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新年 “营锣鼓” 最新 图1张
                                图为“营锣鼓”场面。

  今年是国家实行新放假政策的第一个除夕。终于可以不用像平时一样赶时间上班,可以完全自主地支配全天时间,做回一次真正的家庭主妇。扫舍、备餐、吊挂件、插鲜花、贴春联…… 虽然城市里过新年少了很多传统的繁文缛节,但这些内容却是年年如新,一件也不能少!

  想起来,自己骨子里其实很传统,小时耳濡目染的例俗一直深印在脑中,那是潮汕传统文化在民间传承的一个缩影。至今,每到春节,我都会油然想起乡村过年的情景……

  童年的乡村,像七十年代初潮汕地区众多不靠山不靠海的贫穷小村庄一样,纯农、贫穷、落后。但乡村里的孩子并不缺乏快乐,尤其是过大年,是一年中最开心的盛大节日。写春联、穿新衣、炸酥饺、食火锅、讨红包、放鞭炮、猜谜语、看大戏、“营锣鼓”……几乎所有的诉求在这节日里都得到最大的满足。

  酝酿多日的节日气氛从年三十下午拉开序幕,男人们写春联、烧浆糊,女人们在厨房里忙碌着,从溪边刚浣洗完一家人换下的衣服的女孩,远远望着从自家烟囱的袅袅炊烟,不成调的歌儿从嘴里哼出来。一会儿,暮色四合,万家灯火,饭菜溢香。红彤彤的春联如着红锦唐装的仕女侍立门两侧,寄寓着人民的美好愿望:“三阳启泰人间喜,五福临门大地春”;画成桃形写着四季平安,改良了的门符,像童子的大肚兜,装满一年的良好愿望。炭烧红了,装进纯鉎铁做的火锅,烟囱里便发出轻微的噼噼啪啪声,那是为旺火势用了油柴。

  年三十,先敬神,后敬人。妇女们手提春篮,先敬完乡里的城隍爷,再敬家里的祖先。祖先的神龛就在祖屋大客厅里,无论平时是兄弟共用还是老大私用,这一天使用者都必须提前拾掇整洁,摆好八仙桌,围上大红底子、绣着龙凤呈祥珠片的桌裙,供兄弟妯娌们前来祭祖之用。祭完祖先,才是各家各户围炉。围炉吃饭也有讲究,要长辈先开筷子,晚辈才能跟着动。那时祖母才六十多岁,已是子孙满堂。平时轮食,年三十那夜,却例外,家家户户都来请,可把祖母乐坏了。为满足儿孙们的孝心,她便过家家,每家吃一口,全吃遍后,才留在轮中那一家。

  当此起彼伏的鞭炮声、烟花引擎声划破夜空时,已作别年三十,零点的钟声掀开了新年的篇章。

  大年初一,尽管三十夜守岁、放鞭炮玩疯了的孩子,却都灵灵精精起了个早,面泛喜色。穿新衣戴新帽,穿堂过户,逢人开口便说“新年好!”城里有亲戚的,则由父母带了去,临出门时还捎上了一对桔子,孩子则不忘往八仙桌上的糖果盘里抓了把糖果,又抓了把橄榄。把两个衣兜塞得鼓鼓。

  锣鼓帮的文艺游行,一般是由村民自发组织。平时村民们再怎么节省,在这样的日子里,绝对慷慨大方,虽不设上下限,大家都是尽了心意捐,图个高兴与心安。而家有儿女初长成,被选入游行队伍挑挑花篮、吹吹打打,都会感到无比荣耀。潮汕各地普遍相似的游老爷活动,参与者还得拣条件的:要年富力强,要人丁兴旺,家有喜事,出钱出力越多越有面子,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何等荣耀和好头彩,一年的所有愿景便都寄托在里头了。

  ……

  这些充满民间特色的传统文化,是许多人童年心灵的造影,更成了一生挥之不尽的乡村印象。当然,在现代城市里,也不乏看到它们的影子,许多传统民俗文化被艺人们传承后引进城市,在各种传统节日里进行表演,充实城市文化,丰富市民生活。在公园、在广场、在节里的大街上,我多次观赏过他们精湛的表演。奇怪童年心中那种高度亢奋和激昂的情绪哪去了。是年龄,还是表演,冲淡了我的感觉?

  

你是本文的第908位读者
来 源: 《潮州日报》2010-02-18
作 者: 谢娇兰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