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妙剪 韵味十足 文化习俗 图1张
  

    龙与我国历代的工艺美术品有着密切的关联,刺绣、印染、竹木石雕、草藤编织、泥塑、陶瓷、剪纸等几乎所有品种都留下了龙的身影,龙的形象使工艺美术品更加丰富多彩。汕头有不少剪纸名师巧匠为壬辰龙年而创作了很多作品,新闻媒体也广为宣传。而今文中的这幅剪纸却与众不同,别开生面,作者将龙的艺术形象与潮汕地区民俗活动、名胜古迹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思新颖,以人为主,主题明确,思想性强,表现力十分丰富,令人耳目一新。这是黄少琼工艺美术师刚刚问世之作,值得为之撰文加以介绍。

    这幅《国泰民安》剪纸宽94.5厘米、高99厘米,以柔薄的大红宣纸作为表现的载体,借鉴国画、民族音乐等艺术形式之所长,经精心构思,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表现了潮汕人民欢庆壬辰年传统节日,洋溢着一派国泰民安、喜庆祥和气氛的画面。作者根据剪纸在构图上没有空间,不讲透视,不顾比例,互不遮挡等特征,将天、地、水上三度空间放在同一平面上,建筑物的静态与人物动态巧妙组合,春节、元宵、端午等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和民间艺术融为一体,对不同空间、时间的不同物象进行描绘,绝妙匠心跃然于纸上。但见画面上潮州古城的“广济楼”、汕头中山公园的“九曲桥”、潮阳的“文光塔”分别于中间偏上、左下、右上等位置,高大的“广济”城楼张灯结彩,“文光”古塔矗立长空,“九曲”桥曲折迂回,枝叶繁茂的大榕树和其它树木掩映于城墙一侧及桥前、塔下,不把纸面上“话”给说完,给人留下更多联想的艺术空间。天空上祥云飘鸟儿唱,龙、鱼、蝴蝶、猴等几只大小风筝在空中飘荡,旷地上的大人在仰首观望,小孩拿着线辘在奔跑,可谓天地之间和谐美妙。城门前的广场上另有一番情景,一位老人和几个姑娘围坐在八仙桌旁拿着铰刀剪纸,引来许多人的围观,为之啧啧称奇;孩子们或在坐木马、或在溜旱冰、或在游花灯、或在耍风车、或在挂灯笼,形态不一,生动活泼,意趣盎然。画面下方的桥上人头攒动,扶老携幼,或站或坐,或抱或背,姿态各异,正在观看湖面上的龙舟竞赛,“加油!加油!”,健儿们奋力划桨,击鼓呐喊,夺标在即。右下侧的舞龙队走过来了,伴随着一阵阵锣鼓声,在执龙珠者的引导下,龙头、龙身、龙尾舞动起来,威武矫健。整幅作品通过75个男女老小的人物形象,3条龙的不同表现形态和其它景物的配衬,构成了既欢乐喜庆,又统一和谐的画面,凸显主题鲜明,疏密适宜,虚实相衬,层次分明,动静结合,变化多端等特点,富有艺术感染力。

    作者在运用艺术语汇和工艺手段上恰到好处,注意点、线、面的交错,表现的物象中以阳剪为主,阴剪为辅,巧妙地用上锯齿、月牙、水、云、万字、回、朵花、金钱等传统纹样,使用细而流畅的“阳剪”线条勾勒人物形象,保留树木、建筑物等面积的用“阴剪”,或“阴阳剪”相结合,使画面黑白明显,富有节奏感和美感。如天空上的风筝和城楼上用“阴剪”,云纹用婉转流畅的“阳剪”,阴阳映衬,使城楼更为稳重,云也显得更加空灵,形成了强烈对比,充分体现出刀味和纸感。剪纸作为民间文化的表现形态,已从单一的民俗剪纸走向多元发展的道路,包括传承型原生态民间剪纸和创新型现代剪纸两个概念,没有传统就没有现代,没有现代就不会有未来,要有所发展,充满新的生命力,就必须与时俱进,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造出新的形式,新的作品。黄少琼工艺美术师勤于学习,潜心钻研,不追求名利,自觉地借鉴其他艺术的表现手法,大胆探索和创作,给汕头剪纸艺术之花增添新彩!

你是本文的第562位读者
来 源: 《汕头日报》2012-04-08
作 者: 曾广锡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