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朥.jpg

中秋时节,朥饼除了在潮汕城乡抬头不见低头见,它还乘坐阿拉伯神话中的飞毯,到处飞——快递寄往全国各地。

“朥饼”的“朥”这个字,外地人不太懂,“秀才读字读半边”,读“劳”就对了。但潮音读la5(拉5),是个很古老的字(词),先秦就使用了,写作“膋”,《诗·小雅·信南山》:“执其鸾刀,以启其毛,取其血膋。”汉·郑玄笺:“膋,脂膏也。”后代沿袭使用,《汉书·礼乐志·郊祀歌》“焫膋萧”,唐·颜师古注:“李奇曰:‘膋,肠间脂也。’”

“膋”就是动物的油脂、脂肪,双音节词也作“油膋”,潮语有“无油无膋食把烧”,古代也有此双音节词,如《太平御览》卷三十引《荆楚岁时记》:“《荆楚岁时记》曰:正月十五日,作豆糜加油膋其上。”

“膋”字在古代也写作“膫”,是异体字,《说文·肉部》:“膫,牛肠脂也……膋,膫或从劳省声。” 南朝·梁·简文帝《对烛赋》:“豹脂宜火,牛膫耐寒。”“牛膫”,就是潮语的“牛朥”,牛的油脂也。

“膋”字《说文解字》解释为“从劳省声”,就是以“劳”为声旁而省去下边的“力”,故云“劳省声”。潮音文读应作lao5(劳),今读la5(拉5),乃白读音。另外,此字民间多写作“朥”,从“月(肉)劳声”,左右结构,不省,与《说文解字》“从劳省声”的“膋”异曲同工。既然群众都用开了,认同了,从之(朥)亦可,不必泥古也!

“朥”字绝对是潮语的高频字(词),稍微整理一下,有如下若干常用词语:

“朥”即动物的脂肪,如“牛膋”“鸡膋”“鹅朥”等。多用以指猪油,也称“猪膋”,澄海有著名的“猪朥粿”,是一种深受老百姓欢迎的小吃。煎“蚝烙”时,其秘诀是“厚朥热火芳臊汤”,也即:猪油要多放,火要猛,最后还得蘸点鱼露。

冬天猪油凝结而成雪白光滑的膏状,我们由此而理解了“肤如凝脂”“民脂民膏”等成语。

猪的整块脂肪叫“肪膋”(肪,潮音bang1,帮),北方叫“大板油”,炸猪油最好。过去的猪肉、植物油都是限量供应的,一个人几毛钱的肉票多用来买“肪朥”榨油,以供日常炒菜之需。

腹腔中成网状的薄脂肪叫“膋帕纱”,过去餐馆里做的芋泥,多以“膋帕纱”包裹之,既甜又香。

朥囝,是零碎的脂肪肉块儿,买不到“肪朥”时,“朥囝”也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朥囝炸油量不多,但其渣“朥粕”超好吃,因为带点肉。

朥粕,就是炸过油的脂肪渣,多用以炒菜,炒芥蓝、包菜等。鸥汀等地的厨师们,还创造了食货们青睐的“朥粕糜”(猪油渣粥)。俗语还有“舐朥”“舐朥舐粕”“舐朥舐硧”,形容老是跟在人家后面表示对其某种东西的喜爱,希望也能分得一杯羹。

装猪油的陶瓷罐儿,叫做“朥硧”(潮音dang6,荡),或者“朥钵”。过去,曾经有过食不果腹的年代,华侨从东南亚各国寄来大米和“朥”,则是用铁皮箱子装的,叫做“朥哔”。“哔”也用作量词,如说:“哔朥暹罗阿叔寄来个。”(这箱猪油是泰国阿叔寄来的)后来才知道,“哔”是马来语,就是铁皮箱子的意思。

用“朥”做的好吃的饼食点心,除了有“朥饼”之外,还有“朥糕”。“朥饼”多了去了,“朥糕”你听说过吗?

澄海一带,都认为“南洋朥糕”最好吃。所谓“南洋”,可能是“莲阳”的音变,在韩江支流莲阳河以东、即现在莲下、莲上一带。有人则认为,是南方的一大片田野,那就要写作“南垟”了。澄海“朥糕”的老品牌是“光华朥糕”,创始人叫杜光华,澄海县塗城乡人。民国初年设店于家乡,铺号“光华”。“光华朥糕”有乌豆沙、芝麻两种。乌豆沙质细如泥,厚朥精制后必窖藏1至3年后方能采制;芝麻糊制后,也须密封于盛器,放进井心冷却退火后才用。朥糕皮薄如纸,用糯米粞掺水柔和后碾成薄片做成。光华朥糕驰名各地,远销东南亚。朥糕基本上是泡在“朥”里的,以其冰凉、润滑、香甜之特点而脍炙人口,尤其是在那“勒紧腰带过日子”的年代里,更觉美味无比。我三十多年前吃过的“朥糕”,则是“苏南糖果厂”出品的,味道清甜适口、爽快非常。不知道现在吃起来,还会有这种口感吗?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