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化精美 刻画纤细——金漆画挂屏《七贤上京》欣赏 文化习俗 图1张
                                     ▲七贤上京(金漆木雕) 辜才栩

     金漆画是潮汕地区传统工艺之一,历史源远流长,至清乾隆年间已形成独特而又完整的民间装饰绘画艺术体系,在我国髹饰工艺中独树一帜,成为潮汕地区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然而,金漆画作为独立的艺术欣赏品却是极为少见,除非是为参加展览会或有专门要求,因为这既费工又耗料,正如潮汕俗语所说的“起个鼎煠粒卵”,所以艺人们一般是不会为之制作的。文中的这幅金漆画以挂屏作为表现形式,悬挂于大厅墙壁上,金银互映,黑金相衬,显得古朴华丽,韵味独具,令观者耳目一新。

    “七贤上京”指的是明朝崇祯戊辰科,潮州人辜朝荐、郭之奇、黄奇遇、宋兆伦、梁应龙、杨任斯、陈所献等七人,同榜登进士,成为潮州人感到荣耀的盛事。而此也常作为民间工艺品的表现题材,更显其地方性的独特。这幅挂屏长109厘米、宽49厘米,采用散点透视法构图,表现的是七个书生带着七个书童远离家门,赴京科考的情景。画面的中间上方是一座造型精致的亭台,三位书生因路途跋涉,到此歇息片刻,一人正在招呼书童收拾东西,两人在亭前拱手作揖。右下方的两位书生分别骑着马,前面的回头似乎在鼓励随后的同伴;两个书童一前一后,前面的挑着沉重的书箧在路上行走,另一位却紧随主人之后。左下方却另有一番情趣:这匹马在一座桥边就不肯动步,书生下马站在路旁,摊开双手显得有些无奈,书童只好站在桥上用力拉着缰绳……情节刻画生动有趣,惟妙惟肖。左上方一位骑着马的书生已接近城楼,回首看着后面的同伴们。画面表现出这些人物不辞劳苦,行进在千里迢迢的山路上,神态各异,动静有别,刻划细腻,栩栩如生;马匹的静立、慢步、扬足等形态不一,起到衬托人物形象的作用。此外再配置上远处的高大城楼、连绵山峰、葱茏树木,近处的亭台、垂柳、山石、小桥、小树等,情景相融,有情有趣,疏密有致,虚实相生,每一个局部都互相呼应,从而构成一个完美的整体。所有这些物象都在这块漆板上平面描绘,看似简单,其实从制作工序到描绘技艺都很复杂的。它以杉木为底板,运用传统制作方法,经髹漆、水磨及手工将其推磨成光滑如镜的黑漆板。作画时将纸稿复在漆板上,用描笔蘸漆勾勒物象轮廓,或平涂上一层薄漆,小桥的踏级、亭台的墙壁用“银粉”晕化;人物头部用“银”、服饰用“红金”平涂;远山、石头、城墙的砖、亭台的地板用“红金粉”晕化;树木用“红金”描绘;马匹用“青金粉”与“红金粉”混合晕化,晕化使用的工具就是格纸和棉花团,正是这传统手法使表现的物象明暗变化,显现不同层次的亮度,立体感强烈,具有“工笔重彩”的韵味,从而产生出特殊的艺术效果。此外,还要运用金漆画另一独有技法“铁线描”,在大面积平涂之后的人物脸部、服饰、头饰等,用尖小而硬的铁笔将漆膜刻透至黑色漆板,使金银面现出一道道的黑色线条来,十分纤细,令人赞叹不已,这也就是金漆画独具的艺术魅力。这幅佳作就出自潮安县金石辜厝村年近花甲的辜才栩之手。他自幼受祖辈从事工艺氛围的薰陶,拜师学习金漆画艺术达四年,如今已是远近闻名的金漆画艺人。

你是本文的第1011位读者
来 源: 《汕头日报》2011-04-10
作 者: 曾广锡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