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说清朝末年,广东省潮阳县沙陇乡(今汕头市潮南区陇田镇)有个名叫明辉的人。此人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已先后去世,剩下他孤身一人,靠种田为生。在当地,人们只知道他名叫明辉,并不知道他究竟姓什么。由于经济比较困难,明辉一直过着清苦的生活。好在明辉是个头脑灵活的人,懂得变通。这年冬天,明辉见一位乡亲在向柑农收购潮州柑准备运往香港贩卖,他深受启发,认为种田难以糊口,便弃农从商。明辉经过求情,那位乡亲终于同意让他一同押送潮州柑往香港。到了香港,明辉干活十分卖力,博得那位乡亲老板的喜欢,遂送给他一些钱。
第二年冬天,又到了潮州柑收获的季节。由于手头有了一些本钱,明辉也大胆跟着干起了收购潮州柑然后又卖出去的行当。他的经营方式可谓与众不同,即采用先多付款,采购后余款留存于柑农家中,待明年收购时再进行结算。此种经营方式得到柑农们的欢迎,纷纷把收获的潮州柑贩卖给他。 可是到了第三年,明辉这回的柑款却是赊欠的。柑农们念及前情,没有人向他追讨欠款。有了柑农们的支持,明辉便成了一名柑商。他不但把生柑生意做到香港,而且还做到了暹罗(今泰国)。可惜生意不好,这一次他除了付还柑农的欠款外,所剩无几。 有趣的是,明辉从暹罗回来时恰好与本县一位刘姓官员的儿子刘某搭乘同一条船。在言谈中,明辉得知刘某是潮阳谷饶新陂乡人,这一次是要回乡探望年迈的双亲。在七天七夜的相处中,两人意气相投,谈天说地,还互赠了照片。明辉心想:自己已是五十出头的人了,无妻无儿,要好好利用刘家这一关系为自己的晚年捞一些好处。于是,明辉在回家的第三天便备办了一担煮熟的山珍海味赶往谷饶新陂乡探访刘家。刘家见推辞不得,只得收下明辉的礼物,然后回赠了一些日常用品给他。从此以后,明辉便成了刘家的常客,还经常出入衙门,沾了刘家不少光。不久,明辉又巴结到一位军官,狐假虎威,可谓神气十足。因此,家乡人便称呼他为“明辉爷”了。 有一天,明辉又结识了本县和平溪头乡一位姓吴的人。在言谈中,明辉得知吴某家中有个年已二十的女儿尚未出嫁。明辉心想:何不把姓刘的儿子说成是自己的儿子,并将吴某的女儿介绍给他?于是,一出恶作剧便在明辉的脑海里孕育而成。他拿出新陂乡刘某的相片对吴某说道: “这是我的儿子,你看他长得怎么样?” 吴某看了看相片,为难地说:“光看相片怎么行呢?我看还是先看看你儿子后才作考虑。” 明辉听后搭腔道:“说的也是呀。过几天我会给你回话的。” 明辉一回到家,便准备了一担聘礼,匆匆赶往溪头吴家说明原委。明辉这一做法弄得吴家哭笑不得。吴某苦笑着说道:“这怎么行呢?亲事未定,不能随便收你家的聘礼。” “哎呀!这有什么不好呢?这门亲事我儿子已经同意了。这份聘礼你要是不收下,我哪有脸面去见人呢?”明辉不管三七二十一,非要吴某将聘礼收下不可。吴某心想:要是明辉将此事传扬出去,日后对女儿的影响不好。在进退两难的情况下,吴某只得硬着头皮将聘礼收下了。明辉见吴某已经收下了聘礼,心中暗喜,又连忙赶到赤寮新陂乡刘家,给刘某的儿子做媒。刘某一听,也哭笑不得,遂以某种理由予以婉言谢绝了。明辉自作主张,自找苦吃,只得垂头丧气地回来了。 过了一段时间,吴家便催明辉趁早将儿女的婚事办了。明辉心里暗暗叫苦,只得以儿子赴暹罗未归有意拖延下去。后来吴家逼紧了,明辉不得不将吴某的女儿介绍给一位香港商人做小老婆了结此事。这就是明辉导演的一出无子娶媳妇的闹剧。 又有一天,明辉拿出一百银元叫一个亲戚到附近灰窑定购贝灰准备建新厝。过了几天,明辉又派那个亲戚向灰窑老板说他要预定二窑质量最好的贝灰,越快越好,到时付款领货。须知当时一百银元只能换一担贝灰,二窑质量最好的贝灰可是个大数目哩。但灰窑老板认为明辉是个财神爷,到时再跟他结算也不迟。因此,灰窑老板便叫伙计做好准备。过了两天,明辉便派人将二窑贝灰挑回来,又派人从商铺赊来杉木、砖瓦、大米等建材和粮食,请来木工和泥工,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建起了一座新厝。新厝建成后,灰窑、砖瓦铺、杉铺、米铺的老板及木工、泥工等前来跟明辉结账,明辉又以暹罗的款未寄到为由予以拖延。后来他们想到官府去告明辉,当得知明辉与官府有勾结,官府为明辉撑腰时,此事也就不了了之。这又是明辉玩弄的无钱建新厝的鬼把戏。 “明辉爷无儿娶媳妇,无钱建新厝”的故事从此便在潮汕地区民间流传开了。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