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蓉辣椒炒大头

金不换炒鲜薄壳

有一首童谣,内容是关于贝壳和螺的:

大头蟟蛁鲜薄壳,钉螺内螺肉拴节。

瓮螺出来两条须,惊到阿大头瘕痀抽。

但什么是“大头”,什么是“蟟蛁”,什么是“鲜薄壳”?尤其是“蟟蛁”,大家基本都跟我一样,不懂吧?

于是,求教于度娘和蔡英亚、谢绍河编著的《广东的海贝》(1-4册,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和《神奇的海贝(汕头大学出版社,2001)。

蟟蛁(liao6 ziao6),学名叫小刀蛏,是刀蛏科刀蛏属的双壳纲软体动物。也写作“蟟蟜”,或者潮汕话谐音写作“撩撬”。

大头,又叫“大头蛏”,学名叫“中国绿螂”,外壳纹带青黄色,内壳为白色,肉质鲜美,有独特的味道。“大头蛏”是因为贝壳前端较大,便有了“大头”之俗称。它其实与“竹节蛏”的“蛏”不同类。“大头”常见的吃法是跟“炒薄壳”一样的“炒大头”。但我更喜欢“酸咸菜汤涵大头”,更加鲜嫩肥美。

“大头”个儿比薄壳大,故有“六月薄壳——假大头”之歇后语。这是个谐音双关的潮汕方言歇后语,表面上说的是农历六月薄壳成熟后个儿大得接近“大头”,可以冒充“大头”了。但“大头”在潮语里还有好面子、爱出风头的意思,“假大头”也就是喜欢打肿脸充胖子、出风头的意思。

薄壳,学名寻氏肌蛤,因为壳薄而得名。炒薄壳、薄壳米是潮人皆知的家常美食。谚语有“六月薄壳米,食了唔甘漱(ciu3秋3)齿”,极言薄壳米之鲜美,吃后令人齿颊留香而不愿意刷牙。现在澄海盐鸿每年农历六月前后的“薄壳冬”(季节)还有“全薄壳宴”,据说可以用薄壳做出十道八道美味佳肴,除了常见的金不换炒鲜薄壳、新鲜薄壳米、葱炒薄壳米、薄壳米烙、薄壳米炒饭、薄壳米竹笋汤、薄壳米菱角煲之外,还有创新的薄壳白切鸡、山药薄壳卷等,食客趋之如鹜。今年8月3~8日,澄海薄壳美食文化旅游节,就是“为八方来客打造一场集潮汕原味,新潮美味于一体的文旅盛宴”。

在盛产薄壳的海边,渔民、农民们还用它来煮芋头、冬瓜、面条、粿条等,汤水极其鲜美。那时候一般家庭缺油,只好像煮红薯那样把成锅的鲜薄壳“熻”(hib4)熟,然后像吃瓜子那样吃,原汁原味。

“大头蟟蛁鲜薄壳”之外,还有一种叫做“红肉”的,比薄壳个儿小,多数在一厘米之内,其肉叫做“红肉米”,也没有“薄壳米”鲜美。海边螃蟹的专业饲养户,常以“红肉”喂螃蟹,喂鸭子。以前的“咸红肉”与“咸薄壳”一样,是滨海人家送粥的“杂咸”之一。

那么,“红肉”又是什么呢?查了一下度娘,才知道它叫“红肉蓝蛤”,蔡英亚、谢绍河编著的《神奇的海贝》则写作 “红肉河篮蛤”,我就采信后者的写法吧。该书是这样描写的:

红肉河篮蛤,俗称“红肉”,属篮蛤科。它是一种小型的贝壳,两个壳的形状和大小都不一样,通常右壳大于左壳,这种贝只分布在广东潮阳和汕头一带,世界其他海域没有发现。——《神奇的海贝》第52页

原来,“红肉”还是真正的潮汕海域的特产,以前的潮汕,几乎是“天下无人不识君”,但现如今的孩子们,多数已经不知道它的存在了!

以前可以用来腌制成为“杂咸”配糜(送粥)的还有一种叫做“钱螺”的小东东,腌制后叫做“钱螺螇”(goi5,鸡5)。

钱螺,也叫黄泥螺、泥螺,是腹足纲头楯目阿地螺科泥螺属贝类。泥螺贝壳卵圆形,薄而脆,壳口大,表面平滑;体肥,略带黄色,不能全部缩入壳内,皮肤略透明。大概因为钱螺价格太低廉、腌制品也不太容易做到符合当代的卫生要求标准,家长不给孩子们吃了。

钉螺和内螺比较好分辨,因为长得太不一样了:一长一短,一瘦一圆。

钉螺以其形状似螺丝钉而得名,是栉鳃目圆口螺科,圆口螺属软体动物。其壳形呈尖圆锥形,有6~9个螺层。壳口卵圆形,有黑色框边,外唇口有个螺厣,是角质薄片。钉螺小时候常吃,但后来听说带有什么虫,就不吃了,没想到现在又吃了,难道虫没有了?

内螺,这里说的应该是花螺,因为壳上的花纹而称“花螺”,学名东风螺,又叫海猪螺、南风螺等等。东风螺属软体动物腹足纲蛾螺科东风螺属,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东南亚及日本也有分布。花螺的吃法通常是白灼,但我觉得盐焗的最好吃,鲜美而爽口。

瓮螺,即是蜗牛,常在植物的叶子上见到,一般是不拿来吃的。“瓮螺”的“螺”与其他“螺”的读音不同,它读阴平声“lo1”。另外的一首歌谣唱道:

呼啊呼瓮螺,呼来后头刮剃刀。

呼,潮音kou1(苦1),呼叫,如“呼鸡”“呼狗”等。刮,潮音 huah4(华4),刀具在磨刀石或者粗砂布上磨刮之使其锋利。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