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是刊登在上海《舆论时事报·图画新闻》清宣统元年九月十二日(1909.10.25)上一张有关清末饶平柘林一小儿失足落水,当地村民以为是鬼神作怪而用鸣锣等方式驱邪的图片。 旧闻 广东饶城北门外竹篮村(应作“柘林”,今属饶平县)林姓,于上月某夜十二钟时候,突然鸣锣、击鼓、响枪,人声喧嚷。有知其底蕴者,据云,该村近日小儿失足于池,被泽国使者召去,登时该村地神降乩(亦叫扶乩,是中国民间信仰的一种求问神灵的方式,谓神灵降下旨意,对某些事物的结果作出反映)云,池中水鬼作怪,必须鸣锣、击鼓、响枪、画符赶逐,日后方可安静,故有此举。 噫!乡愚无识,到处皆然。迷信鬼神,竟成积习。亦有热心公益者,广为演说,明以大义,俾一旦扫除之乎? 新说 我们古老的中国,远在刀耕火种、树叶兽皮蔽体的时代就有鬼神的观念了,而且显得浓郁和成熟。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所归为鬼”(《说文解字》);“大凡生于天地之间者皆曰命。其万物死皆曰折,人死曰鬼。”(《礼记·祭法》)《礼记·表记》说:“殷人尚鬼”。又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从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知道:鬼,就是死人;死人,被俗称为鬼。我们应当承认,鬼,作为一种生命的具象延续——死人的形体,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我们人类社会,埃及以木乃伊存在,汉族以陵墓存在,藏民以天葬存在,巴人以悬棺存在等等……这些形体的存在,既给了我们真实的感受,亦会随着时间的久远而逐渐消亡。所以,发展精神领域的生命具象成为死人的一种主要载体。遂逐渐形成一套中华独特的鬼文化,这些鬼文化实质就是死人在精神领域的一种生命具象延续。 在民间信仰中,各行各业都有其供奉的神,做工匠的祭拜鲁班神,酿酒的祭拜杜康神,盼生儿育女的拜送子观音,想钱的祭财神,赶考赴试的拜文昌星或魁神。进门有门神,床头有床神,灶房有灶神,水井里有井神。其他还有从道教和佛教中游离过来的神、小说和戏剧中的神等等。民间的鬼神信仰带有很强的功利色彩,甚至可以说,鬼神队伍从初创到发展,都抹不去功利主义的影子。人们对鬼神烧香磕头,大多带着明确的目的。对鬼神也很实际,供奉他们为的是风调雨顺,为的是免灾逃祸。人们的祭祀有点像请客、疏通、贿赂。人们的祈祷是许愿、哀乞。鬼神在我们是权力,不是理想;是财源不是公道。供奉他们主要的是他们转化为神以后所具有的权力和神通。人们对他们顶礼膜拜,是要请他们保佑自己的事业兴旺发达,获得更多的利益。人神之间“许愿”、“还愿”等赤裸裸的功利交换,是鬼神信仰的基础性支柱。民众更是因为某一方面的需要而不断地创造新的神灵。民间信仰在发展中不断强化对那些有实用价值和意义的鬼神的崇拜,同时也淡化对那些越来越失去实用价值的鬼神的崇拜。这种功利性还表现在人们根据功利的需求,强行给他们崇拜的神灵增加职司方面。如观音本职在普渡众生,后来人们增加了向神求子的功利要求,于是改成了送子观音。灶王爷在人们主观功利的要求下,身不由己地从一个主管饮食的小神演变为内外统管的家神。人们以世俗生活的经验去对待鬼神、供奉鬼神,赋予鬼神以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的形象。这,就是古代汉民族信仰鬼神、对待鬼神的特有方式。 长期以来,人们还形成对冤鬼和暴死鬼及其他恶鬼的迷信。俗信冤鬼和暴死鬼之魂既不能升入天堂,亦不能下地狱,当然亦就不能像正常鬼魂那样转世超生;它们的魂魄在阴间游荡,只有找到替死鬼后才能到阎王那里报到,所以民间十分惧怕这种恶鬼。如溺水而死的人俗信是被落水鬼拖去当替身。民间盛传落水鬼只有在阳间拖一活人下水才能脱离苦海,所以人们不敢轻易到曾经溺死过人的水域,怕被落水鬼拖下水。还采取各种方法进行禳解,通常是备办祭品到落水处献祭落水鬼。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就创作了一系列的水鬼故事,像《王六郎》、《水莽草》等,而最感人的善鬼成仙故事要算《王六郎》了,讲述了一个溺死鬼——王六郎因一念之仁放了“替生”,“女子已相代矣。仆怜其抱中儿,代弟一人遂残二命,故舍之。”其善德感动天帝,封之为土地神。在本地区,每年农历七月这一个月,盛行“施孤”民俗活动。施孤也叫祭孤,是指人间把祭品施舍给“阴间”的孤魂饿鬼,光绪《海阳县志·舆地略六·风俗》就有“七月赛盂兰会,谓之施孤,又曰普渡”之记载。 先民在强大的自然力前无可奈何地选择了神灵,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众不但开始利用鬼神,还把他们降格作为征服和娱乐的对象。人类学家认为巫术近于科学,因为巫术凭借的是人的自信力——只要知道方法,便能直接控制自然。这些巫术施展的一个主要对象就是民间鬼神。古代民间有许多能驱神捉鬼的仙师和道士,普通人只要虚心学习法术,亦能掌握驱神捉鬼的本事。他们一般用符咒、桃木、剑、水之类的“法器”,对众人之上的鬼神发号施令、驱使奴役,甚至将他们赶尽杀绝。鬼神不再神秘、强大,他们有时亦得听命于人,这就如画报中所述,利用“鸣锣、击鼓、响枪、画符赶逐”。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与时俱进,当人们从鬼神的魔力圈内跳出来,冷静地、理智地把它当作一种文化现象进行审视的时候,这一切很像是人类为自己导演的一幕幕戏剧。 另画报提到的“饶城北门外竹篮村”中“竹篮”应作“柘林”。清代饶平县城在三饶镇,在县境西北,而柘林镇在县的南端,所以此“北门外”亦有误。
|
你是本文的第1310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5、5、4 作 者: 陈贤武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