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屋柱语 最新 图1张

    传统潮汕建筑,以其材料组成而归属木石结构建筑。而其重要构件——柱,则扮演木石兼而有之的角色。
  本来,潮汕古建的柱,通常也是采用木材制作。后来因为潮汕气候潮湿,木柱易蛀易朽,而且因为社会经济逐步发展,所以渐渐为石柱所代替。清代中叶以后,只有少数巨富,以楠木之类良材为柱,借以张扬高贵与富裕,像榕城北环城路夏布商人林氏家族清末同治时期所建的“祜记祠堂”,其主厅就是这样。
  因为位置和功能的不同,柱有诸多的不同名称。其中主要有:步柱,也称滴水柱、步口柱,就是位于前后檐的檐柱。檐柱而称为“步柱”,在元代以前就这样叫了。江南地区大抵如此。“文革”期间,在上海嘉定真如寺正殿发现元延祐七年(1320)工匠墨书,里面就有这样的记载了。明人计成《园冶》卷一“屋宇图式”与清代各种版本的《鲁班经》,也都承用这一叫法。
  但是,建筑物外廊四角的角檐柱,却就应该多加一个“列”字,称“列步柱”。像揭阳学宫大成殿、普宁学宫大成殿,外廊四角的檐柱,就要分别称为“东南列步柱”、“西南列步柱”、“东北列步柱”和“西北列步柱”。
  金柱:步柱以内与步柱同承一梁的柱子。也称“今柱”、“青柱”或“襟柱”。见载于官式营造文献之中。至于为什么称为“金柱”、“青柱”,很难解读,估计与方位有关。因为“金”、“青”都是某一方位的色彩代词,但是,金柱不固定于某一方位上,由此推测,其间有个由局部到全部的以偏概全的约定俗成的转化过程。至于这一转变的“定型期”,据资料可知,不会超过清初。
  四点金柱:庙宇、祠堂明间(中厅)的四根内柱,揭阳孔庙大成殿内的这四根石柱,还分别盘以青、白、红、黑四条木龙,以区别其不同方位。现在有的工匠,把这四根大柱称为“金柱”,民间通称“将军柱”,以其梭状,形似挺立的四员大将,故名。在过去,也有人把这类大柱叫做“荷瓠柱”。究其得名,是因为寺院的这些大柱柱础,通常雕成莲花(荷)之状(普宁洪阳雨堂庵内尚保存宋代莲花柱础一个),而梭形下大上束的长柱,宛如瓠瓜,合起来就是“荷瓠”了。荷和瓠都是佛教的象征物,用以装饰主体建筑,可谓意味深长。有人不解其味,把瓠柱雕成秋瓜形,却就大煞风景了。
  被门窗夹住的方柱,叫“封柱”,山墙中间的方柱,叫“平柱”或“隔壁柱”。但在宋人李诫的《营造法式》中,“平柱”则指心间(中间大厅)左右两柱。与潮汕所称者位置有着不同,潮汕的“平柱”之名,与它是否有过联系,已不得而知。
  柱子的标准断面,是圆形与正方形,做成椭圆形与矩形都不合制。但也允许合理的变通,像把方柱做成六角、八角柱,或四角束竹柱,把梭柱做成瓜楞柱,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梅花柱”,近代民居就已屡屡有所尝试,留下很多精致的作品。
  梭柱(将军柱)下端稍饱,所以潮汕地区还有人把它称为“凸肚柱”,非常形象。寺庙心间,用凸肚柱的效果,远胜瓜楞柱,因为比较地有着多一点的庄严、肃穆的情状。瓜楞柱适宜于会客之所。
  潮汕古建,柱子不直接承楹,通常是柱头上要安置一斗,即使穿斗成分较多的民居中也是这样。简单的做法是把柱头雕成大斗的形状。
  因为石材不易开榫,早期构建时只把柱子分作两段,下石上木。随着时代的推移,下段的石柱愈来愈高。到清代晚期,已出现全石的柱子,用于通梁或栌斗之下。石柱上的木柱,称为柱节。北门关帝庙天井两廊的柱节,长度几与下段的石柱相埒。根据本段前头的论述,读者便可想知其存在历史之不太浅近了。
  乍看简单的圆与方的柱子之上,也有很多的历史与哲学。

你是本文的第1582位读者
来 源: 《揭阳日报》2010-09-26
作 者: 彭妙艳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