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字,在潮汕语音中,有“浪”,“挪鞍切,七声”、“南,四声”等读音。还有一个读“览”,表示很差、很坏。“他的身体烂死,要设法食点补药”(他的身体太差了,要想法子进补);“这座老厝太烂,不能住人了”(这座房子太古老、腐朽,不能再居住了)。
    “烂戏多诙谐”的“烂”字,也读“览”同样表示很差、很坏的意思。“烂戏多诙谐”,是潮汕观众对那些质量不高的戏班的断语.并推及类似的人事。
    潮汕人好看戏。潮汕自古多戏班。演出市场方面,从来竞争十分激烈。有进取心的剧团,便在演出质量方面下功夫,力争赢得声誉。
    从前的潮汕,有“怡梨鼓,梅正嬷”;“中一服饰,赛宝曲”的俗谚。就是说,这几班潮剧各有所长。“怡梨鼓”是指老怡梨春班武畔击乐鼓点好,变化多端;“梅正嬷”指老梅正兴班的女演员特别动人;“中一服饰”是指中一枝香班的台面服饰新颖艳丽;“赛宝曲”是指老赛宝丰班的唱腔音乐和伴奏非常出色。这些戏班,都在某一方面具有特色,因而有号召力,一个班名便是一块金字招牌。因此民间还流传有“无请老正兴,甜棵无欲舂”;“老源正,无看心头痛”;“三正顺,无看心头混”;“老正顺四生八旦十一丑”等谣谚。“静过老三正”,是说老三正顺擅演文戏,唱做细腻,极吸引人。它的伴乐比较低沉,仅起到衬托演员唱腔的作用。所以,观众便能听清演员的唱工。这比那些吵吵闹闹,让伴乐淹没曲乐的戏班强多了。
    某些戏班则不然,不走正道,却在低级趣味方面挖空心思,或让丑角卖噱头,随意加插些与内容无关、格调低下的语言,以取悦部分观众;或让小生与花旦在台上挤眉弄眼,卖弄风情,穿插一些下流的动作,恣意挑逗观众,博取台下的掌声。
    有的戏班,热衷于机关布景,放飞刀、喷狗血;或让花旦穿短裤露大腿,头上装着闪光的灯泡,身上贴着对联等奇异装扮。这纯粹是戏剧的末路。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对戏曲提出许多有益见解:一是“戒荒唐”,一是“戒淫亵”,一是忌“语言恶习”和“科诨恶习”。对此,潮汕观众一言以蔽之:“烂戏多诙谐”。
    无真本事的人,尽出歪点子,不走正道,只靠吹吹拍拍,拉关系钻空子,以此谋取名利。百姓也同样用这句俗语去概括。

你是本文的第1014位读者
来 源: 《逢看湖山便忆家》
作 者: 李汉庭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