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的皮影戏,是中国传统戏剧表演艺术的一个剧种。
    皮影戏,相传起源于汉代。据稗史所载:“汉武帝因李夫人之死,思之不置,有齐人少翁者,自称有术能置之,帝召入宫,乃设帐张灯,帝则坐他帐望之,仿佛见李夫人之像,由是之后,即有影戏。”
    其实,“皮影戏”萌芽于北宋时期。据《都城纪胜》一书指出:“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簇,人物禽兽,后用彩色装皮为之,其话本,与讲史者颇同,大抵真伪参半。忠公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予以丑貌,盖寓褒贬于市俗之眼也。”
    《都城纪胜》是北宋时“耐得翁”所著,他的文中有可注意的两点:一是“初以素纸雕簇。”大抵与“走马灯”的情况相似;之后,才以“彩色装皮为之”,从“纸影戏”进展而为“皮影戏”,形式上就更为像真了。其二是提到“其话本与讲史者颇同”,可知道那时候的“皮影戏”,不仅有人物动作,并且还有说故事的“旁白”;也就是“皮影戏”与彼时开始流行的“宋人话本”,实际上已经互相配合,结成一体。
    宋室南渡以后,影戏随之流行于杭州以至江南。到了明、清时期,仍保留着南宋时期的余韵。富敦礼在《燕京岁时记》中曾叙述:京师的影戏,当时有“龙虎影”与“滦州影”两派。
    流行于陕西、河南、甘肃而传至京师的,称为“龙虎影”,是西城派。流行于北京以东而传至京师的,称为“滦州影”,则是东城派。
    潮州是“皮影戏”特别发达的一个区域。清人笔记述及潮州影戏者,有如下数则:
    汪鼎《两韭庵笔记》载:“潮郡之纸影也佳,眉目毕现……潮郡城厢纸影戏、歌唱彻晓,听达遐迩。”
    李勋《说映》卷十三载:“潮人最尚影戏,其制以牛皮刻作人物,加以藻绘,作戏者匿于纸窗内,以箸运之,乃能旋转如意,舞蹈应节,较之傀儡,更幽雅可观。说者谓此戏惟潮郡有之,其实非也。”
    陈坤《岭南杂事诗钞》卷五载:“怡情不觉五更寒,莫听钟鸣必尽欢,太息浮生原若戏,那堪戏在影中观。(注:潮人最尚影戏,以牛皮制为人物,结台方丈,以纸障其前隅,置灯于后,将皮影人物弄影于纸观之。价廉工省,而人多乐从,通宵聚观,至晓方散。严禁之,嚣风稍息。)
    古时的潮州影戏,影中人物俱用牛皮或驴皮、羊皮制成,先要将皮革在桐油小浸过,使其透明,然后剪作人形,加上彩色;每一个人分为身、首、四肢六部分,再连缀起来,用铁枝,丝线操纵,便能活动自如。演出之时,台内燃灯,台面装一竹框窗架子,糊上半透明的素纸以为幕,一如今日之银幕,作为投影之用。所以,潮州人又称为“竹窗纸影”戏了。
    揭阳有“皮影戏”表演,大约可溯至明代以前。明初,揭阳城已设有“伎馆”的戏剧团体了。因“皮影戏”唱曲说白皆为地方潮语,其剧目也多采自地方故事,富有地方感情特色,自明清以来,皆为揭阳群众习俗所喜爱,还风行于印尼、新加坡等海外潮侨聚居地。
    清末,揭阳皮影戏改投影为现形,旋用小木偶造形,变平面人物为立体人物,改竹窗为绣幕,木偶服饰穿戴,背部和两手各系铁箸供操纵,由“竹窗纸影”演变为木偶了。
    皮影戏班的艺人,往往一身兼任编、导、及配乐等工作,还要连唱带说一脚踢,每一出戏都是一手包办,真是身怀绝技。正所谓,“脚拍锣,手拍鼓,头还要撞深波。”
    过去,每逢村寨婚丧喜庆,有钱人家都要聘皮影戏班助兴;正月迎神,年关谢神,节日庙会,也常聘演出以凑热闹。近年,虽然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皮影戏——这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剧种,还占有一定的文化市场,有些地方的演出还相当活跃。

你是本文的第1714位读者
来 源: 《揭阳民俗故事》
作 者: 蔡汉炎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