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潮阳是广东著名侨乡,旅外同胞(包括今潮南区)有200多万人,遍布世界各地。侨胞们在所居住国都有侨团组织,新加坡潮阳会馆,是颇为引人注目的侨团组织之一。
据广东有关文史研究馆资料记载:“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黄遵宪出任新加坡第一位总领事,其时非洲、澳洲华侨初来新加坡,尔后,福建、嘉应、潮州来新加坡者众。”(见上海书店出版《粤东挥尘录》一书,广东省文史研究馆编),初到新加坡的潮人好多互不相识,极少联系。为发挥在异国谋生的乡亲互助团结精神,1926年,潮阳旅新先贤陈源泉、何乐如、李金赐、林雨岩、郑则士、李冠五等人发起,组织潮阳会馆,得到潮阳籍乡亲热烈响应,踊跃参加,几经筹备,于1926年9月10举行会馆成立庆典,会馆先设于新加坡谐街李金赐广茂行楼上,后由会员捐资,重购置克里门梳道门牌341号房舍为会所,并将左邻空地建设成二层楼住屋,成为会馆产业出租,租金收入为会馆日常费用;至1951年,又将原会馆会所改建为三层楼,翌年冬举行新会址大楼落成庆典,新会址延用至今。 新加坡潮阳会馆建立之后,联络乡情乡谊,为当地乡亲做了许多好事,如兴学育才,创办以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的朝阳学校,并聘请乡贤刘侯武先生(曾任国民党两广监察使)为首任学校校长,1957年后因刘侯武先生年事已高,又由著名学者、乡贤陈景迪先生接任校长。此外,会馆还设立互助部,福利股、医药服务股、青年股等机构,帮助和救济困难乡亲,聘请名医免费为乡亲诊病,成立奖学助教基金会、奖励学习成绩优秀和经济困难师生,组织青年开展体育文娱活动,回乡寻根问祖,及到各地参观访问,联络乡情乡谊,会馆成了潮阳乡亲的“大家庭”。此外,会馆还在乡亲中倡导爱国爱乡,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旅新潮阳籍侨胞以实业家李冠五先生为主,捐巨资,由会馆派出专门小组,远跋重洋,到国内慰问抗战军民;1943年,潮汕旱灾严重,会馆又牵头旅新乡亲捐资回乡赈灾,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旅新侨胞先后在上海、南京、广州、深圳等地投资兴办实业,捐资在潮阳家乡建学校、修乡道、办水改,做了多宗公益事业,受到家乡人民的广泛赞扬和好评。 新加坡潮阳会馆的发起人和历届领导人,很多是闻名世界的各界精英。其中已故的有于印尼、泰国、香港、汕头等地创办跨国公司的李冠五先生,新加坡著名实业家陈源泉、何乐如、郑则士先生等。现代的有银行家连瀛洲先生、世界糖王张泗川先生,在新加坡和世界各地创办实业100多家的钟延基先生等,他们热心会馆工作,对新加坡的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受到新加坡政府的多次嘉奖;他们为中国和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家乡乡亲,铭刻于怀。 目前,新加坡潮阳会馆老辈领导人多数为名誉理事长和顾问,以张昌隆、吴伟镇、陈镇松、邱来顺、陈健立为正副理事长的都是当地知名的青壮年实业家和各界精英,他们继承老一辈光荣传统,团结和依靠当地乡亲,把潮阳会馆工作做好,会馆后继有人,蒸蒸日上,正如新加坡著名诗人、潮籍乡亲马宗芗先生为会馆题联所写的: 潮广流长怀练水阳光皓月耀星洲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