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汕地区的传统建筑积淀着潮汕的历史文化的精华,综合反映出潮汕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折射出潮汕的民俗文化。
土楼围寨“竹竿厝” 潮汕建筑历来讲究风水。风水之学起源于中原,宋以后传入岭南。剔除风水的迷信色彩,其中也有适应自然环境、讲究养生之学以及人与环境相协调的合理成分。风水之学讲究建筑选址要藏风得水,实际上就是慎重考虑建筑外部自然环境的选择,以后又发展成为人为创造理想的小环境。潮汕的村寨选址布局十分注重因地制宜,随地设计,多选择三面环山又不朝北的宅址,冬暖夏凉。宅后群山环抱且山势宜饱满平缓。丘陵地带的乡镇住宅以山形水态为择位首选,平原地区住宅则以“聚气之地”为择位首选。这都是有利于居住的气候地理环境。 潮汕建筑强调通风透气、避雨、防洪防风,如结构方式上一些大中型堂屋采用两端山面穿斗式,中央诸间抬梁式的混合结构法,造就宽敞的室内空间,又保持了源于本土的干栏、穿斗式结构刚性大、整体性强、抗风性能好的优点。屋顶形制多采用抗风防火性能好的硬山式。人文发达的潮汕至今保留着很多典雅的府第,最有代表性的是潮州城内许驸马府,总面积1800平方米,宽42.36米,进深48.84米,始建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历代屡有维修。总平面、基石、石地●、地砖,墙体保留了宋代遗构,上部木构桁架、柱梁也是宋代木构件遗存。许驸马府是大型潮汕民居“驷马拖车”格局的早期建筑,格扇装修及建筑布局具有显著的南宋特征,是南方府第式建筑发展演变的重要实物,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果说,“驷马拖车”与“下山虎”、“四点金”、“百鸟朝凤”等民居建筑体现了潮汕文化儒雅的一面,那么,潮汕民居的土楼围寨则表现出粗犷刚强的另一面。由于社会动荡,山贼海寇侵扰,乡村建筑日趋军事化。潮汕地区土楼围寨众多,仅在与福建接壤的饶平一地明清以来所建土楼就有656座,其居民大致是潮人与客家人各占一半。潮安等地也建造了一批批土楼围寨。 潮汕土楼大多兴建于明万历至清乾隆年间,外观有圆形、正方形和八卦形。潮安官塘长远楼便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圆形土楼,直径56米,共有28间房,分上下两层,墙体贝灰沙夯筑。楼内空地上建有两厅两房族人公厅,并有两眼水井,防盗性能极佳。民居圈以又高又厚类似城墙的围墙构成村寨,是潮汕地区村镇军事化的一种民居形式,俗称寨,有的土楼也称寨。但村寨与土楼不同,寨内民居排列成街巷,一寨之中往往聚居着几十户以至百余户。潮安古巷象埔寨平面方形,“三街六巷七十二座厝,座座格局不相同”,全寨由一大门进出。惠来葵潭葫芦寨以平面酷似葫芦而得名。寨基垒石,上夯筑三合土。澄海隆都前美乡永宁寨墙高8米,寨内又有长方形内墙,四周筑楼房,楼设山水窗,寨外有水渠,兼有很好的防盗、防洪能力。潮汕著名的土楼围寨还有饶平三饶道韵楼、上饶镇福楼,潮安官塘仪凤楼、铁铺嘉楼和八角楼、磷溪世德寨,澄海盛安寨等。 如果说,“驷马拖车”等府第建筑是大户人家的居所,那么“竹竿厝”便是下层人群居住的潮汕另一种传统建筑形成。这种民居平房以布局面窄而细长、犹如竹竿而得名。竹竿厝可以从厨房进入天井、客厅,也可以从客厅经天井到卧室、厨房,还可以由厅、房、天井再组合变化,如“单背剑”等形式。竹竿厝占地少,又能在狭长或临街土地上建造,构筑时由天井、客厅与偏廊灵活组合,虽有左邻右舍,仍能解决天井采光、通风和排水等问题,因而被长期沿用。
寺庙祠院“砖石塔” 中国封建社会历经数千年,封建礼制一代代强化,潮汕也不例外。在礼制建筑上,聚族而居的大型村落大量涌现。作为族人举行祭祀、议事、婚丧大礼等重要场所的宗祠,成为每个村落的主要公共建筑。解放后潮汕地区留存的祠堂数以千计,仅潮安浮洋就有94座,建筑面积从几十到几百平方米不等。祠堂作为一族的门面,装饰华丽,往往集中了当地民间工艺装饰艺术之大成。以精美绝伦的潮州木雕著称的,有位于潮州市区义安路铁巷的已略黄公祠和揭阳仙桥镇永乐乡的古溪祠堂;以石雕的典雅纤秀取胜的,有潮安彩塘金砂乡的从熙公祠;规模宏大、装饰精细的还有潮阳棉越厝堂、峡山下乡祠堂,潮安官塘巷下乡陈氏大宗祠、庵埠仙溪乡王氏大宗祠,揭阳榕城镇城东门郭厝祠堂、饶坑鸣鸾祠,南澳深澳乡康厝祠,等等。另一类祠堂是纪念先贤的,以肃穆、质朴为基本格调,其中也不乏装饰精美之作,如建于1907年的汕头市金园区石炮台街道三礼堂,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堂前石狮一对,通高达2.14米,造型美观,垫石纹饰栩栩如生。对面照壁群鹤为清末名画家吴凌所绘。 礼制建筑的另一大类是牌坊,潮州市区及潮安县境内明清时期所建的牌坊,据史书记载就有154座。其中城内大街(今太平路)就有47座,其他街巷50座。这些牌坊除个别为砖、木结构外,基本上都是石构,工程艰巨,工艺精巧。建于清嘉庆十年(1805)的澄海新陇节孝坊是四柱3间庑殿顶石牌坊,高达15米,为岭南石牌坊之最。岁月沧桑,潮汕地区现存牌坊已不多,最早的是明正德十二年(1517)建于揭阳炮台镇市头村的禹门坊及明嘉靖年间的潮安金石镇塔下村的宗山书院坊。近年来潮汕一些地方的牌坊陆续修复。潮州市区的太平路已修复石牌坊24座,成为远近闻名的牌坊街,吸引海内外一批批游客。 宗教建筑方面,唐代以来潮汕兴建了一批批庙宇寺院塔,富有地方特色,使潮汕的建筑文化更为丰富多彩。著名的潮州开元寺和潮阳西岩寺、灵山寺等都建于唐代。开元寺占地百亩,规模宏大,现存唐代石经幢和百栏板都是这一时期石建筑构件的精品。天王殿则较多地保存了宋构殿堂建筑的特色。潮阳的西岩寺和白牛岩则是开创利用岩洞辟建佛堂之先河。潮汕各地都有一些岩寺利用天然花岗岩巨石砌叠的空间或自然形成的石灰岩洞,配上一定建筑,形成寺庙,规模不一,异趣盎然。岩寺辟于唐代,盛于明代,潮汕现存尚有20多处,成为颇具特色的建筑景观。 宋代潮汕地区还建成一批祀神之庙,如潮阳双忠庙和三座天后宫、揭阳城隍庙和北门关帝庙、南澳天后宫、澄海樟林妈祖新宫、汕头光华埠娘妈宫、潮安浮洋庵后村玄帝庙等。有的庙前还建有戏台。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潮州知州丁允元倡建韩祠于笔架山麓,是全国最早兴建的韩祠,经历代修葺扩建,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韩祠。宋代所建的佛塔以石塔为主,著名的有开元寺内的阿育王式石塔和饶平县柘林镇风吹岭镇风塔等。镇风塔高约20米,塔腔为内壁折上式,各层以丁头拱挑檐承托平座,砌以石栏杆围廊,建筑稳固,轮廓稳重,是广东省内有绝对年代可考的最早的楼阁式石塔。明清时期潮汕兴建或重修了一批古塔,多数为砖石混合结构塔,也有石塔、砖塔,造型稳重挺拔,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地震、水击而巍然屹立,显示了高超的建筑技术水平。 明清时期潮汕其他各种类型的建筑还有不少。书院学宫有:饶平三饶学宫、瑞光书院、琴峰书院、一峰书院,揭阳学宫,普宁学宫、昆岗书院、三都书院,潮阳莲峰书院、东山书院,澄海冠山书院,揭西鸿溪书院、三近轩书院等。楼阁亭台有:潮州凤凰台、潮阳棉城陈御史楼、揭西棉湖郭氏楼、饶平黄冈瑞光台、惠来神泉海角甘泉亭等。
城建交通“园路桥” 宋代是潮汕大开发时期,汹涌南下的移民潮使潮汕人口剧增、经济发展,推动了大规模的基本建设,整体建筑水平有很大提高。潮州崛起为广东第二大商城,经过3次修筑,形成较为完整的城市格局。第一次在北宋至和元年(1054),以土城为基础改建子城为砖城,与广州城城墙由板筑夯土改筑砖城的时间几乎一致。第二次在南宋绍定年间(1228-1233)于护城壕内侧旧基上修筑外城。第三次在端平年间(1234-1236)把外城城垣连接起来,整治城内排水系统,开凿三利溪与韩江相通,部分成为城壕。以后又整治城内大道及大小水渠,形成城区疏泄系统,疏浚西湖成为风景区。城市布局严整有序,东区集商铺行栈,西区手工作坊成行成市,北区为官署、学宫、府第,南区豪富宅园连片,城市建设颇具规模。 这期间潮汕的景观和园林建筑技术也有很大进步。北宋熙宁年间彭延年用钦赐钱帛营造的彭园,负山临水,左松右竹,占地万余平方米,四望楼、碧涟亭、赏月水阁、药圃、东堂、书斋、武馆、水榭、假山,点缀其间。这是彭延年从家乡江西店陵请来名匠精心打造,是内地筑园文化传入粤东的最早实例。私人宅园在清代尤盛,如澄海西塘、棉城西园等都是有代表性的宅园,体现了潮汕园林建筑吸收外来造园文化的特色。 明代洪武三年(1370),潮州府城在宋城的基础上重新以石垒砌成城墙,开设7门,城门均建城楼,外筑瓮城,上建屋宇。到了清代同治年间潮州城又一次大规模修筑,挖深垣基,舂筑龙骨(贝灰心墙)防渗漏。经过历代建设,形成一套由沟、渠、涵、闸、塘、溪组成的城市排水系统。同时,大部分县城也修筑城墙、城楼、护城河及其他城防设施。明朝大量设立卫、所,至今留存下来的有汕头逢州所城、达濠古城,饶平大埕所城,惠东平海所城,潮阳海门所城,棉城旧址也是千户所城。修建一批雄伟壮观的城楼,如潮州广济门城楼为三层重檐歇山顶,底层面宽5间共30余米;揭阳进贤门在8米深的瓮门之上建三层城楼,通高20米,下层为四面抱厦式,上二层为琉璃八角亭,造型别致。 交通工程方面,潮汕的路桥建设也取得很大成就。潮汕平原河网密布,唐朝时人烟渐旺。为方便交道,练江平原中部大族洪氏先后在岐北修建了潇湘、泥湄、洪使、麒麟等桥,铺设石板路面。这是岭南地区私人大举修桥整路的最早记载。宋代潮州城内外建桥梁9座,其中州衙前太平桥是石砌三孔梁桥,架桥石板长约7米,两端各建一塔,颇为壮观。潮阳练江贵屿桥建于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中间3孔的桥面石板及桥墩仍为原构,桥下6米多高可通航,桥上至今仍可通行汽车。南宋建炎元年由闽入粤的大峰和尚筹建了架设在练江上的潮阳和平桥,是百余米长的18孔桥,桥面架设8条石板。淳祐六年修筑潮州至漳州道路,建成石桥13座。 享誉世界桥梁史的潮州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六年(1170)知州曾汪倡建,至开庆元年(1259)形成东桥13洲(墩)、西桥10洲(墩)、中段为铁揽系24舟的基本格局。明宣德十年(1435)潮州知府王源主持大规模修建广济桥,易木桥为石梁,在桥上建立亭屋120间。至正德八年(1513)增筑一个桥墩,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桥墩)”,独具特色。广济桥全长518米,中段浮桥随潮水起伏,可开可合。桥墩上建起型态各异的亭台楼阁24座。桥上店铺林立,形成“一里长桥一里市”的独特景观。 明代潮汕地区修建的石梁桥也不少,规模较大的有澄海上华跃龙桥、潮安庵埠通济桥、惠来华湖公圩桥等。桥路承接,既利交通,又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景观,丰富了潮汕建筑的内涵。 (作者系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
你是本文的第1991位读者 来 源: 汕头房地产月刊 总185期 (2009.6 ) 作 者: 陈焕溪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