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潮籍著名学者饶宗颐先生在一次与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领导人谈话中,以工夫茶为例阐明一般事理。他说“大工夫小工夫一样工夫”。并说,这可以成为一独脚联,盼高明应对。汕头市茶文化研究会同仁闻讯雀跃,认为可以借以弘扬潮汕茶文化,便与《汕头特区晚报》综合专刊部联合主办,由热心弘扬潮汕茶文化的衡山林茶庄赞助,协办“衡山林杯”茶联有奖征对。9月8日在本刊刊发启事,至11月15日截稿止,得到包括潮汕三市和其他省市读者451人的热烈响 应,应对联达1302脚,主办单位从中挑出85脚,分四期在本刊刊出。 从读者的热烈响应,可以见出人们对弘扬潮汕茶文化意义的重视,也再一次证明饶宗颐先生等人士提倡弘扬潮汕茶文化为远见。 依饶先生的解释,潮人品工夫茶有两种境界,一是大工夫,一是小工夫。普通人喝工夫茶,也有一套小巧工夫茶具,讲究“高冲低洒、刮沫淋盖”、“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一套冲泡手艺和谦恭礼让的茶礼,但这还是小工夫;大工夫则指那些除此以外的更加讲究的包含有哲学、宗教、思想修养、文学艺术等内涵的茶道。但是,不管大工夫小工夫,潮汕人喝工夫茶都一样讲究工夫。依笔者见解,所谓小工夫,就是已故潮籍著名作家秦牧在其《敝乡茶事甲天下》所列举的众多潮汕平民百姓喝工夫茶的例子那样既普遍又认真;而大工夫则如已故潮籍著名学者张华云在其《潮汕工夫茶道》长文所总结的“和、爱、精、洁、思”五字谱那样的茶道。对此,从许多应对的内容及其附注或附信中,都有很好的阐述和体现,选刊的85条应对联,也可见一斑。从这里,可见许多应对者对潮汕工夫茶道有精微的见解。而通过这次征联,也使众多的读者领悟潮汕茶文化的意蕴,从而提高弘扬潮汕茶文化的认识。“人有道茶有道同求有道”(应征联特等奖),可以说是道出这一见识的。日本人将其茶道提高到塑造美的人性那样的高度,被誉为中国茶道的代表或高峰的潮汕工夫茶道,如从思想文化的高度去认识,不也是有此功用么?! 此次征对,还有几封来信,讨论严对与宽对(或称传统联律与新联律)问题。由于当代出现的对联,甚至是在全国得奖的对联,有的也不是绝对严守格律的,加上此次的求征联,要对得精妙又完全合格律有难度,故在应征联中有不少以宽对应征,主办单位也从宽选刊,因而引起“两读者”的来信,提出严守格律的意见;为了提高征联的质量,主办单位刊发了“两读者来信”,并在选刊中加了按语,维持“对仗力求工整”的初衷。之后,在应对联中明显地见到“对仗力求工整”的追求,不少应对者重新按严律修改应征稿。可见,通过这次征联,对提高撰联作者的水平也有帮助;一些不大懂联对格律的作者读者,也可增长对联知识,这也是此次征对的一个收获。 在获奖征联中,也有对仗不绝对严守格律的,但以其内容意蕴有长处,故也评上了,这并不违背“对仗力求工整”的要求。另外,应征联数量甚多,有不少十分雷同,有的可以说不相上下。评委们再三斟酌后,均以投票方式表决,这在形式上是公正的,但也难保无点滴遗憾。笔者是评委一员,在此代表评委请应征者谅解,也欢迎提出商讨,因为大家都是为着弘扬潮汕茶文化。 在应征对选刊中,有少数由于校对的疏忽而发生差错,未及更正,但在评审中均依原稿评比。主办单位在印发给选刊作者的资料中均一一改正。在此,主办单位表示歉意,也请作者谅解。谢谢广大应征联作者的支持与合作。 此次茶联征对是弘扬潮汕茶文化的一宗乐事,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盼望下来能有一次盛事。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