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踯躅于潮州府鮀江都鮀东寨的大街小巷、祠堂庙宇间,举目四望:“九牧家风”、“西河旧家”、“颍川旧家”、“进士门第”、“户部家风”、“孝友传芳”等题额随处可见。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之高雅气氛弥漫四周,八面兰蕙,晶艳氤氲,清音徐来。而一旦你置身古韵悠扬、老宅旧屋遍布的鮀东寨,就仿佛见到一位神交已久的故人,虽疏疏淡淡、若即若离、朦朦胧胧,且音容已改,但却风韵犹存、仪态万端。便有了一种“千般滋味在心头”的感觉。 举寨同乐舞骆驼 初夏时节,笔者行走于鮀东寨,获悉鮀东寨分治多年的4个社区之芸芸黎庶,对外仍自称是“鮀东人”。这其中除了传统习惯深深的烙印外,更主要的是有一根民俗文化“金珠线”为之联结。这是一种“地域血缘亲情文化”纵横捭阖的“风云际会”。 每年几大节日,4个社区都要错开时间举办谜会,全鮀东的爱好者都来射虎,几位谜人也不分彼此参加创作当“擂主”;每年的农历五月十六桥头社区赛龙舟,全鮀东万人空巷,人人争饮“龙舟水”。鮀东寨,永远是这个片区14000多人的文化认同。除此之外,鮀东寨人的文化生活还有:桥头“弦”,云露“棋”,木坑“谜”,夏趾“字”;当然,市级“非遗”项目的骆驼舞当推首选“文宗”。 谈起骆驼舞,鮀东寨人流传着不少美好的民间传说。其一是:抗战时期,云露人林子辉在上海打工学会骆驼舞,回到家乡时,日本鬼子刚刚无条件投降。他兴奋之余扎起骆驼模型,教乡人舞骆驼庆祝抗战胜利。自此,云露骆驼舞用竹作框架,用棕榈皮作骆驼皮毛。两位训练有素的年轻人往“骆驼”身子里一钻,另一名充当“驼奴”的将绳子一拉,3个人伴随着鼓点的节拍,手舞足蹈,摇头摆尾,惊鸿游龙般柔婉翩跹,煞是壮观热闹。舞蹈中有“瑞驼降福”、“祥驼呈丰”等寓意年景丰足、国泰民安的动作雅称。云露居民还特别讲究细节。他们做出的骆驼道具尾部可灵活摆动,上下颚亦可自由张合,特别是一口洁白的牙齿,让骆驼生动传神,平添几分“萌”意。 其二是,清末,鮀浦乡一带在时年八节,凡舞龙舞狮都要发生某些不和谐的事,到过东北学会舞骆驼的云露人便发起组织舞骆驼队。据说,舞骆驼会给鮀浦人带来好运气。“骆驼无疑是云露人的吉祥物,以前我们参加全市民俗文化巡游表演,还拿了大奖呢。”说起云露骆驼舞曾经的辉煌,鮀东寨人满眼发亮。 “默相显赫”佑鮀东 在汕头市鮀江街道云露社区,有一麒麟照壁,赫然镶嵌一块石刻匾额“默相显赫”。此题额系明朝进士、禄任命两都骑尉布政司兼邑司知事的吴文所书。吴文,字尚质。嘉靖十八年,中二甲第三名。《明清进士录》记载:“丙子,以第一甲赐进士及第,丁显等为翰林院修撰第二甲赐进士出身;马京等为编修;吴文为检讨,李震为承敕郎……” 鮀东寨自古以来重视教育,从明代就创设文昌祠教书育人,后又有明代进士陈思谦开设“石城斋”讲学,自清朝至民国村中的学堂有:大巷祠学堂、陈氏外祠学堂、林厝祠学堂、庄厝祠学堂、两顺利学堂、怀德学堂等。现有鮀东小学,鮀济中学。由于鮀东寨历来重视教育,因此文运鼎昌,文士辈出,代不乏人。自宋以降,共有10多人中进士、举人、贡生。 鮀东寨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其民居建筑,富含易理,讲究实用,重视装饰,工艺精湛,风格独特,有很高的工艺、美学价值,是典型的潮汕传统建筑风格,分别用“下山虎”、“四点金”、“驷马拖车”等名字命名。建筑模式主要以传统的三合院、四合院为基本布局;且饰以石雕、木雕、嵌瓷、壁画、灰雕、泥塑,工艺精湛,显得富丽堂皇。虽经风雨剥蚀,犹见当年风韵。 明代乡贤陈思谦 陈思谦,潮州府鮀江都鮀东寨人。生活在明朝弘治、正德、嘉靖三朝的潮州学人,对当时地方学术有一定影响,曾出仕任三职,政绩甚佳,誉为清吏。可惜他英年早逝,著作皆佚,故名不显扬。《揭阳县志》、《澄海县志》有传。 陈思谦和翁万达是同学,入郡学,薛中离见而异之,语人曰:“是挺挺者!谁氏子?未可量也。”后来,薛氏形容他“慨然有远志”。弱冠,随父游南雍。嘉靖乙酉(1525年)中解元,次牛丙戌科进士。同年,被委任为浦城知县。到任后,安善锄豪。当下情未谙,他敛智若愚,暗中进行调查察访;越年,得知地方奸良之态,遂作出奖惩,阖邑竦然,令行政肃,人不敢干以私。同时,树立良好的民风,浦城的民俗尊尚浮屠斋坛之设,日夜不息,陈思谦毁其磬体,用以铸文庙祭器,并于嘉靖九年(1530年),建启圣祠于学署之右。民谣歌颂他“清如水,明如神”,浦城县将之崇祀名宦祠。 成为六品京官的陈思谦,承檄出掌钞关。余时,与同道朝夕相聚,学问益进。嘉靖十三年末,传来其父之讣,哀毁南奔治丧。居丧守孝期间,他筑书斋在墓侧,延师聚生讲学,孜孜不倦,一时学者宗之,称为“碧洋先生”。薛中离、翁万达、林大钦、吴继乔等潮州贤达,都曾到石城山与陈思谦聚谈讲学。 陈思谦卒后葬于石城山其祖素庵墓右,并崇祀乡贤祠。林大钦曰:“矫矫陈子,维势不倚。亦既有位,不究其施。夭寿不贰,铭以永之。”陈思谦卒年,距离其中进士,只有10年的时间,大约是40岁左右。令人扼腕长叹!
|
你是本文的第794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都市报”2017、5、20 作 者: 谢昇秀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