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山客的民间文学非常丰富,既有远祖起源传说的历史积汇,又有现实生活活水的源源注入。它记录了半山客人生活的足迹,从历史到地理,从文学到风物,从生产到生活,从常识到哲理,无所不包,是半山客人的一部生活教科书和风俗画卷。 半山客民间文学包括民间歌谣、谚语、歇后语(谚语和歇后语在半山客方言章叙述)和民间故事等。这些内容,许多原本就是出自半山客区:有的则是从外地传入的,传入后增加了—些地方色彩,因此可以认为它是中原文化和周边文化交流融汇的产物。 一、民间歌谣 半山客民间歌谣中,最大量和最具客家特色的首推客家山歌和客家儿童歌谣。下面先谈儿童歌谣: 客家儿歌童谣各地都有,一些是互相传播的,内容大同小异。依其内容可区分为五种。 ——是游戏歌。儿童在做某种游戏时念某种儿歌,边做边念。如《捡石子》游戏歌:“醮一醮,捡一只;醮指公,撮—双;三双对,撮一对;祝英台,一盘来”。《点到那侪出》:“点指浓钮,龙幡困斗,佛子烧香,蚁子过岗,尖尖率率,点到那侪那侪出”。 二是幼教歌。从数数、称呼到认识周围事物和简单事理。如《秀才娘》:“月光光,秀才娘,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割韭菜,韭菜花,结亲家。亲家门前一口塘,捉条鲤麻八尺长,头啄来食,尾啄来尝,中间留来讨埔娘(娶妻)”。 《两姐妹》:两姐妹,把篮去摘菜,摘一皮,留一皮,初三初四嫁满姨。满姨嫁那往?嫁到南山大路直直上,船来等,轿来扛,扛到风门坳,耳环摘来堆圣诰,堆下阴,堆下阳,唔得无光来拜堂;肥猪肉,肥嗟嗟,瘦猪肉,爱粘牙,唔当猪肝炒豆芽。 三是绕口令。用来训练儿童口齿语言:“墙上挂只鼓,鼓上画只虎,老虎抓烂鼓,买块布来补,唔知是布补鼓还是布补虎”。 四是耍逗歌。如“奇奇奇,猫子抓狐狸,狐狸跳落溪,捉到一只大公鸡”和“废手子,偷挖姜,瞎子看见(和)聋耳讲,聋耳又学哑老知,哑老高喊捉贼儿,跛脚听见赶快追,一追追到日落西,贼古躲在监狱里。” 五是催眠歌。如:“鸡谷虫,尾拖拖,三岁孩子会唱歌,那侪教你会?自家肚喽哰。”“乖乖睡,小乖乖,莫听鸡子啼,莫听狗子吠,莫听猪子相争食,莫听老鼠开大会,一觉睡到光,身体就健康。” 儿童歌谣多种多样,除上面五种类型外,还有各地区、各乡里根据地域特点各自创作的,总的情况多为三、五句,也有七字句及长短句,—般要押韵,有一首一韵,有一首多韵的,多用念或半念半唱的,具有童趣性,通俗性和知识性,内谷包含客家习俗,客家方言等浓郁的客家特色。 二、音乐与戏曲 半山客人没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和剧种,因其与潮语区人接近,所以最喜欢潮州音乐和潮剧;又由于其本身是客家人,以客家话演出的“花朝戏”和“采茶戏”也有一定观众和兴趣。对新兴的梅县山歌剧更为喜欢,一些农村业余剧团也搬演出歌剧的一些节日;至1;从外地传入粤东的古老汉剧及演汉调的提线木偶戏,由于它的文学品位和艺术底子较深厚,尤为半山客人所喜爱;此外在抗战前后兴起的“白话剧”“新歌剧”,在中小学校和知识界中比较喜欢。粤剧和海丰的西秦、正字戏也曾流入半山客区,因观众对其语言和表演形式比较生疏没有像潮剧、汉剧那样的群众基础。 半山客人虽然没有自己的剧种,但他对外来各剧种的“包容量”和接受能力较强,不论什么剧种到那里演出,一般都很买座、他们的“剧评组”也很热情对演出剧目进行礼貌和准确的评论。 建国前,河婆圩在每年农历的四月份要大演“伯公生”(伯公诞辰)戏、上圩(张姓)和下圩(蔡姓)分别在沙坝坪和下米街聘请潮剧、汉剧、西秦、白字等剧团前来演出,叫做“斗戏”,有时连演十天半月,观众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河婆附近张姓的下滩、溪角、后埔、北坑等乡里,每年农历二、四月间做“娘妈生” (妈祖诞辰)也请来潮剧或汉剧到各乡巡回演出。“文革”破“四旧”,停止活动。近年人民生活好转了,演“娘妈生”戏的风习又逐渐恢复,不过规模没有以前盛大罢了。 半山客人不但逢喜庆节日或“神明生日”,聘请专业剧团前来演出,平时为了自演自乐,许多乡里都有—处或几处,集民间音乐爱好者一起习弦、习唱的“弦间乐馆”、“大锣鼓班”、业余剧团、甚至办起专业汉剧团、木偶剧团和潮剧团。 (一)专业汉剧团 1958年10月,大跃进、公社化年代,原是梅县地区的丰顺县—部分并入揭阳县、操客家话的民众多了起来、要求办个为客家人喜爱的汉剧团,满足客区群众的文化需要。由县文化部门报请党政领导批准,建立揭阳榕江汉剧团。同时还建立揭阳戏剧院,加强对二个汉剧团(榕江一、二团)和新建立的榕江汉剧团的领导(至1961年撤消)。汉剧团的建立,除了从各木偶剧团选拔—批艺术骨干外,还招聘—批青少年新演员,送广东汉剧院老艺人培圳后为演员、1961年1月,丰顺县恢复建置,该团分给丰顺,更名丰顺县汉剧团,常在半山客区和梅州地区巡回演出。 (二)揭西汉剧团 1965年,揭西县从揭阳县分县设治,将原揭阳县溶江潮剧团划归揭西县,更名揭西湖剧团。因揭西县半山客人占多数,又值“文化大革命”到来,时兴文艺宣传队,故将潮剧团解散,留下部分人员与原文艺宣传队合并组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既演潮剧又演山歌剧、京剧,后来分成潮、客两个小分队,分别到山区、平原演出。1973年更名为揭西县剧团,既演潮剧又演山歌剧和汉剧。1978年撤消县剧团,恢复揭西县潮剧团,同时成立揭西县汉剧团。汉剧团成立后即排演一批传统汉剧《粱山伯与祝英台》、《西施》、《花灯案》、《王老虎上轿》及移植《春草闯堂》等较受群众欢迎的剧目,足迹遍及潮汕、梅县、惠阳等地。1982年后,因群众对古装戏热情下降,剧团面临困难,于1985年l0月撤消,只剩下县潮剧团。 (三)揭阳线剧团及业余木偶剧团 建国前,揭西半山客区已有多家拉线木偶剧团(又称线剧团),如五经富的龙江木偶团、河婆后埔木偶团、上沙上林木偶团等,他们以汉调演唱,颇受客区群众欢迎。 1959年大跃进时期,揭阳戏剧院将原河镇民办线剧团收归管理,但因艺术力量薄弱,经费无着。于1960年归还河婆镇。半山客区各地木偶剧团,要数五经富龙江木偶剧团历史最悠久,创办至今已近百年。初由吕哲许等集资创建,号“中兴社”,聘请梅县、五华县艺人传授技艺,多在揭阳、丰顺一带半山客区演出。“文革”时解散归农,近又重建,排练《李彦贵卖水》、《白蛇传》、《张四姐下凡》及《薛丁山招亲》等剧目、每年到农村演出100多场,遍及潮、梅、海陆丰一带。 至于散布在各乡村、圩镇的汉乐弦间乐社,一般是有木偶剧团的乡里附近即有汉乐社的组织,河婆镇的汉乐历史悠久,也较健全。他们除了演奏汉乐,还有—些人会唱汉曲,经常自演自乐,群众称之为“外江曲”。 (四)饶平县上饶客区的“外江戏”和“八音锣鼓班” 外江戏即是汉剧,自兴梅地区传入,清道光年间有“彩和香”班传入上饶堡演出。清末,山区一带十分盛行,有四大班汉剧常到客区演出。花旦名角黄桂珠就是出生上饶的营前村,后到大埔落户从艺的,还有许屋人许赛花。两位艺名闻极一时,其原籍都是上饶人。 汉剧为客区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种,常在农村夜以继日,直演到天亮连场不歇。1943年潮汕大饥荒年头,“永乐班”汉剧在山区一带连演半月以上,只换一些番薯维持生活。汉剧、汉乐在上饶影响很大,流行四乡六里,上饶的坑前村是汉乐之乡,该村一位善唱旦角,净角叫张上枢的,自办“和顺”木偶剧团,与茂芝乡人办的“新令华”木偶班,常在饶北各地巡回演出,延续20多年。于建国前夕才停办。 1959年新丰公社以上饶文工团为基础组建上饶汉剧团,艺术骨干皆为本地客家人。演出有《谢瑶环》、《孟姜女》、《篮继子》和《齐王求将》等剧目。至1963年经济体制下放后才解散。 清代与汉剧同时由兴梅地区传入上饶的有“八音锣鼓班”,新丰、蔡坑、祠西、水口、坑边,石井等村都有八音锣鼓班组织。民国时期,祠四等村还请老艺人组织乐曲演唱,逢年过节,迎神赛会,民间举办喜事,都请八音班演奏,增加热闹和喜庆气氛。更有挨家挨户串游演奏的。八音班由唢呐、笛子、二胡、三弦、班鼓、大锣、小锣、饶钹等组成,可以演奏各种不同音调节奏的乐曲,有的还配上唱工、以汉调唱出生、旦、丑、净等曲调,深受群众的欢迎。 汉乐汉曲从梅州传到半山客的同时。也传到了潮汕潮语区各地,在民国时期,许多潮剧班往往演出到下半夜就变换弦索、唱腔,加插一段汉剧“折子戏”(叫转外江)颇受观众欢迎。揭西县棉湖镇和揭阳县榕城镇素有汉乐社的组织,平时自演自乐,喜庆节日则参予游行巡回演出,很受老年人的欢迎,揭阳榕城有“刘和隆”家庭汉乐社的组织,建国前由外地传来。刘和隆在经商的同时特别喜爱汉乐,自备整套乐器和打击乐,请名师指教家中子弟拉弦唱曲,数代相传,从不间断。其家族后代子孙 (不分男女)中几乎人人“能乐会唱”,组成一个比较健全的汉乐社,常参加一些公开演奏会,很受群众欢迎。建国以来该社成员考进乐团和专业剧团当乐师,演员的多人。珠江电影制片厂曾摄制纪录片放映,这也说明潮、客人之间的音乐戏剧上互相渗透、互相交流的情况。 (五)潮乐和玉楼春潮剧团, 因地缘关系,潮、客义化艺术交流特别密切,自清水民国以来,半山客区的潮乐、潮剧活动就相当活跃。不少农村、圩镇都有三、五间演奏潮乐的“弦间乐馆”,老、中、青爱好者常聚一处,农闲工余合奏取乐,节日则配合“大锣鼓”进行演奏,暑天夜晚则多在室外广场练习演奏潮乐弦诗,节奏变化丰富多彩,深为群众喜爱。他们不但自奏自乐,还给劳累了一天的农民免费演奏悦耳动听的潮州乐曲,驱散一天的疲劳,年终腊月,有的组成十多二十人的“潮曲班”,吸收几位童子,聘清“学老”师傅教唱潮曲和打击乐。春节期间,除了为本村群众义务演出外,还到邻乡、邻县农村走唱贺年,博得当地的“赏标”(即以青竹褂上红布书写赏赐礼款数目)、“声艺绝佳”、“阳春白雪”等褒奖赞语,点燃竹尾的鞭炮后,送到走唱班,班主则上前接受赏赐,并以吉利的四句问赠以表谢意,半山客人由于有了潮乐弦间乐馆的习惯,故特别喜看潮剧,每逢酬神或喜庆,都会聘请潮剧团来村演出。抗战期间,沿海沦陷,—些潮剧团流落在半山客区廉价演出,有的只求维持有饭吃,往往连演一月半月借以度荒。 河婆半山客人除了常聘请潮剧前来演出外,还发展到自办潮剧团,请看“玉楼春”潮剧团情况: 玉楼春潮剧团,成立于1921年,班主是河婆龙潭乡玉竹园村人,因玉竹园村多产生姜,故该班被称为“姜麻辣”班。 玉楼春班,先由刘亮、刘涉等合股创办,刘亮占大股,且有潮剧艺术,故任班主兼导演,该班有演员(当时称戏子)20多人,初期多是8——12岁的童伶,加上乐队伴奏、工作人员共40多人(客话、潮语两种语言在班中通用),演出剧目《赵云救阿斗》、《关公取长沙》、《红孩儿》等。在揭阳、普宁、五华—带演出,盛极一时,深受观众欢迎 经过四年多的兴盛,给班主刘亮赚了一大笔钱,购置了田产,建了新房后.即退出股东,只任导演,由股东刘涉接办,改名“玉如春班”,常于汕头、兴梅一带演出。后因演员长大变声,吸引不了观众,至1928年解体,一共经营8年时间。 改革开放以来,半山客区仍经常请潮剧团前来演出,但自办的“大锣鼓”班和弦间乐馆,却因青年多到外地打工和创业而显得零落,大不如前了。在农村,剩下部分年纪较大,又需兼顾家务的成员,有的经常自奏自乐,有的仍集中办弦间乐馆,有的褂名xx大锣鼓班,平时在家劳动和业余拉唱,节日逢本村或邻乡有婚丧喜庆祭祖祝寿等前来聘请,大锣鼓班的人便前往,演奏“扮仙”(五福连)吹奏喜庆吉祥乐曲等,可以收取“红包”或按议价获得一定的报酬,他们演奏的乐曲仍是传统的潮调,也很受群众的欢迎。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