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陶瓷历史悠久,生产历史可追溯到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聚居潮州的古人类已经能够制造出简陋的日用陶器。到了唐代,潮州人已从制陶发展到制瓷,而且作为一种手工业经济经营起来,并形成相当规模,潮州城四郊窑场遍布。据考古调查,潮州烧制瓷器的历史始于唐代。唐代窑址4处窑灶35座,其中南郊洪厝埠3座,竹园墩5座;北郊窑上埔26座,北堤头1座。其4处唐代窑址出土的遗物有日用
青瓷、建筑材料和窑具匣钵三大类。日用青瓷胎质呈灰色或灰白色,胎坯较厚,火候不够,质地较为粗松。釉色有青釉、青黄釉、酱褐釉三种,青黄釉数量较多,青釉较少,釉面一般均开片。器形有碗、碟、壶、杯、罐、盆、枕等。建筑材料有砖、瓦当、板瓦、筒瓦四种。
    宋代时期,潮州陶瓷进入空前的繁盛阶段。这一时期的陶瓷生产规模大、工艺精、档次高,奠定了潮州是北宋“瓷都”之一的地位。据考察发现,宋代时,潮州民间普遍采用龙窑和阶级窑烧制瓷器,窑身从二三十米到近百米,每窑可烧制数万件瓷器,东郊笔架山更是出现全国少有的连亘两千米的“百窑村”。其出土的瓷器有碗、盘、碟、炉、壶、罐、佛像、动物、西洋人头像等。釉色有青白、绿、黑、白等,装饰手法有划花、印花、刻花、点彩、捏塑、雕、贴等。
    宋代潮州窑器物造型与装饰技法种类较多,青白釉器物装饰主要为刻花、划花与篦划三种,有的用尖状工具在盘、碗的内壁划花,讲求对称,也有随心所欲地划出不可名状的线条。刻花的标本较多在盘的内壁刻出四或五瓣双勾线叶纹。在壶、瓶、罐、碗等器物上多是划花与篦划纹两者并用,划花线条纤细而流利,篦划纹短而直的多,弯曲状的少。北宋笔架山窑生产的释迦牟尼像在头发、眉、眼、胡须等部位均敷以黑褐彩,其技法是对唐代潮州窑青瓷点褐彩技法的继承和发扬。
    明清时期是潮州陶瓷业第二个兴盛期。明代,海阳县的枫溪逐步成为新的陶瓷生产基地,饶平县九村的陶瓷生产也颇具规模。至清代同治光绪年间,陶瓷产品远销东南亚、非洲、美洲等地。此时,潮州陶瓷基地从笔架山迁移到枫溪,枫溪成为新的“百窑村”,一直延续至今。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潮州利用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大力发展民营企业,生产国际市场热销的外向型产品,并在国内陶瓷产区中率先进行窑炉改造和体制改革,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多种经营方式和多种经济成分并举的产销体系,潮州陶瓷工业得到迅速发展,成为我国主要的陶瓷产区。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潮州市桥东有丰富的“飞天燕”瓷土矿,3219万吨的总矿量居全国各瓷土矿第二位,保证了潮州陶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潮州市的陶瓷年总产值近200亿元,是全国最具活力的陶瓷产区;潮州市的陶瓷出口额达6亿多美元,居全国各陶瓷产区之首,产品远销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潮州是全国最大的工艺瓷、日用瓷和卫生洁具生产基地,全国市场上,每两件卫生洁具中就有一件产自潮州;潮州还是全国最大的电子瓷基板生产基地,年产量1200亿只,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70%和全球总产量的一半……
    潮州有丰富的瓷土资源,为陶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源保证。据初步探明,潮州境内的瓷土资源总计超过一亿吨,有意溪镇境内的飞天燕瓷土矿、磷溪镇大旗山瓷土矿、登塘镇白水瓷土矿和古巷镇赤岗高岭土矿等10多处。其中以飞天燕瓷土矿蕴藏量最多、质最优,瓷土资源蕴藏量居全国第二位。此外,潮州境内还有大量陶土、‘釉原料的矿土。
    潮州陶瓷在历史的长河中,继承和发扬先人的陶瓷传统技艺,不断创新发展,形成经久耐用的日用瓷、清雅秀丽的美术瓷塑、巧夺天工的通花瓷雕、遍布潮汕的潮彩艺术等庞大的产品门类和独特艺术风格。

你是本文的第469位读者
来 源: 《潮汕民俗大典》
作 者: 叶春生 林伦伦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