值45亿元,年产量 3400万件,占全国的57%;年出口额3000万美元,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至2002年底,全市卫生洁具企业通过农业部全面质量管理达标认证、输美认证和ISO9000、9001、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有250家;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或推广证书、“绿色保护标志”60家,全市注册商标近1000 个,销售超亿元企业9家。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地及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以及中东地区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诱人的数字竟出现在生产陶瓷卫生洁具还不到20年的潮州,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奇迹!“潮州制造”的卫生洁具再次向世人彰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州的独特魅力。 去年年底,中国卫浴高层峰会在潮州举行,曾经惊讶于潮州卫生洁具发展速度的业内外人士终于亲眼目睹了这一事实,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会长丁卫东也在赞赏之余,发出如是评价:“目前,潮州建筑卫生陶瓷已得到国内同行的公认,并在国内同行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再过几年将有更大作为。”而在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专家考察团莅潮考察时,中国陶瓷协会会长杨自鹏也高度地评价了潮州陶瓷的历史渊源、产业规模和发展潜力。 4月12日,潮州终于击败了强劲竞争对手,获得“中国瓷都”的殊荣。这个殊荣,对于潮州人来说,是应该得到的,是实至名归的。如今,顶着“中国瓷都” 耀眼光环前进的潮州人,将在潮州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掀起新一轮“中国瓷都”的发展热潮,为努力把潮州打造成世界的陶瓷产品的研发中心、制造中心和集散中心而奋斗。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