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辨》 研究汉魏隶书形体重要资料 最新 图1张

    《隶辨》是清代学者顾蔼吉编纂的一部古代通用字的使用及其形体变化阐释的汉字学著作。《隶辨》有康熙五十七年(1718)项絪玉渊堂原刻本、乾隆八年(1743)黄晟重刻本和同治间坊刻本,汕头图书馆收藏的《隶辨》为清乾隆八年(1743)黄晟刻本。2016年入选第二批《广东省珍贵古籍名录》。
    顾蔼吉,江苏长洲人,字畹先,一字天山,号南原。曾以贡生官仪征教喻。精篆、隶书。顾蔼吉撰述《隶辨》之由,于其自序,言之甚明:“隶辨之作,窃为解经作也,字不辨则经不解,古文邈矣。汉人传经多用隶写,变隶为楷,益失本真,及唐开元易以俗字,名儒病其芜累。退古崇时,相仍已久,学者在今日得复鸿都之旧亦难矣。余因收集汉碑,间得刊正经文。”作者自谓“收集汉碑”、“锐志精思”、“积三十年之久”而后成书。
    《隶辨》书前为作者自序和梓行者项絪识语,概略介绍了此书的编纂宗旨、缀辑体例。全书分为八卷。卷一至卷五,以宋《礼部韵略》的韵部编次,排列汉碑隶书字形,每一个隶书字形下皆标明出处和辞例,需要说明的字形还加注按语;卷六为“偏旁”,将许慎《说文解字》五百四十部以隶书书写,并将其在《说文》中的含义与汉碑隶书中的用法进行比较辨析。卷七至卷八为“碑考”,所考碑目计416通。逐一介绍其存亡等情况。存者注今在某处,亡者引某书云在某处,俱有引证。以碑碣的年代先后为序,条理颇为秩然。
    《隶辨》的编排字次,顾蔼吉自序云:“类以四声,便于检讨”,则《隶辨》正文以四声分卷,平声分上下二卷,五十七韵,其余上、去、入各一卷,分别为五十五、六十、三十四韵,合计二百零六韵。凡同韵之字,则隶于一韵之下。每字罗列汉代(也包括少量魏晋)碑碣中该字的隶书各体字样,字皆“出自手摹,谛审无差”。如卷一东韵“风”字,收集了《郙阁颂》、《衡方碑》、《曹全碑》、《华山庙碑》、《尹宙碑》、《夏承碑》、《孔耽神祠碑》、《杨震碑》、《绥民校尉熊君碑》中形体、风格各异的九个隶书“风”字,每字之下,除分别注出碑名外,又各引以碑语。
    汉字的发展是由篆书变为隶书,隶书又变为楷书,楷书与篆书相距年代久远,字形相别较大。隶书处在篆书向楷书发展的中间阶段,因此,汉字的隶化是汉字演变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在文字学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仔细研究隶书,上可推篆书字体的发展轨迹,下可识楷书字体的所本字形。因此,顾蔼吉搜集汉碑之字,准以说文,考究字形,辨其正变省加,以求文字音义之假借通用,其主旨就在于便利世人之知字、察形,辨别其真伪,助于解经。
    项絪为《隶辨》所作序:“顾南原氏究心隶学,遍见古碑,备稽往籍,作《隶辨》八卷,以印其是而砭其非,昔之滞目碍膺者,今皆可以嘱读,无复苦其抵牾矣。前人亦常用意于此,而无其通贯明确。”盛赞了此书对于认识汉字字形演变发展的重要意义,是对《隶辨》一书的巨大肯定。
    顾蔼吉在《隶辨》中为我们保存了大量的碑刻用字原始材料,是我们了解汉碑用字的资料来源。另外,更重要的是顾蔼吉在《隶辨》中以说文字形为依据,参照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碑中的通用字现象作了大概辨析。在与“通用现象”相关的术语中,顾氏《隶辨》中已明确具有“通假字”、“古今字”、“俗体字”的概念。对于“异体字”,顾蔼吉虽没明确提出,但在分析字形时通过“或作”、“亦作”、“同”等术语的使用,已为我们呈现了异体字的大致面貌。特别是对古今字的字形分析,把字形发展的来龙去脉介绍得十分清楚。
    从整体来看,《隶辨》中字形的分析概括了通用字形体变化的基本情况。顾蔼吉用它的术语对这些异体字类型和字形变化情况做了介绍。这有利于我们了解汉代碑中用字和汉字字形变化方式。尽管顾蔼吉在《隶辨》中对通用字的使用类型分析不够准确,对通用字的形体变化原因及其发展类型阐述过广、缺乏细致的分析,但以历史的眼光来看,《隶辨》仍不失为一部优秀汉字学著作。
    汕头图书馆馆藏《隶辨》每半页十二行,每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鱼尾单黑,无书耳;版高18.9厘米,宽14.6厘米。钤有“杜春亭/珍藏”、“辛酉年/购于福/省军署”朱文印,“鉴湖/之书”、“鉴湖珍藏”、“行有/□斋/主人”白文印。文献破损严重,定为一级破损,急需修复。

你是本文的第641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7、2、27
作 者: 王缨缨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