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素称海滨邹鲁,历来人文荟萃。唐代韩愈贬潮,“到潮才八月,赢得潮州山水俱姓韩。”可谓尊崇之至,礼遇有加。也足见潮人不排外,对中原文化融会贯通,含英咀华。清代蓝鼎元治潮,时间也只有一年多。由于他敢于摧抑豪强,公正断案,整顿治安,破除迷信。在潮汕老百姓中,也受到交口称赞,一时传为佳话。

    蓝鼎元生长于福建,年幼勤学,广读诸子百家、礼乐名物、韬略行阵等书籍。熟习经史,通达治体、尤喜经济之学。蓝鼎元的才学受到时任福建巡抚的名儒张伯行的器重,称赞他是“经世之良材,吾道之羽翼。”雍正元年(1723),蓝鼎元以优贡被选入京,校书内廷分修《大清一统志》。蓝因此对全国形势更有全面的了解并从中获得不少知识。雍正五年(1727),由于大学士朱轼的推荐,雍正皇帝召见他。蓝条奏经理台湾、河漕、兼资、海运、凤阳民俗土田、黔蜀疆域六件时务,深得雍正赏识。不久授予蓝鼎元潮州府普宁知县之职。

    雍正五年(1727)七月蓝鼎元到任。十月兼署潮阳知县。蓝鼎元普宁、潮阳之任虽然仅有一年多,却干出了颇为轰轰烈烈的业绩。

    首先是遏制豪强,整肃治安。最典型者莫如惩治披着儒士外衣的恶霸马仕镇。马仕镇是个“乡人畏之如虎”的大盗,却捐资买来太学士的头衔。且由于“马氏巨族,其丁男二千有余,分三寨鼎足而居,左右乡村,莫敢睨视。”百里之内怨声载道,三十余年祸害半个潮阳县。蓝鼎元到任前的几位县令都不敢法办他,不得已采取“招抚”政策也未能奏效,反而助长其更为猖獗。蓝鼎元嫉恶如仇,乃用计智擒马仕镇,并派遣官兵缉拿马仕镇的匪帮。在掌握了马仕镇三十多年作恶多端的确凿证据后,蓝上书请求部院革去马的监生“功名”,以便对其依法处理。后此事虽受上司控制而未果,但毕竟打击了豪强,伸张了正气。

    蓝鼎元善理讼事。《清史稿·蓝鼎元传》称其“长于断狱”。《潮阳县志》则说:“有包孝肃复生之称”。他断案注重调查研究,缜密推理。“惩罚不法保正假尸案”,正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保正郑侯秩之妻认一具溺水死尸为其夫,控告萧邦武等五人为凶犯。其实萧等五人都是一般经商贸易人,从未做过伤天害理的事。倒是郑侯秩身为保正,和盗贼相勾结,祸害民众。得知县令严惩不法之徒,郑畏罪逃走。蓝鼎元经缜密分析后快速部署缉捕。三天后终于在惠来活捉纵盗殃民的保正郑侯秩,将其论罪惩办。而其死尸,原来是一多日溺死饿丐。百姓皆赞蓝县令明察秋毫,一时传为美谈。

    蓝鼎元还辛勤从政,“黎明视事,漏下二鼓而后退食”,且为官清廉。其中难能可贵为人称道的例子,是一到潮阳就把已成为惯例,原可归入自己腰包,为数达二千两银子的渔船例金作为陋规废除。这无异于“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在封建社会,这种洁身自好,两袖清风的胸襟和举措,确是堪称楷模,不可多得。同时,蓝鼎元还废除数目相当的地乡约保正换照费,以后又把可作为县令个人收入每年达二百多石的公田租谷拨归书院和义学,作为教育经费兴学育才。由于他不敛财,更没有额外收入,他个人经济就显得颇为拮据。他说:“莅官以来,未曾制一衣一丝自奉,妻妾竹钗布裙,未曾以一分金银为簪。”足见其淡泊自守的高风亮节。

    蓝鼎元的事迹,广为传诵的远不止上述这些。可以说,他匡扶正义、嫉恶如仇、革除陋习,勤政廉政的故事,在潮汕大地不胫而走。这也正从一个侧面说明:为老百姓做过一点好事的人,老百姓是不会忘记他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弘扬传统文化,可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正是有感于此,汕头市地方志办公室的黄瑾瑜同志,积数年工夫,取材于清蓝鼎元的《鹿州公案》编著成《蓝鼎元治潮史话》一书,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

    该书分四部分,一是惩治豪强,查办恶吏;二是严惩讼师恶棍;三是打击盗贼,治理治安;四是破除迷信,革除陋习。大致上,对蓝鼎元的主要故事和事迹,都涉及到了,这也可见编著者收集、整理的工夫。每个章节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长线穿珠,集腋成裘,通篇读罢,顿觉蓝鼎元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地方志工作是一项重要工作,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风土人情,典章制度均赖之以记录存档。但做好该项工作,是要淡泊名利,耐得了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才行的。倘能沉潜下去,不单能做好工作,还可以搞些研究,出些成果的。诚然,那将是豁然开朗,又一番新天地。

    在《蓝鼎元治潮史话》即将付梓之际,遵嘱写下了这一段话,既勉他人,也兼自勉。是为序。

    (《蓝鼎元治潮史话》近将由出版社出版发行。标题由编者所加。)

你是本文的第944位读者
来 源: 《汕头日报》2003-08-03
作 者: 钟展南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