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铳:明代武器两度改良——南澳县海防史博物馆内珍藏着中国第一代金属管形射击火器 文化习俗 图1张

    火铳初创于元代,是依据南宋火枪尤其是突火枪的发射原理制成的。火铳在元代创制以后即被用于作战,到元末时期使用逐渐频繁。鸦片战争时期,外国列强打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为了抗击外国的入侵,潮汕沿海加强武装,都会在船上配备火铳。南澳县海防史博物馆内珍藏着一门明代的火铳(如图),是2013年从收藏家梁志军处购买的。
    展柜中的火铳铳身细长,呈圆筒形,后半部呈球形隆起,整支火铳通长35厘米。南澳县海防史博物馆馆长黄迎涛介绍称,明代火铳有时也称“火筒”,是中国古代第一代金属管形射击火器。火铳为明代标准武器。这种铳由前膛、药室和尾銎构成,前膛内放弹丸。隆起的药室壁上有火门,供安放引线点火用。尾銎中空,可用于安插木柄,以便于发射者操持。据了解,由于火铳在元末战争中显示了较大的优越性,所以在明代前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黄迎涛告诉记者,火铳在明代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朱元璋建立明王朝为开端,以建文帝失位而结束。明初,朱元璋不断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发展兵器制造,把元代创制的初级火铳,加以规范统一,根据实战的需要,发展成包括大中小三种类型在内的洪武系列火铳。洪武系列火铳按形体大小、构造特点和作战用途可分为三类:其一是装备单兵使用的手铳,其二是装备于战船和关隘守备用的中型碗口铳,其三是专用于城防要塞的大型铳炮。第二个阶段自朱棣称帝至正德末年佛郎机传入前为止。朱棣称帝后,对火铳的发展尤为重视。并对其改进,在外形方面,前膛由直筒改为由筒口到药室逐渐增大的形状,即药室壁加厚,使设计更加合理,也更加科学。同时增加了火门盖,使其更加安全、可靠,利于作战。再次是增配了装药匙,使药量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避免了药多或少带来的危险。最后增加了“木马子”,用以压实火药,增加爆发力,增大射程。
    总之,火铳的制造和使用到了明代发展更加规范、合理和科学。火铳一般由二人一组发射,一人负责支架和瞄准,一人负责点火射击,它的出现,使火器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是中国最早的步枪制式。直至嘉靖年间佛郎机炮与火绳枪传入后,兴盛两百余年的中国火铳才在明军中退居次要地位。

你是本文的第700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7、7、19
作 者: 李德鹏 摄影报道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