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款修长堤 殷殷赤子心1.jpg

华侨萧美泉在信中说明了新加坡华侨的捐款使用情况

募款修长堤 殷殷赤子心2.jpg

远在新加坡的韩江公会各处募捐帮助家乡修筑堤坝

募款修长堤 殷殷赤子心3.jpg

华侨宝钦及其他侨胞闻知家乡水患严重,都十分关切

募款修长堤 殷殷赤子心4.jpg

华侨萧美泉询问家乡木桥改建成水泥桥的建设进度

很多华侨远渡重洋到异国他乡谋生,当他们在海外立足,经济上稍宽裕时,就会开始筹划在家乡建屋,并为家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出钱出力。他们对家乡的建设贡献,不止体现在房屋的建造上,还热心于建学校、建祠堂、修桥铺路筑堤等公益事业;而一旦听闻家乡受灾的消息,大家更是积极行动,捐款赈灾。

“长堤不修,为患不浅也”

上世纪30年代,韩江流域水患严重,海外华侨时刻关心,并主动募捐修长堤,以绝水灾隐患。

新加坡华侨宝钦于1935年寄给慈亲大人的侨批,就多次提到了韩江的水患。在2月份的侨批中,他说到:“星洲总会报内载,潮安北堤溃决,各处尽成泽国,灾情严重等等,男闻讯之下十分惊恐。后各商号打电实叻询问,复电答之,北堤泄露情况严重,然不至溃决之虞,受一场之虚惊耳。但长堤不修,每逢洪水一到,为犯(患)不浅也。”在这封侨批中,宝钦说到他从报纸上看到家乡水患严重的消息,十分惊恐,各商号的华侨也都纷纷打电话向新加坡政府询问,后来虽然了解到只是北堤泄漏,还没有造成决堤,实际情况没有那么严重,但大家都觉得长堤泄漏如果不及时修复,会存在隐患。

这些有行动力的热心华侨,很快就组织测量、计算出修堤费用,并开始各处募捐。这一情况在一个月后宝钦给慈亲大人的另一封侨批中又有续闻:“北堤非崩溃,实因堤身龙骨折断,遇逢春水一到,每每泄漏,因年久失修所致。幸此次溪水不大,正免溃决之虞。闻经已测量,修理北堤龙骨计算约40外万……各处韩江公会经向各处募捐,以修理北堤之用。”

宝钦告诉慈亲大人,上信提到的水灾,是因为春水雨涝,北堤的堤身龙骨折断。他们了解到,堤身经常泄漏是年久失修所致,这次是因为水位不高才没有决堤。言下之意是不能有侥幸心理,需要亡羊补牢。目前已经测量好修理北堤的工程量并计算出需要40多万的费用,各个地方的韩江公会已开始为此进行募捐。

侨批研究学者沈建华告诉记者,当时的国币币值极高,每月30元就足够一家生活费用,修堤的40万元可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信中提到的“韩江公会”,是潮汕沿江各县籍的华侨组织,在这些组织的牵头带领下,潮人积极捐款,集腋成裘,为家乡修复堤坝尽心尽力,华侨对家乡的关切之情,令人动容。

“数额开支分明,切勿有误”

华侨为家乡公益事业积极捐款,往往离不开一些热心公益的带头人积极组织和带动。沈建华从新加坡华侨萧美泉寄回家乡的几封侨批中发现,他无疑就是一位公益行动的热心带头人。

萧美泉于1984年3月给儿子萧绍镇的侨批中说:“对旧枋桥要做灰埕一事,目下做妥否?”虽然只是只言片语,但可以看出是在询问家乡的木桥改建成水泥桥的建设进度。同年7月的另一封批信,又说到:“叻中原存之款四千贰佰余元,已在上次汇去500元……目下存款实叁仟贰佰余元,需要应付四仟余元之数,定要向叻中诸人再捐,而向捐者每位二三百亦是捐,与壹仟伍佰都亦是捐,在我之意,愈多愈好,如果将来各事办妥之后,存款若干,暂存银行。”信中说明了新加坡华侨的捐款使用情况,因所存的公益费用不足,他准备再次募捐。由此已可以看出,萧美泉是一位热心公益事业的带头人,由他牵头,积极联络同乡人捐资支持家乡的各项建设。

同年8月他再次寄来的侨批,则可以看出,这位公益带头人的正直无私。他在这封批信中告诉在家乡主持公益行动的儿子绍镇:“只要你等理事人光明正大,数额开支分明,如果一切各事完满,至切立一块大石碑于大厝前,以纪念捐款人芳名及开支款额,切勿有误。然后再寄一信来叻,列明捐款人及合共收到款额若干,开支若干。”他告诉儿子及其他理事人,只要光明正大,数目公开透明,并在事情完满之后,立碑记录捐款人芳名及所捐款额,再列一份清单寄新加坡就可以了。

沈建华说,这位华侨在处理家乡公益事务上,条理分明,财务公开,做事一丝不苟。可以看得出他公正无私、胸怀坦荡,是很多爱国爱家的华侨的真实写照。

专家点评

潮汕地区向来有乐善好施、热心公益的优良传统,有些人平时做人低调,不显山不露水,但在捐款时却十分踊跃。远离家乡的华侨,秉承传统,更是把对家乡的热爱倾注到参与家乡的公益事业上。在潮汕,就有不少学校、医院等是由华侨捐建的。

翻阅侨批,经常可以发现华侨热心参与家乡各种公益活动的只言片语。他们在外艰苦创业,白手起家,自己节俭过日,却愿意把血汗钱捐给家乡修桥铺路、赈灾助困,凭的就是一颗桑梓之心;他们情系故里,很多人离开家乡几十年,最后还是会回到自己出生成长的地方,为家乡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而更难能可贵的是,有一些热心公益者,他们铁肩担道义,胸怀坦荡,公正无私,愿意站出来带头做公益,带动更多人参与到公益事业中,这样才能汇集更多的力量,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去完成更多、更大的公益事业。 

(沈建华)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