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者收藏了一册1944年出版、赖德风编《抗战潮剧集》第一集。全书136页,最后版权页中印有总经售处为复兴书局(住揭阳考院街)。该书共有《天京之围》、《戚继光斩子》、《血花痕》、《空门松井》、《忠贤会》、《新八仙》、《新京城会》共七出潮剧。其中后五出为新编现代剧,单就人物和剧情而论,全都围绕抗战主题:《血花痕》中主要人物为华民魂,是一住抗击日寇的游击队长;《空门松井》中主要人物是华南日本派遣军司令松井的丑态;《新八仙》人物即为:军、政、党、农、工、商、学、自由职业者等八类人士(暗合八仙)开会宣传抗日救国的场面。《忠贤会》和《新京城会》也都是选自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故事。
丁思益为该书作序。丁思益出生于1903年,潮州市磷溪仙田乡人, l935年任韩山师专中乐教师,是一位在潮州音乐理论研究上有所贡献的著名乐师。该书序言如下:戏剧之感人最深者,莫如风土剧。我潮戏剧其内容卑鄙败俗者,必须彻底废除;至若风花雪月、谈情说爱之表演,亦不适宜于厉行抗运大业。之今日,欲藉戏剧以移风易俗,利用旧形式而纳以新内容,而又风土性存。吾友赖君德风善音乐,于戏剧尤具兴趣,病旧剧之不足,以振奋人心也。乃潜心于新剧编著形式,率以提高抗战情绪,发挥民族精神,促进同仇敌忾之心理为指趣;情节淋漓、可歌可泣。兹择其尤精采者数出付梓行世,亦树潮剧之新风声也。是为序。中华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夏仲,丁思益山僧于古沟韩师。 1939年随着汕头、潮州、澄海相继沦陷,韩师举校迁徙至揭阳县古沟村。根据资料记载,这个时期,在潮汕党组织的倡导下,剧作、歌谣的创作非常活跃。这些抗日剧作以扣人心弦的剧情吸引着广大群众并发挥了巨大威力,使观众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自由,更憎恨日本鬼子,更增强杀敌勇气。上述《抗战潮剧集》第一集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版的。直至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日寇侵犯揭阳,韩师再迁灰寨村,至9月抗战胜利韩师才搬回潮州笔架山原址。 《抗战潮剧集》设计简单,印刷质量较差。上述七出潮剧在潮州抗战时期是否公演没有记载,但是,《抗战潮剧集》却为我们留下了这一册精采的剧作。沦陷是潮州人永远铭刻心头一个非常时期,潮剧是潮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战潮剧集》一书,既是潮州抗战的史料;也是潮剧史料;同时,又是韩师抗战时期校址在揭阳古沟村的历史资料。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