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具有浓郁风情的传统民俗:烧火龙 最新 图1张
    广东梅州丰顺埔寨,每逢元宵佳节或盛大庆典 均把“烧火龙””烧烟架”、 “烧禹门”等文艺,以庆 丰收,迎新岁、风调雨顺、;百业兴旺、五谷丰登的传统广场文化,这个具有浓郁民间风情的传统艺术,始于清乾隆六年 (公元1740年),还流传着一个古老的神话。相传在远古的时候,东海龙王的第21今孙子叫浊龙,被父派到南粤莲花山脉 管辖赤岭(是指现今埔寨一带)。浊龙上任后, 胡作非为、鱼肉百姓,把这个地区搞得乌烟瘴气。群众忍无可忍,只好向 老龙王告状,龙王命其小女清凤,佩上龙剑赶赶南粤。一 日,趁浊龙醉酒如泥时杀死了他,将其斩成龙头,龙颈、龙 身、龙尾四段,清凤把斩下的龙头带回向父王禀报,留 下其余三段,变成现今埔寨的“龙身”岽、揭阳的“龙尾”、揭 西(与埔寨交界处)的龙颈.据说埔寨人民的祖先把这古老的民间故事,巧妙地通过“烧火龙”的艺术形式,作为 闹元宵的群众活动,代代相传。
    “火龙”的制作方法,起初是 用竹篾做成龙的躯体,再裱上白纸,涂上颜色,就成一条简 单的龙的形象,再用硫磺、白硝、木炭制成的火药,做成 “土火箭”,还有吐珠、转花、大犁等不同式样的烟花,安装 在龙的全身。

  到了元宵晚上,方圆几十里群众,从四面八方 拥到这里来,观看烧火龙这个精彩表演。真是“万民同乐城 不夜,银花溢彩景长春”的情景。

  经过几百年来艺人不断的研究改进,如今火龙由原来丈 把长,发展到现在30多米长;烟架也由原来五、七架,发展 到现在多的有13架,高达15米,特别是“禹门”,已失传了 60多年,重新挖掘出来,进行艺术加工,为发展民间艺术,作 出了新的奉献。近几年来艺人队伍不断壮大,制作工 艺也进 一步提高,这是在开放改革以来所取得的新成果。

  八十年代期间,“巨型火龙”曾先后到梅州、广州、深圳、肇庆、漳州、福州等地表演,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且多次 由中央电台台,广东电视台拍摄实况播放。丰顺埔寨火龙现 已闻名全国.九二年元宵节,在深圳香蜜湖烧“火龙”、“烟 架”、“禹门”,观众数万,盛况空前,全场喝彩。一位来自黑 龙江省的记者观看后,第二天特地到火龙制作组住地来采访, 他高兴地说;“全国各式各样龙的表演我绝太多数都看过,今 天才看到表演火龙,真是一次大饱眼福。表演者上百个,勇 士赤膊上阵操作,奇丽辉煌,光彩夺目的火光中表现得勇敢 强捍,场面壮观惊险,表演独特,真了不起啊”。他还请艺人 介绍制作火龙的过程。

  近年来,为结合庆典活动,在表演各项节目前,先燃放 “彩门”,这又是艺人的重要创新之一。彩门上有龙、风、大 红灯、横额、对联(这些东西在燃放时才精彩出现).燃放时, 首先来一个“老鼠游梁”(是用火箭制成的),它由主席台点 燃后,飞速向前射中彩门上的导火线,顿时,彩门上放出艳 丽的火花,龙、风腾舞.接着是红灯、横额,对联,伴随着 五彩珠灯,徐徐飘落,一个个金光大字显眼注目。

  【表演项目及进程】

  一、“烧烟架”.把安装好的烟架(大约四、五丈高),竖 起在广场 适当的地方,由下向上顺托次燃放,同样是用.“老 鼠游梁”击中引火线,在爆竹声中,第一托飞下一条“蜈 蚣”,一位勇士立即抓住它的头部,蜈蚣一边吐珠和放出艳彩, 一边不停地飞舞,第二托上飞降一条口吐火光的小龙(又名 软龙),一勇士立即抓住它的龙头.小龙就一边放出灿烂的火 花,一边在不停地轻柔地腾舞,第三托上就放燃着口吐金珠 的大鲤鱼,接着散下一群小鲤鱼,第四托是“菊盆”.五光十 色的火花在旋转,象一盆盛开的菊花,第五托“轮船”,在金 色的火花中乘风破浪向前进,第六托“对联”、第七托“珠 灯”,第八托“花篮串”,第九托“箭担”,第十托 ‘大箭桶’, 第十一托“大珠盘气火树银花,金光溢彩,变化万千,时如 象群星倾泻,火蛇凌空,时如象金色的瀑布落“九天’。特别 是最后的“大箭桶”转动时,叫“雪花盖顶”漫天雪花飘落, “大盘珠”万箭齐发,长空溢彩,天地间浑成一体,这就是,“临火金光迎新岁,瑞雪漫天兆丰年。”

你是本文的第1421位读者
来 源: 磨房论坛
作 者: 平安1997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