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揭阳林培庐因在民俗学(包括民间文学)研究方面的重大贡献,被誉为潮汕民俗学研究的先驱。他的《揭阳风土记》蜚声民俗学界,浙江知名学者周作人评其书云:“自有民俗学以来所未有之作也。”他的《潮州七贤故事集》由上海天马书店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出版,此集广泛搜集潮州后七贤即林大钦、翁万达、郭之奇、罗万杰、黄奇遇、许国佐、肖端蒙的轶事趣闻,笔端带神秘色彩,内容丰富,故事动人,深受读者喜爱。他先后出版的民间文学作品集还有《潮州历代名人故事》、《李子长活画故事集》、《民间世说》和《岭东畲歌集》等。 林培庐,名植桐,亦称培庵,生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祖籍揭阳县桃山都苏坑村(今属揭东县登岗镇),父林清源,曾长榕江中学和海康教育局,颇有文名。培庐幼而受家庭熏染,后又就读于北平国立平民大学6年。在学期间就常在京津各大报纸发表文章。自1930年以后,他就在报刊从事民俗研究的编辑工作。1930年在《岭东国民日报》编“民俗”专刊共98期,同时期又在《潮梅新报》编《民俗周刊》共出50期;1931年3月起编不定期《民声》,并抵香港编《民侨旬刊》共 8期,11月转绍兴编《民间汇刊》,不久又到天津《庸报》编《民间文艺特刊》2期。1932年到山西《大同日报》编《民俗旬刊》共5期,旋又辗转上海编《国风周刊》共出10期。 林培庐对民俗学研究的努力,颇引人瞩目,时隔60多年以后的 1998年2月27日,远在台北市的中国民俗学会创始人之一、九十高龄的娄子匡先生,在寄给揭阳作家林英聪的信中说:“揭阳对民俗学研究之发扬,由林培庐先生的《民俗周刊》,请调查林先生之后裔与近来揭阳的继起人物,以便表扬……” 林培庐于1938年因日寇飞机轰炸潮汕,受炸弹震吓而脑溢血去世,年仅36岁。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