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汕地处偏僻,为“省尾国角”,皇帝幸临的机会几乎不可能。然而,南宋末年皇帝赵昺因避元兵追而逃至潮汕,乃成为潮汕老百姓深感荣幸而津津乐道的事。出于崇拜,为了纪念,潮汕不少饮食是出自宋帝昺的民间传说。 火烧鲫 相传宋帝昺被元兵追赶,来到揭阳五经富一带。宋军在五经富安营扎寨时,许多士兵为给小帝君添美味,纷纷下龙江去捕捉鱼类,抓到了许多肥美的鲫鱼,放到锅里煎,刚煎到半熟时,探卒飞马来报:“元兵铁骑越过盘东南塘山,穿过白塔圩,登上猴子凸,正杀将下来!”张世杰、陆秀夫马上下令速向龙颈山撤退。那时,还在锅里的鲫鱼正好煎得半熟,烧赤了一面,幼帝眼看这顿鱼吃不成,不愿让元兵吃,遂叫士兵把鱼倒到江里让它活过来。没想到这些半边焦赤的鱼,见了江水忽然都活了过来,只是已变成一面白,一面赤,从此潮汕的江河就多了一种“火烧鲫”的鱼类。 无尾螺 在澄海程洋冈一带,传说宋帝昺一行来到凤岭山边一片遮天蔽日的大树林歇息,觉得饥肠辘辘,着人找点野味充饥。村人闻知,苦于没有什么山珍海味可以进贡,便献出一碗煮熟的石螺,宋帝昺看着这从未见过的东西,一时竟不知如何吃,望着石螺发呆。村人猜透他的难处,便从碗中拣起一粒石螺,用牙齿将螺尾咬断,然后用嘴吮吸,螺肉便被吸了出来。宋帝昺仿照村人的方法,却咬不断螺尾,陆秀夫忙帮着咬断螺尾,宋帝昺接过一吸,真的把肉吸出来了。一尝,味道甜美,吃得津津有味,吃完,又随手将螺壳投进小池塘里。宋帝昺边吃边称赞,但却苦了咬螺尾的陆秀夫,他咬得牙齿发痛,供不应求。宋帝昺连连催促,转脸一看,陆秀夫正艰难地咬着,不禁长叹说:“这石螺如果无尾,那便是一等佳肴了。”皇帝金口一开,这小池塘里的石螺直到现在都是没有尾巴的了。在揭阳、潮州一带亦有“无尾螺”的相关传说。 双芯莲子 宋帝昺在澄海为逃避元兵被迫继续赶路。转过了一座小山,他举目一看,前面池中荷花盛开。这时,又有村人摘下一个透黄晶亮的莲蓬送给皇上尝新。宋帝昺满心欢喜剥开莲蓬,见里面的莲子竟是双芯,犹似两个龙角,惊叹为奇珍异果,皇上一时高兴赐名“龙莲”。自此,澄海程洋冈莲湖出产的莲子再也不是单芯了。 四脚鱼 宋帝昺被元兵追得无路可走,只得逃上凤凰山乌岽顶。他在乌岽天池边见到满池是鱼,就命随从捉鱼做汤。几个随从跳下池里,水深又没网,捉了半天什么也没捉到,只好上岸回话。宋帝昺正饿得难耐,听说捉不到鱼,就又哭又闹起来。哭过了,闹过了,便骂着说:“这鱼儿真可恶,也不会爬上岸来!”说也巧,话刚说完,天池里那些鱼一时全都长出了四只脚,哔哔扑扑爬到岸上。宋帝昺一见,高兴得手舞足蹈,忙命随从快快捉鱼做汤。从此,天池里的就多出了四只脚,被人叫做“四脚鱼”。 护国菜 潮州菜中有一道名菜“护国菜”,主要原料是番薯叶子。关于这个菜的来历有一段传说:南宋末年,宋帝昺为元兵所逼,逃到潮州,奔波困顿,来到一座小山寺。寺僧见宋帝疲乏饥渴,却苦于寺中无物可进贡,只好用番薯叶子做了羹汤献上。谁料落泊的小皇帝食后赞口不绝,并赐名“护国菜”。 甲子鱼丸 宋帝昺与陆秀夫到了甲子待渡时,被当地的义军捉住,惊恐万状的宋帝昺,一看不是敌人,而是大宋的百姓,便道出了自己的帝王身份,当时的义军首领郑复,连忙让他的妻子巧姑做当地得心应手的名肴“鱼丸”,热情款待宋帝昺.饥肠辘辘的宋帝昺一尝觉得鲜美无比,大饱口福,因此龙心大悦,声称“甲子鱼丸”有救驾之功。正因为“甲子鱼丸”救过圣驾,受过皇封,所以被视为名菜之首。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