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色纷呈潮州菜(七) 最新 图1张

    “溢”:工夫茶精致,溢香。芳香溢齿颊,甘泽润喉吻。
    翁辉东《潮州茶经》称:“功夫茶之特别外不在茶之本质,而在茶具器皿之配备精良,以及闲情逸志之烹制法。”
    《茶经·六之饮》曰:“天育万物,皆有至妙。”“所庇者屋,屋精极。”接着,他列举了茶的“九难”,意即从采造、鉴别、用具、用火、择水、烤炙、碾末、烹煮、饮用等九个方面,都应力求其精。
    精,正是工夫茶最突出的特点,它体现在烹制、品饮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而不仅仅是“器具更为精致”而已。
    潮州工夫茶,可以说它是『潮人习尚风雅,举措高超』的象征。在潮州,不论嘉会盛宴,或是闲处逸居,乃到豆棚瓜下,担侧摊前,人们随处都可以看到一幅幅提壶擎杯长斟短酌,充满安逸情趣的风俗图画。
    壹  什么是工夫茶?
    清代蔡爽(宇伯龙)的《官话汇解便览》中有一条有趣的简释:
    0茶米  正—茶叶
    0好茶  正—工夫茶硕
    0幼条  正—芽茶
    词目前加0符号的是方言,有“正”字的是官话。原来,工夫茶者,好茶之谓也。  (有意思的是,二个词目的表述与含义竟与潮州方言颇一致)。
    更明确的表述是雍正年间崇安令陆延灿的《续茶经》转引的《随见录》中的话:武夷茶在山上者为岩茶……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
    贰  最适合工夫茶的“茶”
    末茶不宜冲工夫茶,而同为散条形茶的红茶和绿茶,亦与工夫茶无缘,只有乌龙茶才能冲出正宗地道的工夫茶。乌龙茶属半发酵茶,是介于不发酵茶(绿茶)与全发酵茶(红茶)之间的一类茶叶,因外观色泽青褐,也称“青茶”。
    一般说来,选茶时一要观形:茶叶外形是否匀齐,条索是否紧实,颜色是否润泽;二要掂重:以手权衡,厚重沉实者为佳,轻飘松散者次;三要嗅味:仔细嗅辨有无霉气、烟焦气、异杂气。好的茶叶,有一种纯正的令人愉悦的茶香, 行家里手甚至能辨认其蕴含的花香型。
    叁  工夫茶择水
    水,是茶的载体;离开水,所谓茶色、茶香、茶味便无从体现。因此,择水理所当然地成为饮茶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明代熊明遇《罗芥茶记》云:“烹茶,水之功居大。”水在茶艺中的地位从唐代中期艺术性饮茶蔚然成风:择水、论水、评水,便成为茶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归纳起来,水的主要标准不外乎二个方面:水质和水味。水质要求清、活、轻,而水味则要求甘与冽。
    潮州工夫茶讲究茶具器皿配备之精良和烹制之功茶壶、茶杯、茶盘、茶垫、水瓶、泥炉、砂铫、榄核碳等是必备的茶具。而严格的烹制又需按泡器、纳茶、候汤、冲点、刮沫、淋罐、洒茶等程序进行方能得到工夫茶之『三味』。正是这些特别的器皿和烹法,使工夫茶独具韵味,扬名天下。真可谓一茶入口,甘芳润喉,通神彻窍、其乐无穷。
    壹——治器与纳茶
    烹茶之前,当先升火烹水。水初沸,提铫倾水淋罐、淋杯使预热、洁净。铫复置炉上继续加热。倾出罐中沸水,开始纳茶。纳茶之法:从茶罐中“倾茶于素纸上,分别粗细,取其最粗者,填于罐底滴口处;次用细未,填塞中层,另以稍粗之叶,撒于上面。”
    贰——候汤
    苏辙《和子瞻煎茶》诗云:“相传煎茶只煎水,茶性仍存偏有味。”水煎得好,才能保存茶性,使色、香、味更美。不同品种的茶叶,对水温有各不相同的要求。高级绿茶多以嫩芽制成,不能用100摄氏度的沸水冲泡,一般以80摄氏度左右为宜。红茶、花茶及中低档绿茶则要求用100摄氏度的沸水。乌龙、普洱和沱茶,每次用量多,茶叶又较粗老,更要求用沸滚的水冲泡。
    叁——冲点、刮沫、淋罐、烫杯
    取滚汤,揭罐羔,沿壶门内缘冲入沸水,叫做冲点。冲点要一气呵成,不要迫促、断续,即不出宋人所说的“断脉汤”。
    刮沫:冲点必使满罐而忌溢出,这时茶叶的白色泡沫浮出壶面,即用拇,食两指捏住壶盖,沿水平方向轻轻一刮,沫即坠散入茶垫中,旋将盖盖定。
    淋罐:盖定后,复以热汤遍淋壶上,以清除沾附壶面的茶沫。壶外追热,内外夹攻,以保证壶足够的温度。冬日烹茶,这—环节尤其重要。
    烫杯:淋罐后,将铫中余汤淋杯。砂铫添水后放回炉上烧第二铫水,再回到茶几前“滚杯”:用食、中、拇三指捏住茶杯的杯口和底沿,使杯子侧立浸入另一个装满热汤的茶杯中,轻巧快速地转动,务使面面俱到,里外均匀地受洗受热。每个茶杯都要如此处理,这是二次“熔盏”。因为只有“烧(热)盅烫罐”即杯罐皆热,方能起香。
    肆——洒茶与品茶
    冲点后,经淋罐、烫杯、倾水,正是洒茶的适当时刻。从冲到洒的过程,俗称为“煽”  (潮语‘何音3’)。洒茶时冲罐要靠近茶杯,叫“低斟”,以免激起泡沫、发出滴沥声响,且可防止茶汤散热太甚;要按顺时针方向(三杯以上者)将茶汤依次轮转洒入茶杯,须反复二、三次,叫“关公巡城”,使各杯汤色均匀;茶汤洒毕,罐中尚有余沥,须尽数滴出并依次滴入各杯中,叫“韩信点兵”。余沥滤出,长时间浸在罐中,味转苦涩,会影响下一轮冲泡质量;余沥又是茶汤中最醇厚的部分,所以要均匀分配,以免各杯味有参差。
    洒茶既毕,即可延客品茶。品饮时杯沿接唇,杯面迎鼻,边嗅边饮。饮毕,三嗅杯底。斯时“芳香溢齿颊,甘泽润喉吻,神明凌霄汉,思想驰古今,境界至此,已得工夫茶三味。”

你是本文的第996位读者
来 源: 《餐饮世界》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