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是一种民间的美术创作展览,也是一种特殊的彩塑艺术。它广泛利用植物、谷类、果皮等为制作材料,裁贴成各式各样的飞禽走兽,或构筑成充满野趣的小动物园。民间艺人们的巧妙选材,往往令人叹为观止。比方一只白鹤,可用生木薯削出片片的薄片作羽毛,用桂竹枝作鹤脚,用黑豆作眼睛,用红萝卜作丹顶。还有的用竹笋外壳可制作黄羽鸡。 解放前,潮安庵埠镇在中秋之夜,赏月之际,拜月的除了月饼果品之外,还有特别有趣的彩青。它用盘作底,用一切农作物如芋皮、笋壳、龙眼核、香蕉皮等制作成一盘盘精彩的工艺品。 如用一片片芋皮制成蓑衣,再用旧棕叶制成竹笠,用地瓜雕成老翁,戴上竹笠披上蓑衣或江边垂钓,或荷锄除草,或驶牛犁田,生活气息浓郁,形象极为生动;如用蔗叶、葵叶扎成炸婉,用萝葡雕成鲜花染上颜色,简直可以乱真。还有用麻骨制成天牛,再用撕去羽的鸡毛作触角,用墨染上一节黑一节白,在天牛身染黑后加上白点,更是唯妙唯肖。 传说当时潮安浮洋有一位泥塑师傅叫吴潘强,有一年他被聘到这里献艺。这位师父只向主人要了一个水缸和一个厚密的缸盖,并神秘地把这个米缸锁在房子里。主人见他从未动于制作,中秋时日已近,怕届时落空,再三催促。而这位师傅却说误不了,说完仍是终日闲游睡觉。到十五夜那晚,还未见其动手制作,主人冒火了,正想上门责问,那知这位师傅打开缸盖一看,两只长着茸茸白毛的白毛猴,便从缸里端出来。原来吴师傅早就用制豆干的废料豆渣,捏成一只只猴儿,盖在缸里让它发霉长毛。这件别出心裁的艺术精品,使观者万人空巷,传为佳话。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