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宁市流沙北街道的西陇人擅长灯笼制作,约从明朝初年开始便用竹料制作灯笼,自此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熟悉这门技艺。相传编制技术是明朝初年何野云(道教名师,潮汕民间俗称“虱母仙”)为本陇建寨门时所传授的。 西陇灯笼多姿多彩,有枋灯(长圆筒形而头尾齐平)、荷苞灯(椭圆形,像含苞待放的莲花)、石珠灯(有纯圆如球的,也有扁圆的)、凹肚灯(首尾宽大腰间较为缩小)、葫芦灯及花瓶灯(专供工艺品展览用)、鱼鳔及莲子灯(小巧玲珑的彩灯,是传供儿童中秋赏月时系风筝尾以比赛其高低的),宛如银河之星,增添不少光辉。 制作完毕后,“写灯笼”是很重要的环节。写灯笼的人通常是一相当文化修养的专业技工,按各家各户的要求在灯笼上写写画画直至达到主人家要求。写灯笼虽比一般纺织灯笼的村民有更高的收入,但对民俗文化和书法有相当高的要求。写灯笼第一步实际上远不只“写”那么简单。不仅要有挥毫的本领,连编织的本事也含糊不得。这道工序主要是将白纸剪裁好,米浆加加热,一贴一刷间,这手中的竹灯笼也“旧貌”换“新颜”了。 裱灯笼要用丝纸,还要在上面写字,主要写上吉祥句子,另一面写上姓氏。写灯笼,顾名思义,“写”当然是重头戏。灯笼转到哪里,笔就要写到哪里,要一直转动一直写。无论什么字都先写字模,然后再修整,也就是在写灯笼前要先打好腹稿,想象这几个字应怎么写,位置、距离、角度,此外,写灯笼还有很多讲究呢。如各个字之间要连笔,如果连接不上来就不好看,还有一个前后要对称,两边的字挂起来,前面是完整一面,背面又是完整一面,就比较好看,行间要整齐,下笔收笔要工整。 小小灯笼,是一个地方文化的载体。看一眼挂在祠堂的灯笼,就可知道村子的来历,起码从哪里迁徙来的,或先祖曾在朝廷担任什么官职等,一目了然。对于挂在寻常百姓家门口的灯笼,则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西陇灯笼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因为它是以竹为原料的,在潮汕方言中“竹”和“德”同音,所以老辈人常说道德高尚的人,才能享受到彩灯上所写的“财丁兴旺”的祝语;第二,因为它都是圆形的,象征团聚和圆满;第三,因为灯笼的光是金黄而又通明柔和的,它反映了人们追求幸福光明和祥和的愿望。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