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唐元和十四年(819),韩愈被贬至潮州任刺史,曾到潮阳大湖祭神,与潮阳灵山寺大颠和尚来往结交,发现潮阳县治临昆山地处偏僻,村落分散,遂决定将潮阳县治迁徙到新兴乡的小渔村。当时韩愈看中这个地方是因为这里东西有山,南北有练江、榕江通大海,交通方便,而民间传说则是这里的地气比临昆山重,所处龙首环青之龙首,是个好地方。 县治徙来要建县衙,韩愈选中的地点据说是虎地,这里有一口晋代潮阳藉官员范昌谷的墓,幸好其裔孙范思颐等顾全大局,将范昌谷墓迁往西山,县衙才顺利建起来。至今1198年,不管潮阳建制如何变迁,县衙或县、市政府一直设在这里,现在是潮阳区政府所在地。这里一直是潮阳政治文化中心。 元朝至正十七年(1357),熊按摊不花始在潮阳县治筑土城。明正统十年(1445)为御海寇,修筑砖石城墙,以后列朝不断建设,至清代已臻完善。至于棉城名称由来,一般都说是境内多植木棉而得名。其实史学界还有说古时县城北面有种植棉花的村落,大棉田、小棉田、棉田村、吉贝园等,故棉阳(城)以地处棉山之阳而得名。至1994年,棉城拆分为文光、棉北、城南三个街道办事处,但三个办事处的居民都说自己是棉城人。 棉城的地标是文光塔。相传棉城是船地,因其南北狭、东西长,像一条船。有船就得有桅杆,宋代绍兴元年(1131)县城始建塔,内置千佛,名千佛塔,这塔实际是风水塔。咸淳二年(1266)道人赵汝箎主持重建,后废。明崇祯八年(1635),知县漆嘉祉主持复建,塔高16丈,空心,8面7层,砖石结构,邑人吴仕训将塔更名文光塔,指人文昌盛。清初雷震塔塌,嘉庆二十年(1815)知县唐文藻续建成,并题塔门匾额“文光塔”三字和门联“千秋文笔振金石,百丈光芒贯斗牛”。古代未有建筑机械,相传有二个出资建塔的商家打赌,一出砖石,一出麻皮,后出砖石有足量损耗不大,而出麻皮的由于搭长吊桥供抬石上去所缚麻皮太多而破家。有趣的是塔内各层供奉神位不同,三层置文昌帝君,四层置玄天上帝,五层置观音菩萨,六层置佛祖,七层置三清天尊,儒释道同处一塔反映古邑棉城不同信仰的和谐共处。人们说将棉城形容为船,文光塔就是这船的桅杆,千百年来挂起风帆,让棉城乘风破浪向前。 人们形容护城河是棉城的地脉,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护城河昔称濠,在城东迤北折南可通潮水,主要起防御作用。明朝天顺年间凿濠使南北相通,深一丈,广二丈,使护城河成为沟通前溪后溪港的航道。从练江中下游而来船只至前溪港经由护城河至后溪港出今之汕头海,在汽车未曾通达的年代,护城河是古邑棉城运输的主要航道。护城河自形成之日起经常整治,若干年前得到彻底治理。岸筑石篱,种树载花,设石桌石椅,成为市民早晚休憩好去处。时至今日,特别是在创文后,棉城更具现代气息。
|
你是本文的第534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7、9、6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