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潮阳剪纸/张锡潮主编.-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8 (潮阳民间艺术“三瑰宝”丛书) ISBN 7-218-05342-4 Ⅰ.剪…Ⅱ.张…Ⅲ.剪纸-民间工艺-潮阳 Ⅳ.J528.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6)第094048号
潮阳民间剪纸是中国民间剪纸在华南地区的一个典范,无论其审美特质和生产方式都具有纯粹的“民间”性质。譬如: 1.潮阳剪纸的作者是以农村妇女为主的群体,她们的创作行为完全属于”女红”的范畴。在中国漫长的“男耕女织”时代,在宗法制度的桎梏中,农村劳动妇女的社会地位特别低下,她们的爱美之心无处宣泄,只能借“女红”——她手中的缝纫工具:针和剪子——去实现;“针”绣出一片五彩缤纷的世界,“剪子”铰出了出出戏曲、朵朵团花。闻名的潮绣和潮州剪纸就是潮州妇女用手中的针和剪子创造的艺术奇葩。剪纸活动在潮阳妇女中相当普及,使无以计数的女性的艺术智慧得以充分地层现,于是,剪纸艺术在潮阳民间呈现出群秀竞美,丰富灿烂的景象。 2.民间艺术与民俗生活共生共存,潮阳剪纸之盛行与当地人民独特的风俗生活密切相关。譬如:过去祠堂寺庙林立,民间祭祖、酬鬼、奉神、拜佛等等祭祀礼仪活动非常盛行。在隆重的祭坛上,不仅要陈设五牲及花色多样的糕饼果品,而且要在每一件祭品上叠放一幅剪工精良、色彩鲜艳的剪纸,用以美化和装饰祭品。这些剪纸的题材都与所设祭品有关,也是猪、鸡、鸭、鹅、鱼及花色多样的糕饼果品花之类。剪纸活动也活跃于婚礼、丧礼和一年四季的节日庆祝活动。在潮阳乡间,逢中秋、春节,在庭院天井里陈设供品,供品上复以剪纸,各户人家既比供品之丰盛,又比剪纸之精美,谓之“赛桌”。崇信神灵的虔敬心态转换成了高涨的剪纸艺术热情;供品的多样性导致了剪纸题材的丰富性。 3.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是,这里的剪纸作者,除了城乡妇女,还有生活在庵堂庙宇里的尼姑和庙祝等神职人员。他们往往拥有比较高超的剪纸技艺和丰富的剪纸样谱,用以供应和联络前来祭拜的信众。他们近乎“专业”的参与行为,不仅促使潮阳剪纸保持在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之上,而且成为当地民间剪纸特殊的交流传播媒介。 4.潮阳剪纸题材多样,大体可归为两类:一类是与供品相关的动物花果;一类是表现戏曲或民间故事的人物剪纸。潮阳人物类剪纸的艺术水平之高,可以和全国任何地区的人物类民间剪纸相媲美。考察中国各地,人物剪纸最发达的地区往往都与当地历史悠久的戏曲文化密切相关。如陕西关中(秦腔)、晋南(蒲剧)、冀北(评剧)、浙中(婺剧)等等。潮阳人物剪纸多数与潮剧或民间故事有关。剪纸妇女从自己所喜爱的潮剧中取一个有趣的情节和若干个人物,用剪纸的艺术语言表现之,既是对剧情的回顾,更是另一种视觉艺术形式的再创造。通过轮廓表现人物的姿态身段是潮阳人物剪纸的特长,每一个角色都是活灵活现、意味隽永的。 5.潮阳面临大海,物产丰富,商贸发达,是著名的侨乡。当地民风勤劳,性格精细。这一种作风在他们的剪纸艺术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其取材常常和海有关;而其剪纸的程式,多用细若发丝的网状线条交织而成。交织状的网线,颇象中国工笔画的“春蚕吐丝描”,既表现对象的结构,也是一种装饰,并由此而形成了潮阳剪纸的独特风格,而在中国民间剪纸中独树一帜。
|
你是本文的第1235位读者 来 源: 作 者: 陈志民、翁木顺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