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渊薮 丹砂古寺 最新 图1张
                                                  寺院山门

    澄海丹砂古寺,地处凤岭古港程洋冈,背倚虎丘山,建于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是一座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寺院,香火传自武当山。

    寺院山门前,一座明朝天启六年竖立的“千年宝光”石牌坊,古朴雄伟的气势,烘托出古寺的庄严。牌坊两侧各有一座石碑,右为“凤飞”,左为“虎跃”,两碑巧妙地点出了此地就是“凤岭古港”、“虎丘胜地”。两座石碑的背面,刻着一对长达92字的寺联,联语中溶汇了儒释道三教哲理,更是嵌入了“虎丘、丹砂、武当、紫霄”,充分表明了古寺的法脉渊源。

    山门上“丹砂古寺”石匾,由清康熙澄海知县王岱所题。穿过山门,是前座“文昌阁”。文昌帝君和斗魁星君,享受着人间香火。瞻仰两位文化之神,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2009年,程洋冈被省文化厅、建设厅命名为广东历史文化名村。

    中座是佛教的大雄宝殿、观音阁和地藏阁。大殿上的三世佛掌管着东中西三方不同世界,掌管着过去、现在、未来,形成了佛光普照之势。丹砂寺里的观音阁最有特色,它是佛道二教的完美结合。供奉着佛教的送子观音菩萨,道教的保蜡娘娘和注生娘娘陈靖姑。她们同是“众生的法母”、“海上妈祖、陆上陈靖姑”。

    后座柴霄楼,供奉道教的玄天上帝,香火传自湖北武当山。丹砂寺里磨针井、磨针亭、展旗峰前的柴霄宫、柴霄殿,显示传承武当之意。

    潮汕先民不仅传来了武当香火,还传来了武当拳术。明朝,倭寇屡屡侵犯潮汕沿海。当年潮人有识之士组成“结梅会”,在丹砂寺前广场练习武当拳,并成功击败倭寇。如今,寺院门口的倭寇抱印请罪石像,讲述的正是这段可歌可颂的历史,成为潮汕先民抵抗外敌入侵的历史见证,也让丹砂寺蒙上了爱国主义色彩。

    丹砂寺建成至今533年,屡有修建,但始终以恢复原貌为原则,如今依然是土瓦覆顶,灰塑、壁画装饰、木雕精美繁复,成了潮汕为数不多的保持原貌的寺院。

    丹砂寺里,历代名人的墨迹颇多,遍布殿宇之间。文昌阁中,有两座石碑,一是明朝陈良弼的《柴霄楼记》,一是清朝朝廷参议员杨钟岳的《文昌祠记》,两碑规模之大,保存之完好,是澄海古碑之最。柴霄楼上的陨石香炉,身为天外来客,备受珍重,成为镇寺之宝。清康熙澄海知县王岱亲手栽植的凤竹,历经300多年风雨,枝叶青翠,堪称镇寺之宝当中的活文物,正是“凤珠虎珀藏丹砂”。

你是本文的第988位读者
来 源: 《汕头特区晚报》2010-06-20
作 者: 许焕坤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